孕妈在生产完之后,身体受到了很大的损伤,除了身材会发生变化以外,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出现异常。

身体因此过于虚弱而需要一定的恢复和保养,产后修复不仅可以调理女性的身体,将身体恢复到孕前的状态,而且能够补气养血,调理心肺,可以有效地保养女性的卵巢,促进子宫和卵巢能够达到孕前的状态,使女性更加的年轻。

那么产后修复要点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我们具体该如何进行产后修复?小尚这就来给大家讲讲具体怎么做。

01

产后恢复最佳时间

1、黄金期

产后24小时至3个月内,属于产后恢复的黄金期。

此时,产后的身体最为脆弱,各项身体指标均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内脏功能得不到恢复,生殖器官得不到完美复位,很容易拖延恶化成为以后生活中一大遗憾。

产后修复到底是怎么做(产后修复从哪入手)(1)

(图源:摄图网)

2、理想期

产后3个月至半年以内,属于产后女性的理想恢复期。

经过黄金期的恢复,内脏器官已经基本复位,本身的气、血恢复和肌肉功能也已基本恢复完成,是身体形态、围度塑造的最佳时机。

3、有效期

产后半年至一年内,属于产后女性的恢复末期。

在这个阶段,应进行综合体适能训练,重点进行身体局部位置的打造,使身体机能达成最佳平衡,平稳过渡到正常生活阶段。

02

产后修复要点和注意事项

01

第一阶段

练习方式:轻柔恢复练习;

练习目的:恢复身体功能,增强新陈代谢,有效减重;

运动禁忌:无支撑的蹲、大于10分钟的站立位练习、恶露未结束时倒置体式练习、负重超过宝宝重量的物品。

02

第二阶段

练习方式:深层肌肉的力量练习,配合筋膜的复位稳定手法和有氧训练;

练习目的:精准高效的收紧和拉伸,恢复体型体态,有效减脂;

运动禁忌:开髋练习、负重超过宝宝重量的物品。

产后修复到底是怎么做(产后修复从哪入手)(2)

(图源:摄图网)

03

第三阶段

练习方式:外在运动肌的高效动态练习;

练习目的:恢复肌肉形态,雕塑身体线条;

运动禁忌:弹跳。

产后修复的内容涉及很多,其中包含内脏复位修复、骨盆带修复、腹部修复、盆底肌修复、胸部调理、脊柱修复、疼痛处理、 瘢痕修复....

03

产后内脏修复

产后修复到底是怎么做(产后修复从哪入手)(3)

女性内脏位置分布

(图源:网络)

01

修复顺序

产后10天后,子宫回到盆腔后,可以开始进行复位手法。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依次修复:肝脏-胃-大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小肠-膀胱-子宫。

02

修复体位

恶露结束之前

仰卧屈膝位,屈肘手枕在头下方,臀部下面不垫抱枕,可以垫软垫,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引起骨盆后侧疼痛,腹壁完全放松。

恶露结束之后

仰卧屈膝位,下背部至臀部区间垫抱枕,抱枕位置上下调整到舒服的位置,内脏在这个位置可以借助重力更好地向上复位。

03

修复手法

肝脏复位: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

第5肋,上部突起浑圆,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

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 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

产后修复到底是怎么做(产后修复从哪入手)(4)

(图源:摄图网)

手法:手的小指侧放在右侧肋骨下缘,呼气手向下向上托,吸气手不动。递进重复3次后,屏息手松开。共计做5遍。

因为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所以要从右侧肋骨下缘一直托到肋骨内侧。

一遍结束时吸气后屏息手松开,恢复自然呼吸,吸气时膈肌下降,手稳定住肝脏的位置,吐气时膈肌上升,肝脏可以进一步上提,这种结束方法可以很好地避免结束时效果反弹。

最后,小尚要提醒各位妈妈,在修复期间,应保持良好心态。不良情绪会使产妇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影响新陈代谢,造成肥胖。

此外,产后修复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坚持才是“硬”道理,坚持才能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