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神仙有请老祖升天(哉尾龙来祭祖兴风还作浪)(1)

在徽州,每年清明前后都有一次剧烈的气象变化,这天,瞬时间会发生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暴雨倾盆,这种现象歙县称“斩尾龙挂纸”,屯溪休宁称“牙巨麟挂钱”。 “牙巨麟”是方言 “野猪龙” 的意译,我老家本地土话则叫“哉(土话的音译)尾龙挂纸”,“ 哉”指的是残疾。

这位兴风作浪的扫墓者是谁呢,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歙县的,说当年有位举人放为徽州知府,他偕同夫人家眷来到练江的河西桥下时,被乌龙精设计诱骗下水害死,同船的其他人浑然不知,然后他变成知府去上任。这个掉包计后来被在歙县问政山上修行的许真人识破,便在端午节那天手执宝剑来到府衙,乌龙精一见掉头就跑,许真人急忙追赶。乌龙精见公堂案上的砚台里有点水,就从水里逃跑了。不过,最终还是被观音菩萨捉住乌龙精,锁在镇妖井里了。许真人没有抓住乌龙精便返回府衙,知府夫人正在分娩,接连生下八条小乌龙,都被许真人给斩了。当生下第九条小乌龙时,知府夫人流泪求情说,给我留个上坟的吧。许真人听后同情知府夫人的处境,为了让小乌龙记住老乌龙的教训,就斩了它的尾巴然后把它放了。小乌龙腾空向江西而去,张天师见了便把它收到龙虎山去了。每年清明节到来时,张天师准许它到徽州在母亲坟前磕头挂纸烧钱。

另一种是屯溪与休宁的说法,说的是五城有户人家,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老来得子,爷爷怕孙子夭折,所以给他起了个好养活的名字---野猪。小野猪长得聪明伶俐,一家人特别喜欢。这一天,野猪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个漆黑晶莹的圆珠。小伙伴见他捡到了宝贝,都想抢来看看,小野猪怕宝贝丢失,急忙把它含到嘴里,那知这圆珠一进嘴就“哧”得一声钻进了小野猪肚里去了。一会儿,只见小野猪感到肚中疼痛难忍,满地打滚,小伙伴们怎么也按不住他,翻来滚去最后竟然变成了一条小龙飞走了,之后野猪龙被观音菩萨收在门下。

再说野猪吞下的这颗珠子,原来是在蛮荒时代,新安江有条乌龙为害一方,上天得知后,派神仙剿灭乌龙,在厮杀过程中,乌龙体内掉下一颗龙子珠,碰巧被小野猪捡到并吞食了。野猪龙在观音菩萨家里,常常思念父母亲,伤心之时就嚎啕大哭,直哭得菩萨心软陪着落泪。于是,菩萨每年清明节给他放假3天,准许他回来为母亲扫墓挂钱。

每年清明节时,斩尾龙与野猪龙回徽州上坟,一年一度的气象大戏,因它们的到来就开演了。

斩尾龙与野猪龙的来历都与乌龙相关,那乌龙是何方大神啊?原来乌龙本称黑龙,是五方神龙中的一个,按 “阴阳五行”的分类,它与水对应,水属黑,代表北方。它的法力极高,能够控制洪水。但是性格暴躁,因为性格和职能的原因,黑龙有时候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不祥。相传,当初人间洪水泛滥就是黑龙在作恶,女娲在补天之后斩了黑龙,洪水才渐渐退去。黑龙后来变成乌龙是源自广东民间的“摆乌龙”传说,说的是久旱之时,人们求青龙降下甘露,以滋润万物,谁知,青龙未至,乌龙现身,反而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传到现在,就演变成做出了与本意相违背的事情的意思,成为搞错事,做糊涂事的代名词,如乌龙球,乌龙事等等。

这个民间传说有两个启示,一是告诫人们清明前后要防范恶劣天气的出现,避免它带来的自然灾害。二是宣扬孝道,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