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沟通 ——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

令人最舒服的社交方式(成年人社交礼仪)(1)

有研究表明,我们每天都会和别人产生一定频率的沟通,平均会输出近7000字的对话内容,基本耗时在1小时左右。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和别人沟通交流,但有效且顺畅的沟通却不多。

令人最舒服的社交方式(成年人社交礼仪)(2)

每个人都懂得说话,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如何说话,沟通交流是需要有技巧的,高效的沟通方式,是重要的社交能力。懂得如何说话,也是成年人社交礼仪中的重要一点。

令人最舒服的社交方式(成年人社交礼仪)(3)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和一个人聊天很舒服是什么感觉?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聊天,才能让人感觉到舒服呢?

一、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话语权,被别人所重视。在讲话时,突然被打断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体验,即使打断你的人讲得很好,你也会觉得不舒服。

令人最舒服的社交方式(成年人社交礼仪)(4)

《礼记·曲礼上》中,写过这么一句话:“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意思是,侍奉先生,如果先生问话,一定要等先生问完,才能去回答。

令人最舒服的社交方式(成年人社交礼仪)(5)

与人相处交流,要懂得尊重对方,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话;倾听别人的话后,认真思索,再去分享自己的看法。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二、说话时要懂得换位思考

什么是换位思考?就是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体谅对方、理解他人。而现实中很多冲突和误解,都是因为只站在自己角度,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令人最舒服的社交方式(成年人社交礼仪)(6)

《换位沟通》书中写到:一个人在聊天时若懂得换位思考,往往会给人一种有气质、修养好的感觉。同时也是掌握沟通艺术的“捷径”。

令人最舒服的社交方式(成年人社交礼仪)(7)

不论跟谁聊天,我们都要懂得换位思考,要考虑说出的话会不会伤害到别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言语的杀伤力是巨大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跟别人共情,要少说甚至不说伤害人的话,这样相信你无论跟谁聊天都会如鱼得水。

三、说话讲分寸

周国平说过:“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循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苏格拉底有一个“三重过滤”原则:

第一重过滤叫真实,如果你说的话不是百分百真实的,那最好就不要说。

第二重过滤是善意,如果你说的事情不是善意的,又不能确认是不是真实的,那就不必说。

第三重过滤是实用,如果你要跟我说的话对我没有帮助,而这话既不真实又不美好,那就不要告诉我了。

这就是苏格拉底著名的“三重过滤。”

说话需要有分寸感,如果你说出的话没有度,就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的,会让别人不舒服的话,千万别说。说话有分寸的人,应当是既能给巧妙地朋友留面子,又不让自己显得虚伪做作;既不用靠贬低别人来突出自己,也不必妄自菲薄来抬高别人,和这样的人聊天,你会觉得很舒服。

令人最舒服的社交方式(成年人社交礼仪)(8)

在知乎上,我看到一个高赞回答:“所谓的聊天舒适,就是和对方相处,会让你觉得分享和表达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可以放心地交付彼此的弱点,也可以轻松地做自己。”聊天的关键在于四个字:双舒双然。自己舒服,让对方也舒服,自己自然,也要对方觉得得体自然。

令人最舒服的社交方式(成年人社交礼仪)(9)

当然除了语言沟通,我们想要跟人更好相处,让客户更信任你,还要学习更多礼仪,如电话礼仪、餐桌礼仪、见面礼仪等,如果想要学习更多社交礼仪,欢迎来女子雅学学习。女子雅学的礼仪课程从个人素养出发,着手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为我们讲述社交礼仪的一些基本点,让我们以礼服人,礼赢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