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一本能象征童年的书籍。我的是《世界名著大全》。

初中时,小镇上开了第一家小书店,缴纳20元钱押金就可以借4、5本书,依稀记得那时借的第一本书,就是《世界名著大全》。

借回来,兴致勃勃,沉浸在书中所描写的每一个简短而有力的故事里。

今天,翻开《记忆中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这本书,仿佛又回到童年抱着《世界名著大全》看得津津有味的岁月。

01

这本书的作者陶瓷兔子将经典作品进行二度拆解,将原本生涩难解的故事拆解为一个又一个普通又平实的生活故事,阅读这本书就好像是在听一个老朋友讲一段段自己的往事,明明是一段自己很熟悉的情节,却在作者的笔下形成了新的观点和内容。

《红与黑》是一个出身贫寒的青年人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实现阶级跃迁,最后发现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绝望自尽的故事。

《金粉世家》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孩遇见富家少年,以为自己遇见了爱情,却原来只是很短暂和爱情邂逅了一下。

《人间失格》是关于一个高敏感人的生活和选择……

每一本书里都有一个类似你我的普通人,都有一个关生活、爱和选择的人生问题。

正如书封的介绍“为相似的灵魂做下标记,唤醒淹没在浮世中的自己”。希望所有读者都能在这本书里,寻找到自己想要的关于人生的解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书单 记忆中熟悉又陌生的面孔(1)

《记忆中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02

这里很想讲讲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三个人物。一个是于连,一个是蓓姬,一个是匹普。

这三个人物之间是有共同点的,他们都出身低微,但他们都在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愿望。

于连是木匠的儿子,但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像个贵族一样得到别人的尊重。于是他不断往上攀爬。只是这个少年发现在关系面前,自己的努力不值一提。所以他乘上了快车,利用爱他的玛蒂尔达实现成为贵族的愿望。只是他最终发现得到的一切不是他所想要的,于是开启自毁的路径。

蓓姬出身卑微,但她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她一路逆袭。她知道女性本身的力量,利用这种力量周旋在各大社交场上,她成功了,她被国王和王后接见,她成为她想象中的样子。但欲望能实现人,也能摧毁人。蓓姬没能在人生这辆车上及时踩刹车,车毁了,她也成了贫民窟中的一员。

匹普一样出身贫寒,但他偶然间得到贵人的协助,完成学业继承财产,他从一个穷小子脱胎换骨成了一个能和心中的女神并肩的人。只是好景不长贵人被逮捕,他也从光鲜跌至谷底。虽然这之后匹普没有丧失生活的希望,拥有了另一种人生。

知乎上有个话题是“穷人跨越阶级有多难?”面对越来越内卷的社会,一个穷人要想实现阶级跨越是非常难的,正如当时火遍全网的“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很残忍,却很现实。这个世界上,真正实现越阶的人真的不多,但因此放弃奋斗更不应该。

知道很难,但还是不放弃勇往直前。这才是勇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书单 记忆中熟悉又陌生的面孔(2)

03

最后,在综艺《十三邀》里,刘擎教授说有个现象挺好玩,现在的学生阅读能力普遍下降,对于他们而言,一周三本书也显得有些困难。

短平快的时代里,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便捷,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其他社交媒体,这会使我们变得“见多识广”。

但有个缺点不容忽视,我们不再能延迟我们的满足,我们更习惯于在段子、笑话和各种碎片信息中找快乐,于是每个时刻都是喜悦的。刘擎教授称这种现象叫成年人或青年的童稚化

他提醒我们,要保持一种长程而深入的阅读和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书单 记忆中熟悉又陌生的面孔(3)

是啊,现在不论在哪里,你都能看到一群人拿着手机刷着各类信息,却很少有人真的能够拿出书、沉下心来阅读。

“看不进去了啊,就算已经拿出书、翻开书页开始看了,没看几个字就没耐心了。”这是朋友A对我说的。

我现在依然能够想起高中时写的一篇作文,关于慢生活。

生活在哪里呢,生活有时候是在空白中产生,就像是你看了3小时的书,但还是需要给自己留足1小时思考的时间。

希望这本书能够唤醒你的沉静,让你愿意重新去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