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在美国,约有230万房颤患者,到2050年将增加至560万;每年因房颤住院的患者约40万例。欧洲约有600万房颤患者,Rotterdam队列研究也显示55岁以上人群一生中发生房颤的几率为22.2%~23.8%。普通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为0.4-1%,房颤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5岁前房颤的患病率为0.1%,而80岁以上人群约为10%。我国房颤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中国房颤的患病率为0.77%,男性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估计全国房颤患者在1000万以上。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房颤主要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近年来房颤发生率的逐年增加可能与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心肌梗塞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有关。少部分房颤患者不伴任何器质性心脏病,称为孤立性房颤。

心房颤动有哪几种(什么是心房颤动)(1)

Framingham研究的资料显示,经过年龄、危险因素调整后男性发生房颤的危险是女性的1.5倍。其他明确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也是房颤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再经过以上的危险因素调整后,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和心肌梗塞显著增加房颤的危险。预测房颤发生的心脏超声指标包括左房扩大、左室壁厚度、左室短轴缩短率和二尖瓣环钙化等。最近新发现的房颤危险因素包括血管顺应性、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炎症和氧化等应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