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夫何故?”这是啥原因呢?

“以其生生之厚”。“生生”就是一种“德”,一种生命上的“德”,在生命这个方面:“厚德载物”,“德”就是生生华育,“物”就是我们的生命功能。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听说善于摄取生息的人,走在路上不会遇到猛兽,到了军阵前也不会被人砍。

这是个比喻,“”,老子的青牛,就叫“青兕”,《西游记》里叫“兕大王”,就是个扁角牛而已,这是比喻喷子的。

道德经生命规律(道德经善摄生无死地)(1)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因为他没有“死地”。

“地”是“处、所”的一个玄化的概念,“死地”,就是能够引发“死”这个状态的地界,或者说地步。

“死地”,就是没有生生的希望,一种绝境。

“无死地”,就是控制事态,甚至不触动那种会引发到不可收拾的玄机,而总是为整个事件留有转机。

我们再返回来看后边讲的“善摄生”是怎么玩儿的:

“陆行……”、“入军……”。就说明他是有行为的,都在做事情,并不是一味的枯坐,这叫“定而无住”。

“不遇……”、“不被……”。说明他不惹事,至少不会主动惹事,正常情况事也不会去惹他,这叫“行而无争”。

“无所……”、“无死地”。说明就算不好的事情来了,也奈何不了他,这叫“取而无伤”。

前一章讲,圣人面前,只有“善者”、“不善者”,“信者”,“不信者”,没有“恶者”,也没有“骗者“。这是指心念方面的事情,这一章讲“善摄生”,是指实际行为方面的事情,有不受其害的本事和自信。

道德经生命规律(道德经善摄生无死地)(2)

反过来讲,当我们遇到争执,遇到伤害的时候,就应该反躬自身,仔细检查自己是否“德行有缺”,因为德行圆满,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