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作为大型古装宅斗剧,人物丰满,感情线丰富而多元。想来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明兰和元若的这段初恋,既酸涩,又苦痛。明兰和小公爷这段还未开始就结束的感情,自然是许多观众心中的意未平,一个是盛府乖巧懂事的六姑娘,一个是矜贵得体的小公爷,论心智和品性,明兰和元若本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这两个人的感情生不逢时,自然就在摇篮里便夭折了。

知否明兰说最好什么都不要发生(元若低估明兰在二叔心里的份量)(1)

明兰和小公爷的感情线其实非常明了。那个时候的顾家开了书塾,请了有名的先生来教导。几位有头有脸的少爷都跟着学习,这其中就不免有顾廷烨,齐衡。而盛家几位姑娘本可以不用上学堂,但是师傅都请了,多少学点文化也不是坏事,所以盛家小课堂就开课了,男女分成两边,中间用一个帘子隔着,以此避嫌。明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认识了国公家的独子齐衡,字元若。一个学堂出来的学生,大多都亲近些。齐元若在“学校”里的身份最高,长得更是一表人才,自然是引起了不少女生的关注。这盛家的其他姐妹都喊着齐衡“元若哥哥”,唯独明兰恭恭敬敬得敬着小公爷。

知否明兰说最好什么都不要发生(元若低估明兰在二叔心里的份量)(2)

明兰在盛家谨言慎行,自然是不敢在外面被人抓住把柄,早期的明兰被元若的光环迷惑过,她也曾偷偷描绘过元若的影子,就像是所有迷妹都曾做过的那样,明兰对元若自然是有好感的,但是这样的好感敌不过内心的清醒和克制。明兰比谁都明白,元若的身份尊贵,自己这个小小的盛家庶女,既没主母照料,更没有小娘争地位,更是配不上。自己好不容易能够得到祖母的照拂,那更是要本分做人,不能给祖母惹任何麻烦。所以这个阶段的明兰对元若有别样的情愫,但也只能停留在这一步了。

知否明兰说最好什么都不要发生(元若低估明兰在二叔心里的份量)(3)

但元若便截然不同了。要说盛家几个姑娘,墨兰最为出彩,如兰最为机灵,怎么着都轮不到明兰,可元若却偏偏看中了这个六妹妹,或许故事的开始,元若只是好奇,这世上的女子那么多,唯独这个盛六妹妹永远都是恭恭敬敬地喊自己小公爷,任凭自己几番示好,她都不为所动。感情有时候就是那样不讲道理,等元若发现自己情根深种,他已经不愿回头,甚至不愿意再放手。但这个小公爷如此金贵,从小就锦衣玉食,他在国公府是顶顶尖的宝贝,又怎么会懂得俯首做人的日子呢?元若自然是不懂明兰,不懂她的苦楚。

知否明兰说最好什么都不要发生(元若低估明兰在二叔心里的份量)(4)

男儿一番情谊总是别样热血,明兰越是抗拒,小公爷越是激情。元若不止一次堵住明兰的路,送她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看着她的表情研究明兰对自己的心意。这样的感情固然是甜蜜的,在一次又一次的验证中,元若发现了这个妹妹是在意自己的,但是他却只知道明兰内敛,不喜欢表达感情,他却从来没有想过,明兰是为什么不想他表达自己的心意,为什么将自己送她的礼物一次又一次转手相送。从某些程度来说,元若喜欢明兰,但是他永远都不可能懂明兰。这种没有理解的爱,落到明兰的头上便是一座大山。

知否明兰说最好什么都不要发生(元若低估明兰在二叔心里的份量)(5)

以明兰的性格,她也本该知道元若是错误的选择,她该逃的,她也该避。但是感情来了,谁能挡得住呢?那一日明兰祭拜亡母,小公爷一路尾随,他站在卫氏的牌匾之前,一口一句许下了诺言,他这一生势必要娶明兰为妻。明兰的心头大为震动,她以为她自己跟小公爷说明白了,以自己的身份嫁入国公府只能为妾,而她永不当妾。可明兰自己也没想到,原来元若对自己有这样的感情,他竟然想八抬大轿娶自己进门,那是明兰万万不敢想的事情。明兰一边说着“不可能”,一边却愣了神。

知否明兰说最好什么都不要发生(元若低估明兰在二叔心里的份量)(6)

既然元若敢许下这样的承诺,她明兰就愿意相信。或许,这是一场有去无回的赌注,可明兰想着元若那双清澈的眼睛,她突然有了勇气。明兰不想再后退了,元若敢为了她跟自己的家庭分庭对抗,那么自己还有什么顾虑呢,她必须要对得起元若这份感情。明兰向着祖母说出自己的心意时,便是下了决心要嫁给元若。那个时候的祖母痛骂明兰糊涂,知道自己没有过早干预这两个人的感情,明兰却一声接着一声告诉祖母:我愿意的,祖母,我真的愿意。

知否明兰说最好什么都不要发生(元若低估明兰在二叔心里的份量)(7)

是啊,国公府是什么样的地方?盛家嫡女华兰已是高嫁侯府庶子,婚后的日子已是两面受敌,前有婆婆偏心,后有丈夫软弱,连回家探亲都过不了十二个时辰,明兰又该是如何?盛家和国公府是云泥之别,小公爷上面还有一个掌控欲极强的母亲,明兰嫁过去只会难上加难,这是盛老太太不愿意看到的。

知否明兰说最好什么都不要发生(元若低估明兰在二叔心里的份量)(8)

明兰对祖母有愧,她不断磕头,希望祖母能够同意。对于明兰,小公爷是她一段可遇不可求的梦,如今元若愿意为了她去努力,她更没有理由退后。明兰是勇敢的,她也真的愿意嫁进国公府,独自面对那些风风雨雨。可明兰还是错了,元若虽壮志满满,但一个满心男女情爱的人,怎么可能成功考取功名?国公府高调送儿子进场,却失意离场。元若对明兰许下的承诺,在这一刻就失去了意义,他看着盛家的马车,红着眼去看了自己的六妹妹。明兰不忍心元若伤心,于是鼓起勇气为元若打气。那个面色阴云的齐小公爷从盛家姑娘那边回来后便扫尽了雾霾,元若的那个母亲马上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奥秘。

知否明兰说最好什么都不要发生(元若低估明兰在二叔心里的份量)(9)

后来,齐国府携重礼上盛府,风风火火地给元若认了个义妹。明兰心碎了一地,却只能硬着头皮喊了一句义兄。元若红了眼,他想拒绝,但事实是他根本做不到。明兰一边抹眼泪,一边安慰自己,她想是她的元若哥哥努力了,但是他也是真的做不到,不怪他。故事至此,两个人便再也没有了后面的故事。不管明兰嫁给谁,她都是元若的妹妹,这是不变的事实。人和人之间的缘分便是这样,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自然只是过路人。元若留在了明兰的年少时光,也终止于这段年少,如此,便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