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有一个有趣味的怪现象:对于诗歌,人民群众读得懂古诗,为什么读不懂当代诗人用白话文写作的诗?这个怪现象说明了什么?

首先,古代诗其实也是当时的白话文而非文言文

中国诗歌其实从先秦时代起,基本都是当时的白话文,比如《诗经》,其实国风中大多诗是市井之民讴歌的作品。只是由于先秦时代还没有书同文,所以作品呈现各国不同的语言差异。这种差异并非是文言文,实在是当时民众的口语文。到有唐一代,白话文写诗相当普遍。试看贺之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和现代诗的差别(为什么当代人读懂古诗)(1)

咏柳

再看仍然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两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请看是否平白如话?有谁读不懂这唐代诗人的诗?

那么当代诗人似乎非常卖弄我手写我口的白话文诗,但却把诗文故意弄得曲里拐弯,搔首弄姿,结果不知所云,令人读去如坠五里雾里,很难产生亲切感:

试看北岛的《青灯》 :

故国残月/沉入深潭中 /重如那些石头 /你把词语垒进历史 /让河道转弯 /花开几度 /催动朝代盛衰 /乌鸦即鼓声/帝王们如蚕吐丝 /为你织成长卷 /美女如云 /护送内心航程 /靑灯掀开梦的一角 /你顺手挽住火焰 /化作漫天大雪 /把酒临风 /你和中国一起老去 /长廊贯穿春秋 /大门口的陌生人 /正砸响门环

读罢这首诗,还真如高考试卷,读罢心情要压抑,思绪要多转几个弯儿,至少要读上五遍,才令人咀嚼出一些味儿。但仍然不知道作者诗言志,这个志究竟想说些什么?

有人以为中国古诗都是文言文写的,其实不尽其然,中国古诗也是当年的白话文。白话到什么程度,就是山村老太婆也能懂。比如白居易作诗,每诗成,都要读给农村老太太听,要求老太太一听能懂。如果诗写了老太太不懂,那白居易就反复修改,令“老妪能解。”

正是如此,古代诗的白话化,绝大多数诗当代人也能懂。所以,古代诗与当代诗相比较,当代诗人以为白话入诗是他们的专利,就相当矫情了。

但中国现在无论书法,美术,还有诗歌,信仰读不懂看不懂才是最伟大的艺术!

哀哉!当艺术脱离人民时,就变成诗人小沙龙的活嚼蛆了。

其次,形象思维是诗人写作的艺术手段

写诗,不能凭你自己吼,不能凭你喊口号。诗是言志,但这个志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这才构成艺术。

试看苏轼歌咏《海棠》之美之爱: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古诗和现代诗的差别(为什么当代人读懂古诗)(2)

诗人绝不是空洞地直着脖子喊海棠美啊,我爱你啊。而是通过形象思维创造出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在袅袅婷婷的春风中,到处显示着花的雍容华贵的气质。花香如雾环绕,月色为追求美丽的花姑娘也屈尊地绕着回廊而婉转。为了害怕花因夜深而睡去,所以诗人烧巨大的红烛照着美丽的花美人。这种写诗人爱花爱得如此深沉,如此极致。

而我们当代诗人写物却忘记有形象思维,忘记写诗应当创作出引发读者强烈共鸣的意境,很多诗只凭直书胸臆,不知形象思维与意境为何物。比如当代诗人卞之琳鱼化石(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这古人苏轼的诗与当代卞之琳的咏物诗,哪一个更令当代人能读懂产生共鸣呢?那是不言而喻的事。

第三,当代诗失去思无邪的纯洁性

古代诗人诗歌比较纯粹,有着诗人高尚情操,没有当代一些诗人那种猥琐的心态,所以,写人的感情,真诚,纯粹,浓郁。比如写爱情,很少见下流之品。

试看李商隐写给爱妻的两地书: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古诗和现代诗的差别(为什么当代人读懂古诗)(3)

而同样写爱情,余秀华的成名诗《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什么意思,除了收获读懂她的肉欲如火炽烈,岂有其他?

再看,陆游的爱情诗《沈园》两首: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读得懂吗?情感如何?是否圣洁?而请再读当代诗人贾浅浅的当代诗:

迎面走来一对男女

手挽着手

女的甜蜜地把头靠在

那男人的肩上

但是裙子下两腿间流出来的东西

和那男人内裤的气味

深深地混淆在一起

——《日记独白》

他们彼此利用黑暗侵蚀白昼的光芒

Z先生病倒了,她抱着一岁多的孩子

望着病床上唇色乌青的那个被称作丈夫的人

是的,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做爱了……

——《Z小姐和Z先生》

将爱情视为肉欲的直粗露赤裸裸的表白,就有旧社会上海滩妓院那种咸鱼庄的臭味,令人掩鼻不胜其臭。谁还去顾得上读得懂读不懂?

正是由于上述古今诗差距太大,古诗如同天马行空,如同暗香疏影,令人读罢产生强烈的共鸣,所以人们爱读。当代诗如同溷中之物,如同鼠穴阴暗转曲,令人莫名其妙。所以令人读不懂不爱读。当代人读懂古诗却读不懂当代诗的道理就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