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饮食习惯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频率法,这种方法适合美国那样的国家,每一份的食物很标准化,里面含的能量及营养素都很清晰,只要知道频率就基本可以算出营养素摄取量。可是咱们中国人吃饭很杂,东一口西一口,一种食材能做出好几种饭菜,而且中国人不习惯分餐制,很难算清楚一顿到底吃了多少。

回顾法是营养调查的方法之一,即回顾前一天的饮食。此方法方便,但是它不能代表一直以来的习惯。比如昨天患者出去喝酒了,不代表他每天喝酒。还有称重法和三天记录法,这些方法在做科研时可能会用上,但是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这些方法很难操作。

做临床营养不比做科研,对每个患者都要用几分钟的时间把问题搞定,所以饮食习惯调查方法必须简单、快捷,既能反映出患者的营养状态,还能与疾病的发生有相关性。我经过几年研究,在2009年自己设计出一个半定量频率表,至今已经用了10年,调查一个患者大概5分钟,效果很好。

下面就把这个临床营养医生和普通人都用得上的半定量频率表推荐给大家(表1)。

每日营养素量表(5分钟营养习惯自测法)(1)

每日营养素量表(5分钟营养习惯自测法)(2)

说明:

1.该调查表是调查他/她近三个月的习惯。上半部分要填频率和一次的摄入量,下半部分只填频率就可以。

2.频率和平均一次的摄入量都是估算,不可能十分准确,也不可能每一次吃的饭量都一样。但是要相信习惯的力量,大多数情况下,每一次就餐所盛的饭菜量相差不会太大。

3.在询问频率时先问每天吃几次;如果不是,立即转问每周吃几次;如果还不是,立即转问每月吃几次;如果一个月平均不到一次,算作0。把频率与一次平均摄入量相乘,可核算出每天摄入量。

4.碳水化合物=粮食类 水果中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肉 蛋 奶 鱼 内脏中的蛋白质,比如,一个鸡蛋含有6克蛋白质,100毫升牛奶含有3克蛋白质,100克瘦肉含有20克蛋白质。这只能是大概,太细的调查患者和医生都会崩溃。

5.油类不好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内容推断:肥肉、内脏、坚果、油炸食品。

6.蔬菜内容填写时一定要强调新鲜蔬菜,水果也是指新鲜水果。

7.最好用食物模具来演示,让患者有直观的感觉,方便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