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正本清源全文(一天一成语正本清源)(1)

成语正本清源全文(一天一成语正本清源)(2)

【成语名字】正本清源

【成语拼音】zhèng běn qīng yuán

【成语释义】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成语出处】《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撰二百章,以应大辟。其余罪次,于古当生,今触死者,皆可募行肉刑。”

解释:怎么能仅仅通过思考就从源头上开始加以整顿,删除已定的法令,依据《吕刑》“大辟之属二百”而撰集二百章,就应该处以大辟(隋唐以前称死刑为大辟)。其他刑罪的等级,在以前都是可以活命,现在触犯死刑者,都可以以资财赎死而减为肉刑。

【近义词】本立道生、 端本正源、 正本澄源、 根本治理

【反义词】颠倒是非、 习非成是、 头痛医头、 混淆是非、 脚痛医脚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正本清源全文(一天一成语正本清源)(3)

【造句举例】

1. 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正本清源,才能去除一些不正确的价值判断。

2. 民国时期的官场十分黑暗,官员整天只想着怎么搜刮民脂民膏,不为民做事。急需一场正本清源的肃清行动,净化官场。

成语正本清源全文(一天一成语正本清源)(4)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班固的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他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洛阳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与其弟班超一同撰写《汉书》,后班超投笔从戎,班固继续撰写,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

在《汉书》中,有关于国家刑法的《刑法志》的篇章。主要描述了当时东汉时期法律和司法制度方面的重要史料。班固认为当时的法律有许多不合宜的地方,处刑的轻重常拿捏不当,重者太重,死刑人数过多;轻者太轻,无法达到遏止犯罪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之下,轻犯者作恶不断,官吏又每每以斩大盗建立威信,结果社会依然混乱。原因除了礼乐教养的缺乏之外,就是刑法制定不当的后果。

所以班固认为必须要从源头开始清理、从根本开始整顿,重新检讨刑法制度,修改不当的法令,才能使社会达到真正的安定,人民有安乐的生活。

成语正本清源全文(一天一成语正本清源)(5)

成语正本清源全文(一天一成语正本清源)(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