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唐家父过世多年,为尽孝心,小唐每年都会上山去祭拜父亲。

烧山引起火灾怎么处罚(放火烧山牢底坐穿)(1)

今年又到了祭拜的时候。小唐从家里带了些水果,一点食粮,一瓶白酒以及跪拜所用的沉香黄纸,来以此缅怀父亲。

上山后,小唐来到父亲墓前,为父亲呈上水果干粮,倒上满满一杯酒。小唐讲述着自己最近的情况,什么工作不顺利了,儿子又调皮捣蛋了,附近邻居家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小唐边说边拿出沉香和黄纸点燃。

天干物燥,温度较高。就在小唐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刮来一阵微风,将快要熄灭的纸吹到附近的干草上,零星的火迅速向周围蔓延。小唐发现后立即去扑救,可是因为蔓延越来越大小唐也束手无策,于是立刻报警说明情况,然后跑去山下寻求乡亲们的帮助。

烧山引起火灾怎么处罚(放火烧山牢底坐穿)(2)


终于大火几小时后,在消防员和乡亲们的努力扑救后火势终得扑灭。经鉴定,此次火灾烧毁了大部分竹林和少部分阔叶林,林地失火面积达334亩。

烧山引起火灾怎么处罚(放火烧山牢底坐穿)(3)

事发后小唐也对自己“放火”的事供认不讳,对已经产生的损失积极赔偿处理,警方也将小唐逮捕。

根据小唐的行为,主要涉及到的条款

放火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根据本条和第115条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失火罪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而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按中国刑法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本罪主要特征:(1)主观上只能由过失而构成。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2)客观上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失火行为


放火罪和失火罪主要的不同点之一在于主观罪过形式不同:放火罪由故意构成,失火罪则出于过失。这是两种犯罪性质的根本区别所在。

根据小唐的行为,虽然客观上造成了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但是无主观故意,而是疏忽大意认为祭祀烧纸行为不会造成火灾,或者是引起小火而自己就在旁边可以立即制止,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属于过失行为,所以应当构成失火罪。

最终法院经审理认为,小唐擅自在野外山上燃放纸币,从而引发山林火灾,造成了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其行为构成失火罪。鉴于小唐认罪态度较好,且事发后及时报警,积极参与扑救山火,并足额赔偿经济损失,作出判决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


祭拜亲人是中华传统,缅怀故人是值得鼓励的。但大家奉上孝心的同时,拜祭更要小心注意用火安全。如有明火、吸烟、烧香烛纸钱、燃放鞭炮等行为一定要多加注意,一定要等完全熄灭在离开,且要随时关注燃烧情况。如遇危险及时向附近村民或拨打“110”请求支援,尽可能减少损失。

很多宣传标语写着:“放火烧山,牢底坐穿”的标语,而故意放火的最高刑是无期或者死刑。绝非夸大宣传!

法律案例讲座,分享身边热点

热门文章

狗狗委屈流泪自责,因为没有让主人登上公交。导盲犬可以上公交吗48万巨款打错账户,对方拒不退还,该如何处理?74岁母亲将儿子告法庭:“我不缺钱,但是你得经常回来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