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儒释道学习心得体会

(论语、了凡四训、阳明心学、易经、道德经、楞严经、六祖坛经、金刚经、心经)

第一个,儒释道的精髓是什么?

文化主旨

1.儒家:是进取文化

2.道家:是规律文化

3.佛家:是奉献文化

做人标准

1.儒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2.道家:悟道行道、无为无不为、淡泊名利、利而不害不争

3.佛家:放下执念,解放自我,无我利他

人生观

1.儒家: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道家:顺其自然

3.佛家:无我利他

哲学倾向

1.儒家:入世

2.道家: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

3.佛家:出世

三者关系

1.儒家:拿得起

2.道家:想得开

3.佛家:放得下

儒释道的哲学精神(儒释道的一点心得)(1)

二、学佛,学道,学儒,是为了什么?

我认为,是为了开启智慧,过好我们这一生。生,不是我们掌握的,死,不是我们掌握的,只有活着的当下,是我们可以把握的。学习儒释道,以及任何知识,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过好这一生。

如何才算是过好了一生呢?这是一个主观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就像问什么水果最好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

当你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觉得问心无愧,没有白来这一趟人间就是最好的人生。

因此,每个人的答案是不同的,有的人是为了财富,有的人为了爱的人,有的人为了利益大众,有的人是为了名,有的人是为了父母,孩子等等,没有固定答案,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得起自己的心就好。前提是,不伤害到别人。

有的人,一辈子隐居山林,过的很幸福啊。

有的人,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和心爱的人过一生,也很幸福

有的人,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书育人,很有价值,很满足

就像,问,你的梦想是什么,每个人都不同。

有的人,想要做一名画家

有的人,想要当一名老师

有的人,想要当医生

有的人,想要做公务员

有的人,想要当农民

有的人,想要当富豪

有的人,想要当明星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只要满足就好

问心无愧即可。

因为,这一切都是空。可以适当,但是不可以过度。

财色名食睡,可以追求啊,但是不能过度。

我想,人为什么活着,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这是一个主观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不因为虚度光阴而羞耻。

你可以是为了利益大众活着

可以是为了父母活着

可以是为了孩子活着

总而言之,只要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悔恨,就很好了。

三、人和道的关系是什么?

道德经!人要发现规律,探索规律,按照规律去做事。这是正确的人生状态!

人要了解道,然后行道。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守道!趋万物为自己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没有在走分封的路!这就是道!所以,有了大一统的中国!如果还走分封,还是战乱这就是道!但是,项羽,灭了秦朝以后,又分封为20个王,自己为楚王,刘邦为汉王,这是背道而驰!必玩火自焚!毛主席时代的道,把列强赶出去,想要干大事,一定要顺应道!社会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搞明白!不能背道而驰,要顺道而为。

天下大道,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四、如何去除烦恼?

烦恼是赶不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去理会他,转移注意力,静下来,想想开心的事。

六根清净,贪嗔痴慢移,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同样,要想去除烦恼,最好的办法,不是赶走烦恼,实际上,烦恼是赶不走的,你不去理会就好,只需要,专心的,观照自己的内心,自然就可以静下来,静下来,自然可以不在烦躁。

不要执著,那个烦恼,不是你的本心。只是你的本心,看到了烦恼。你不要纠结着这个烦恼不放,要找寻本心。

我们所看到触到的一切相,都不是我们的本心,使得我们看到东西的那个东西,才是本心。烦恼,不是你的本心,只是你看到了烦恼,眼不见心不烦,就是这个道理。

五、学佛,学道,学儒,学到了什么?

1.把握大道,道是规律,是法则,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这个道,在宇宙之前就存在,宇宙消亡,这个道也存在。因此,来到这个世界,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的法则,顺应发展,发展的好,逆了法则,只会身陷囹圄。

2.儒释道,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他的本质都是相通的,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过好这一生。只是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解说的,很多道理实际是通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真正有利于提升品德的道学到。

3.道,在哪里,在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在宇宙各处间。

4.关于道,在这里,不仅仅是指道家的道,而是儒释道三家的道,是宇宙运行的大道。这个大道,通过学习,我有几点感悟,现在写出来,以备后面温习。

谈谈2个大道

第一点,因果之道。这个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呀。在这个宇宙间,就一定有因果大道。

种如是因,得如是果。你现在的当下状态,就是果,就是之前你种的因。现在稳定,有好的工作,是之前的努力进取,之前的因缘和合。

要预测以后,只要看你的现在。要看现在,就看你之前怎么做。

要想知道某个人是什么样,就看他的朋友。

要想看他的以后是什么样,就看他的现在的状态,种什么因。

切结,因果。当你做某一件事情时候,一定要考虑因果。做一件事,一定会带来之后一个果。例如,熬夜,第二天肯定困,这是因果。健身,身体会强壮

过度执著,就会痛苦。这是因果。

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这是因果,这是规则,这是一定的。要除去痛苦,就是去掉欲望,但是,欲望不是那么容易去除的,想一想,佛教讲的一切都是空。不可过度,物极必反。

第二点,因缘和合之道。

因果,在扩展,就是因缘和合。也就是,好几个因,才可能产生一个果。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成一件事很难,坏一件事,很容易。这是因为,成一件事,需要各种因素,坏一件事,只要一个不满足就完蛋。

例如,能够按时到单位。

就有好几个因素。1.早起2.路上一切顺利3.收拾打扮比较快等等

如果一个不满足,你就不可能按时到单位的。

所以,做一件事啊,要考虑全面,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

认识到因缘和合,对我们解脱烦恼也有很多好处。

要想升职加薪,不是只有努力啊,努力只是第一点,还有其他因素。

例如一个人很善良,但是做生意,却失败了

这个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善良,和做生意成功有必然联系吗

只是其中之一条件,做生意,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还要有知人善用,把握机会的能力。

5.佛,不是让人无欲无求,就像老子并不是让人们无为一样。

老子最后讲,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前面提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佛,讲的一切都是空,我想,和老子的无为是一样的。

我想,佛的目的不是让我们什么也不追求,而是无为,才可以无不为。老子讲的无为,是不要因为贪嗔痴慢移而有为,放下这些执念,才可以无所不为。

佛讲的也是如此,告诉你一切都是空,目的是,不让你过分追求贪嗔痴慢移,不过分追求财色名食睡。不过分,当过分的时候,想一想,一切都是空。够用就好。

六、儒释道的一些想法

第一点,谈一谈佛,概括是:佛,是在让我们放下执念妄想,找到原本具足的那颗真心,以平常心看待这个空的世界。

(放下执念,追求解脱,利益大众)

第二点,谈一谈儒,概括是,以伦理道德为前提,积极进取的入世主意。

第三点,谈一谈道,遵循规律,无为无不为。

七、仁人志士,圣人大家,几千年来,到底在讲什么?

歇斯底里,如沐春风,敦敦教诲,在讲什么?

不管是儒家,道家,或者是佛家

其实,追其根本,都是殊途同归,讲的是一个东西,就是道。

什么是道,道是因果,道是仁,是一切美好品质的统一集合。

道无处不在,道由人显

八、为何要修道

人心唯危,道心唯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是讲为何要修道

因为,人心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人性的弱点,一部分是道心

每个人一定都可以感觉到

当早上起床,非常困,但是内心有一个声音,要起来,要勤奋学习,但是最后,还是被瞌睡打败了,失败了。这就是道心输给了人心。

任何不好的,人性的弱点就是人心。我们修道,就是把道心升起来,当道心足够强大,人心的弱点就会被打败。

九、如何修道?

人生处处是修行,生活处处是道场

修道,不一定都是出家做和尚。这是佛家的道

在儒家,道家,阳明心学里,修道是在生活中修炼。

如何修道,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

从孝顺父母,团结同事,尊敬领导,爱人,乐于助人,热爱祖国,勤奋进取,一切想到的美好的,积极的品质都是修道。

孔子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老子讲,上善若水

都是在修道

儒释道的哲学精神(儒释道的一点心得)(2)

十、修道要达到什么境界

随心所欲不逾矩,就是最好的境界

圆融中道,不偏不倚,无过犹不及

没有什么框框架架,条条框框,君子不器

没有固定的标准,时间不同,对象不同,境遇不同,标准方法不同,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君子不器。

十一、修道能带来什么

修道可以改变命运

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

道讲因果的

如吸引力法则,原理其实就是 因果

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种善因,得善果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十二、中庸的道理

《中庸》

中庸的字面意思

中:不偏不倚,圆融中道,不过犹不及

庸:是恒久,时时的意思

意思是

做任何事,为人处世,时时刻刻能够不偏不倚,圆融中道,不过犹不及。就是中庸

学习,不能只呆呆地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就没有做到中庸。

也要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要诚信,但是也不是对待任何人都要诚信。

被要挟,和小人,敌人,是不能讲诚信的。

任何事,都不能过,一定是有一个度

道,一切美好品质的集合,也是有度的,有对象的

如果不分对象,不分时间,一昧的追求道的美好品质

这就没有做到中庸,这是错误的,是不公平的,是教条主义的,

孔子都不认可

可以善,但是对待敌人能善良吗

可以勤奋,但是能够过于勤奋吗,过于勤奋会猝死

一句话,中庸,圆融中道,不偏不倚,过犹不及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君子不器,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三、儒释道,其他感悟?

1.因果之道

2.因缘和合之道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大事明白,小事糊涂,不斤斤计较

5.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一切烦恼,困苦,都是自己的心召来的

6.放下执念,解除苦恼

7.机会转瞬即逝

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见相非相,既见如来,放下执著

1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放下贪嗔痴慢移,放下财色名食睡。

12.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切记骄傲自满,应谦虚低调

13.无私才能成其私。这个很厉害。以无私的心去处世,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不求名,反而得其名。

周总理,本心并不是想着当总理,而是想着为中华崛起,帮助劳苦大众,反而当了总理。

汪精卫,一心想着当总统,结果,不择手段的当总统,反而成了汉奸。想着好好的为人民造福,努力工作,就好。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15.要知足,不可贪得无厌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16.清静为天下正。要谦虚,不能满,每个人都有缺点,要少言,不可巧言令色,要勤恳,不可走捷径,清净比聒噪好,清净生发智慧。

17.将欲歙(xi)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如果想张开,要先懂得合上;

要想不被削弱,就不要太强;

要想不被废掉,就不要太兴盛,不要站得太高;

要想得到,先学会给出去,不要总是去获取。

想得到,先付出。想获得荣誉,先努力付出,这是因果,这是法则,这是老子讲的规则,总结出来的规律,要按照这个规律去做。上天欲让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

儒释道的哲学精神(儒释道的一点心得)(3)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能认识、了解自己。克制自己的弱点。知道满足。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这个告诉我们,要有自知之明,克服自己的弱点,要知足,为何要知足,知足才是富有的。

19.我自己的想法,要想按照道的规律去做,一定要怎么着?一定要彻底的理解,领悟这个道,这样才可以去行动,否则,就是假知。

例如,我们要知足,一定要知道知足的好处与坏处,这样我们才可以做到知足。

20.天生我材必有用!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

2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

要分得清轻重,抓住重点。

2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3.嘚瑟是死亡的前兆!

24.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夸耀)无功,自矜者(自夸)不长(出人头地)。

不可以自以为是,不可以吹嘘功劳,自我夸耀。不这样做的人,被人讨厌。不说自己的好。

25.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也是柔弱胜刚强的体现

也是告诉我们,要循序渐进,不能贸然行道。

26.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道)为天下式。低调朴素,不与人争,谦卑自守,委曲求全,执道而行,顺其自然,才能成就自己的非凡。

28.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什么意思

29.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要宽容大度,看问题要全面。

30.静能生慧!浑浊的水,只有停下来,才可以清澈!静的时候,才会有好的想法! ​不要觉得张牙舞爪的好,要努力做一个安静的、祥和的、内敛的、谦卑的、充盈的人,谨慎,居安思危

31.研究历史,是研究背后的道!历史只是凭借!历史背后的道理,是重点!

看到的一切,都是表象,背后的大道,才是真理。

32.立志,立大志!也要立小志!大志,是终极目标!还要有小志!大志,得不到,会失望!小志,得到了,会满足!因此,既要有大志,也要有小志!小志,努努力,可以实现!大志,尽人事,听天命! ​

33.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的东西,作为凭借!表达背后看不见的那种精神!例如,送花,送礼物,只是一种凭借!背后表达的是情感,是尊重,等等

3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不能够自满,自负,不可以尖锐,苛刻,告诉我们钱财是身外之物,不能过分追求,不可以交横跋扈。最好的是功成身退。

35.当你嫉妒别人时候,别人还在成长!进步!放下嫉妒!进步自己

36.把一件事,想明白,才可以放下。

还有一个就是,眼不见,心不烦,不提及。

但是,最好的办法,还是解除,就像一条毛巾,上面的结,解开了,才化解,一直放在那里,结永远都在。

37.要善于举例子,以实在的去描述虚无的,这样容易被理解。

38.做人应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心宽广,宽容,一视同仁,没有分别心,公正,把握时机

39.郭继承说,用手指月亮,是告诉你月亮在哪里,而不是让你看手指的。不用研究手指好看,细长等。

研究文学也是一样,文字,它只是载体,只是一个凭借,不需要你研究文言文多么深刻,不需要一看就懂得,只要你能够理解文字内蕴含的道理,领悟圣人,想要通过文字告诉你的哲理就可以了,至于文字,只是一个载体。在比如, 你渴了,买一瓶水,你需要的是瓶子里的水,而不是外面的瓶子,水喝完了,瓶子就可以扔掉了。学习文言文也是如此,你把其中的道理领悟了,文言不需要你死记硬背。

40.挫其锐,去掉苛刻,不能锋芒毕露,尖锐,要圆融

解其纷,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抓住重点,不要假如纷争

和其光,你用你的光去照耀别人,要让别人自己发光

同其尘! 代表一个人不会自命清高或孤芳自赏,而可以和众人打成一片,互相尊重,互相欣赏。

在什么环境,表现出什么样子。要低调,随和。做到这些,就是中!

41.命运!命是定数,运不是定数!命和运要分开来看!命,当你出生的一刻起,是定的!你的父母,你的生活环境,国家,你的民族,你的性别,这些无法改变的是命!除了这些,其他可以改变的,是运!如何改变,两个字,因果!因果,是你的运!尽人事,听天命!很多事情,是众缘和合的,很多因素才会有一个好结果!没有成功,不要抱怨!反思,改正!孔子,所说的,尽人事,听天命!他生活的时代,他的大道是无法推行的!这是他无法改变的,这是命…无法改变的是命!在命是一定的时期,他也不放弃,努力做事,做最大的努力!这是我对尽人事,听天命的看法

尽人事,听天命,当你尽人事,还没有取得成功,要知道有命,能够接受。

诸葛亮火烧司马懿军队时候,这时候下了雨。这就是命,人类无法掌控的,就是命,能够坦然接受命,就是智慧的人

4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福祸是可以转化的,要辩证的看待富和祸。

对于这次疫情,很多人被封禁在家里,一方面,损失了钱财,另一方面,在家里,家人加深了感情,身体得到了休息。辩证的看待福与祸。

4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要趁事情未发生时努力,要趁世道未混乱时治理。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这告诉我们,要努力,从小事做起,小事做好了,大事才能做好。​

4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真正的勇士不会杀气腾腾,善于打仗的人不用气势汹汹,神机妙算者不必与敌交锋,善于用人者甘居于人之下。这就叫不争不竞之美德,这就是得人用人之能力,这就算相配相合于天道。上古之时便如此啊!

45.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有勇气自恃果敢,冒然行事的,必死。有勇气自认怯懦,不敢妄为的,得活。

有勇气并呈匹夫之勇的人一般都挂了,而有勇气却知道以柔克刚的人才能存活。”

告诉我们,不可逞匹夫之勇,要以容克刚,顺道而行,量力而行。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和其他人发生摩擦、甚至吵架动手,那种不服就干的人有什么下场?打赢了进局子,打输了进医院。而真正有思维的人是会根据情况认怂的,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这不是没有原则、没有胆量的认怂,而是在权衡利弊得失下的退让,才能称之为“勇于不敢”。

韩信的胯下之辱,正是这种“勇于不敢则活”的最好的例子,如果当时“敢”于意气之争,“勇于敢则杀”,在闹市直接和人干起来,历史的走向就完全有可能不一样了。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就是你不用去管、去争、去论、去辩,多行不义必自毙,天道不会放过他。

强硬会带来灾祸,甘心柔弱则会保全性命。

不争斗,却能够获得胜利,这是符合天道的。

要行不言之教,大家对他反而非常支持。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他一共讲了四个自然法则,因为天道就是自然法则。自然法则有四条,大家随时可以去印证。

你不跟任何人争,永远是胜利者,你跟人家争,马上就引起别人要争。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简单一句话说明,就是因果律,自己造的因,自己自然得这个果,谁都逃脱不了。

总结就是,柔弱胜刚强,大丈夫能屈能伸。

4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不能太过于刚强,要柔弱。刚强,是灭亡的前兆。

人活著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一死就僵硬了。草木活著得时候,枝叶是柔脆的,一死就枯槁了。所以坚强的,属于死亡;柔弱的,属于生命。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军队一强大就要被消灭了,树木一强盛就要被砍伐了。强大的处于下势,柔弱地处于上势。

牙齿和舌头,牙齿坚强,但是比舌头先老去。舌头柔软,但是一直存活。

47.上善若水,最柔的是水。很少有人想要做柔弱,而是想要逞匹夫之勇

48.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我们应该做好自己,尽量不要因为利益纠葛与人产生怨恨,无论是大怨还是小怨。如果是别人怨我,那可能是我无意伤害了人家。以德报怨是一种良好的化解恩怨的方式。

怨恨,最好的办法是,从根本上不要产生怨,一旦产生,不管怎么解除,还是有余怨。

如果已经产生了,怎么办,以德报怨,以直报怨,

老子支持,以德报怨,圣经支持以德报怨

孔子支持,以直报怨

尽量不要去结怨。

49.天道没有远近亲疏,常常帮助那些遵循客观法则的人

50.在人生的旅途上,如果对前途没有坚毅不拔的信心及目标,那么做一点小事,就会觉得很辛苦、繁重;如果对前途有信心、有理想、有目标,再远的路途、再重的责任,也不会感觉辛苦、繁重了。

51.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分分秒秒在当下,能够把握的,是当下

52.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执著妄想不能证

53.《心经》云:“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什么是颠倒梦想?就是自己心中的所有想法、念头。要将所有的念头全部熄灭,才能做到究竟涅槃。作为修行的人,要做到无相。不论自己看到什么,都不能动念。一动念,就会对事物产生执著。

54.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55.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56.这部五千余字的《金刚经》,讲的就是让人在修行中,如何运用佛法智慧来“降伏其心”,去掉自己的所有妄想执著,显露出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的方法。

57.少则多,多则惑

58.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黑暗终将过去,光明即将来临)

还可以推出:如果你要得到某个东西,首先要从他的反面开始,要想得到,先要付出。 要想强大,小从弱小开始

一个新的东西,自然是越来越旧。

弱就是不强势,不急躁,不冒进,有条不紊,不卑不亢,顺其自然,只有在这种状态下,道才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儒释道的哲学精神(儒释道的一点心得)(4)

59.曾国藩是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

6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1.君子不器

62.可说可不说的,不说,说不明白的不说

可做可不做的,不做,做不明白的不做

63.人心唯危,道心唯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心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人性的弱点,一部分是道心

每个人一定都可以感觉到

当早上起床,非常困,但是内心有一个声音,要起来,要勤奋学习,但是最后,还是被瞌睡打败了,失败了。这就是道心输给了人心。

任何不好的,人性的弱点就是人心。

从儒家来看,我们修道,学习国学,就是把真心升起来,当道心足够强大,人心的弱点就会被打败。

儒家,是让人们,增加,拿得起,做加法。

从佛家来看,学习佛道,是去处财色名食睡,去除贪嗔痴慢移,是让人们去除欲望,人性的弱点,剩下的就是真心。

佛家,是去除,减少,做减法。

从道家来看,是顺应规律,把握规律,按照规律去做事,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