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1)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2)

现代人结婚,少不得一枚戒指的誓言;古代人定情,互赠的信物更加常见且浪漫。

簪钗、香囊、耳环、花椒、瓜果……赠上了信物,犹如呈上了自己的心意;接受了信物,则表示自己将终身不移其志。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一起来感受这份浪漫吧:


中国古代十大定情信物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3)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4)

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

《史记·滑稽列传》里说:“前有堕珥,后有遗簪”。古人的发簪,可不仅仅只是首饰,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常是男子送给心仪女子的首选礼物,女子也经常将之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郎,很多凄美的爱情故事就因一支发簪而发生。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5)


玉佩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6)


古人爱玉,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古语。

《古诗笺》中说:“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

“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使“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诗经》中“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一面殷殷地叮嘱女儿些私语,一面恋恋不舍地与其束结罗缨。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7)


香囊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8)


香囊的历史由来已久。古时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等。

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据《礼记·内则》:“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就是说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传说安史之乱,杨贵妃命丧马嵬坡,尸体被匆忙就地埋葬。待到收复西京后,唐玄宗派人悄悄将她的遗体移葬。办事宦官发现贵妃的遗体只剩下莹莹白骨一架,唯有临死时佩戴在胸前的香囊还完好似昔,便把香囊取下复命。

垂垂老矣的玄宗见到香囊睹物思人,当年骊山歌舞的欢乐宛在,伊人的浓爱只留下眼前这只香囊!他把香囊装入衣袖,不禁老泪纵横。

八十年后,诗人张祜感叹此物此事,写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诗:“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9)


花椒


多子多孙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10)

花椒是香料作物,因为多籽粒,含婚后“多子”寓意,因此春秋时男女有用花椒来作为定情物的习俗。

《诗经·陈风·东门》中,就讲到一个男子在舞会上收到姑娘送的一束花椒作为定情物,定情时就说好将来要生很多孩子。

有没有觉得,古人在爱情上其实也很直白。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11)


瓜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12)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讲一个男子得到心爱女子所赠送的木瓜、木桃、木李后决定回赠以各种佩玉,表达永结同心的意愿。

古时候,“男任狩猎,女任采集”,所以“蔬果之属为女子所有”,女子要向心上人表达爱意,通常会赠送瓜果。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13)


头发


青丝一缕随身寄,妾身如丝永相随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14)

女子的发,承载了太多的情思。

《诗经》中写到:“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凌乱的发丝,那是对远行的良人的思念。

《羽林郎》中写:“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形容胡姬极致之美。

苏轼《洞仙歌》中写的:“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又是何等的风情。

“青”与“情”,“丝”同“思”,青丝,这个词想想,就足够的缠绵。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15)


同心结


永结同心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16)


有一个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善良的女孩和忠厚的后生相爱了,可是做商人的父亲不想让女儿过穷苦日子,要把她许给官家公子。婚期来临时,后生勇敢的抢出了新娘,俩人逃到了山里。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之际,他们挽着手从山上飞身跳了下去,后人寻找他们时只发现了两把锁在一起的石锁。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虔诚的祈愿,还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承诺。

同心锁是将一对相爱恋人的名字刻在锁上,锁在众佛环绕的锁链上,将两个人的心紧紧“锁”在一起,使他们的爱情永恒不变。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17)


手镯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18)


手镯由来已久,起源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遗址,和位于山东曲阜西夏候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学家均发现了陶环、石镯等古代先民用于装饰手腕的镯环。

手镯是人们最早萌生的一种朦胧的爱美意识。但也有史学家认为,手镯最初的出现并非完全是出自于爱美,而是与图腾崇拜、巫术礼仪有关。同时,也有史学家认为,由于男性在经济生活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使得戒指、手镯等饰物有了一种隐喻,意为拴住妇女,不让其逃跑。这种隐喻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存在着。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19)


玉如意


万事如意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20)


古代宫廷里不少地方都会摆放如意,以供帝后玩赏。除此之外,如意还作为一种信物,在皇帝选后妃时,皇帝执如意,授予看中的女子。如意在宫中还是一种高贵礼品。每逢皇帝即位、帝后生日等喜庆之日,王公大臣都要向帝后敬献如意。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21)


耳环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古代定情信物戒指禁忌(古代常见定情信物)(22)


我国女性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用各种耳饰打扮自己了。最早的记录见于《山海经》“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鎼”。

耳饰又分为耳丁、耳珰、耳环、耳坠等样式。清初李笠翁在他的《闲情偶记生容》里将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将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他说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见耳环在古人审美观念中的重要地位。

唐代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中的“明珠”指代的就是耳环。元末张惠莲悼念亡夫的《竹枝词》想必也是睹物思人所作:“忆把明珠买妾时,妾起梳头朗画眉。郎今何处妾独在,怕见花间双蝶飞。”


除了以上10种,古代常见定情信物还有戒指、钗、裙、红豆、梳子、罗帕等。有没有觉得,对待感情,古人出乎意料的大胆且长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