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为何不喜欢黛玉(元春封妃本是喜事)(1)

  题:贾元春封妃本是喜事,为何却拖垮了贾府?林黛玉教给你红楼梦的正确打开方式!

  《红楼梦》故事里,秦可卿作为主角之一,却活不过第十三回,早早就病死了。

  秦可卿临时之前,竟然预感到了贾府的衰败,托梦于王熙凤,吩咐她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为的是常保家族的永全。

  末了,秦可卿还玩了一把剧透,告诉读者一件事: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元春为何不喜欢黛玉(元春封妃本是喜事)(2)

  《红楼梦》故事里,秦可卿所说的喜事,大概便是元春封妃。元春当了皇妃,贾府成了皇亲国戚,这样天大的喜事,怎么就成了“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了呢?

  《红楼梦》故事里,提到了贾元春封妃之事,更提到了“省亲”之事,什么是“省亲”呢?“省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正所谓:“一入宫门深似海”,按照以前的规矩,皇帝的妃子进了皇宫,这辈子是再也不能出宫的,父母要进宫见女儿,也是非常难的,女眷只能呆一会儿,还要受各种礼节,至于男家眷。

  比如贾政乃至于贾宝玉这个小孩儿,都是不许跟贾元春见面的,要避讳,只能在宫外问安,面都见不到。于是,便有了“省亲”之事,原文中写道:

元春为何不喜欢黛玉(元春封妃本是喜事)(3)

  当今贴体万人之心,太上皇、皇太后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

  事实上,真如秦可卿所言,贾元春封妃并“省亲”,荣国府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完全由贾家自掏腰包,贾珍和贾蓉对着乌进孝说了一番话,明明白白告诉世人,荣国府因为省亲,把家底都掏干净了。

  《红楼梦》故事里,贾元春当了皇妃,荣国府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贾政这个国丈大人,反倒被平级互调,外放学政,平白无故去海南吃了三年苦。

  而给贾政当家管着银子处理家务的贾琏,明明白白抱怨过,因为贾元春在宫里当皇妃,荣国府三天两头被宫里的太监们勒索,公公们只借钱,从来不还钱,还没还钱,又来借钱,狮子大开口,一次比一次借得多。

元春为何不喜欢黛玉(元春封妃本是喜事)(4)

  《红楼梦》故事里,贾元春“清虚观打醮”,打的“平安醮”,可见,无论是贾元春也好,还是荣国府也好,在贾元春当了皇妃之后,反而连平安都难保了。

  当初为了皇妃“省亲”,荣国府专门从姑苏买来一整个戏班,还请了妙玉,结果,后来王夫人遣散戏班,独独去了宝官、玉官,好似在暗示世人宝玉去了,离开大观园了!

  贾元春封妃本是喜事,为何荣国府反而处处受制于人,乃至于被拖垮了呢?作者口口声声当今贴体万人之心,却最终把甄家和贾家都抄了家,为何?

元春为何不喜欢黛玉(元春封妃本是喜事)(5)

  其实,贾元春压根就不是去皇宫里当皇妃,所谓的“当今”便是宁国府的现任族长,所谓的太上皇和皇太后这两位老圣人便是荣国府的二玉,而贾元春这个贾家大姑娘,毫无疑问,隐写的是荣国府第一春末世景象。

  《红楼梦》大观园起的是诗社,写的是诗,传的却是《清风明月史》,林黛玉教甄英莲看《王摩诘全集》,让她细心揣摩,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

  没错,读书首先要明白作者的感情基调,对书中人物的喜好褒贬,《红楼梦》的打开方式无非是“红玉春香”四个字,凡是带红的都是作者所属阵营属性。

元春为何不喜欢黛玉(元春封妃本是喜事)(6)

  及至得到香菱“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的回应,黛玉又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这一句话,就好比作者在问读者:“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风月宝鉴》有两面,《红楼梦》也有两面,要反着看,若只看字面意思,以假为真,只把作者亲历的境遇当成一场梦,一篇言情的故事,你就上当了,不得其中滋味!

  如果你真信作者歌功颂德那一套,又是封妃又是省亲,口口声声把皇帝夸得那么好,为何还把甄家和贾家抄家了呢?

  文/姜子说书

  《红楼梦》全文史笔,大旨谈情,实录其事,字字血泪!以未嫁之女写未降之将,以“姽婳”写“将军”,以“闺阁昭传”写“世间忠义”。其所昭传闺阁,乃“风流隽逸,忠义慷慨”八个大字!

  风月两面鉴,文笔两生花!一声能两歌,一手竟两牍!故人泪尽血流干,石碑记载血泪史!神仙姐姐托梦来,仙册原是墓志铭!天书问世,何人能解?关注我,不迷路!姜子说书,站在原作者的立场带你看名著!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