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对世界和历史的影响持续至今,他建立了两大历史功绩:一是统一了100多个蒙古部落,建立了蒙古大帝国,促进了蒙古族变为世界关注的民族;二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的蒙古大帝国打破了中西方隔绝,联通了欧亚大陆,使陆上丝绸之路又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迈出了重要步伐。

元太祖铁木真,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Činggis Qaγan】(1162年~1227年),享寿66岁。成吉思汗在世时不允许别人为他做传记,也不允许为他作画,不允许把他的名字刻在任何物体上,更不允许死了之后为他建陵墓(即留下了四不遗言),故他的容貌倍添神秘。

成吉思汗最真实的画像复原(解读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画像)(1)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成吉思汗像》【图 1】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吉思汗像》,纵 58.3cm,横 40.8cm,是元代作品。画像为白笺纸地,淡色的半身像。图中,在画像的右上角题写竖行汉字:“太祖皇帝即成吉思罕讳帖木真(铁木真)”。

现今传世的成吉思汗画像总共有两幅,一幅是在1953年由从民间征集的,目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幅则一直为明清两朝皇宫保存,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但这两幅图是否真的就是成吉思汗的相貌?值得探究。据史料记载: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这幅成吉思汗画像为清宫南熏殿旧藏《元代帝像册》的第一开(原册共八开,自元太祖至元宁宗)绢本,设色半身像。纵 59.4厘米,横 47厘米,幅题称“元太祖皇帝,即成吉思汗,讳特穆津(帖木真),在位 22年,父曰伊苏克伊,是为列祖皇帝,起宋宁宗开禧二年丙寅,金章宗泰和六年,终宋理宗宝庆二年丁亥,金哀宗正大四年。”清宫所藏古代帝后圣贤名臣画像共500多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特命一律重新装裱。

成吉思汗最真实的画像复原(解读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画像)(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成吉思汗像》【图 2】

据《元史·祭祀志》所载,至元三年(1266),已奉为皇帝的忽必烈兴建太祖庙,供奉先祖、先帝和已故至亲的神位。“至元十五年(1278)十一月,命承旨和礼霍孙画太祖御容”,是年太祖成吉思汗的画像,正是由和礼霍孙绘制出来的。两年之内奉元世祖之命,先后绘制了成吉思汗、拖雷、窝阔台汗的三幅画像。当时,和礼霍孙虽然没有见过成吉思汗本人,但他在作画时,得到了忽必烈的具体指点。他绘出的太祖、太宗、睿宗画像,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要求,经忽必烈钦定,被陈放于翰林院,由院官春秋祭祀。所以说,这幅画不一定完全与成吉思汗本人一模一样,但可以说,与本人真实面貌很接近。

成吉思汗最真实的画像复原(解读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画像)(3)

计氏羊皮画《成吉思汗像》【图3】

千百年来老祖宗留下来的羊皮画,自清代由计氏家族存续下来,代代相传,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传世羊皮画艺术。这门独特的绘画艺术凝聚了计氏家族几代人的汗水与智慧,1942年被日伪抄家时流失殆尽,几代人珍藏下来的珍贵资料及成吉思汗画像也未能幸免。为了恢复失传的绘画题材,非遗计氏羊皮画代表性传承人计颖老师在绘制元太祖成吉思汗画像时,得祖辈真传,并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1221年,曾经出使蒙古、觐见过成吉思汗的南宋使臣赵珙在《蒙鞑备录》一书中描写成吉思汗“其身魁伟而广颡(宽额),长髯。人物雄壮,所以异也”。这是目击者的亲历描述,也是最为可信的文字资料。另参阅元世祖忽必烈写实画像,结合蒙古民族的长相特征,创作的《成吉思汗画像》【图3】高59.5cm,宽44.5cm,画中大汗头戴栖鹰冠貂皮暖帽,面颊丰颐,银髯,耳后垂鬟,神态肃穆亲和;其用料讲究,绘画严谨、工笔细腻、色彩自然、画面层次感强,呈色持久,线条流畅,气韵传神,体现了一代天骄博大、睿智的精神境界,使古老的羊皮画艺术绽放出新的光彩,深受崇敬祖先蒙古民族和艺术家的喜爱。今天有幸能看到如此弥足珍贵的民族艺术瑰宝!2016年计氏羊皮画《成吉思汗画像》,获得国家版权【国作登字-2016-F-00277839】证书。

注:蒙古族男子服饰中栖鹰冠、质孙服、半臂、答忽、比甲、和布讷格等具有代表性。栖鹰冠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和元世祖忽必烈冠饰。据传说记载,乞颜部的神灵是白海青,以这种猛禽样式设计冠饰,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图腾的崇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