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面包的十大经验和方法(做面包的直接法)(1)

直接法制作面包

直接法:又称一次发酵法,就是将所有制作面包的材料一次调成面团,然后进行发酵制作工序。这种方法采用的是后盐、后油法,即盐和黄油是在面团揉和到一定程度后加入。本方法制作过程简单,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轻易完成。

面团材料

A:高筋面粉160克,低筋面粉40克,细砂糖20克,鸡蛋30克,清水100克,盐、酵母粉各3克

B:黄油20克

做法

1将高筋、低筋面粉混合,称出一半,加盐放小碗内。材料A中其他材料倒入大盆内混合。

2用橡皮刮刀将大盆内的材料充分搅拌约3分钟,至看到微小气泡。

3将小碗内的面粉及盐倒入大盆内,用橡皮刮刀混合成面团,提到案板上,单手向前方轻摔,一开始面团还未起筋性,动作要轻。

4将面团折起。

5左手中指在面团中央辅助,将面团转90°

6提起面团。

7再次单手将面团向前方轻摔。

8如此反复摔打,直至面团表面略光滑。

9双手撑开面团,拉出稍粗糙、稍厚的薄膜。

10重新将面团放入面盆,裹入黄油。单手反复用力按压面团,直至黄油完全被吸收。

11先在盆内摔打面团,直至重新变得比较光滑,再提至案板,继续摔打,面团逐渐产生筋性,此时加大力度和速度,直至面团表面很光滑。

12切下小块面团,撑开可拉出小片略透明、不易破裂的薄膜。此为面团扩展阶段:适合做软式面包。

13继续摔打,直至面团可拉出大片略透明、不易破裂的薄膜。此为面团完全阶段:适合做吐司面包。

14取一干净的盆,盆底涂几滴色拉油。放入面团,盖保鲜膜,于30C基础发酵约50分钟。

15当面团发酵至原大的2~2.5倍,用手指蘸干面粉插入面团内,孔洞不立即回缩即成基本发酵面团。

汤种法制作面包

汤种法:取部分面粉加水加热(也可用明火或微波炉加热)至一定温度,使淀粉产生糊化制成汤种,汤种冷却后再和面粉、水、酵母等材料混合制成面包面团。

优点:淀粉糊化使吸水量增强,因此面包的组织柔软、有弹性、可延缓老化。

汤种材料:高筋面粉25克,清水100克

面团材料:

A:高筋面粉150克,低筋面粉50克,奶粉2大匙,酵母粉3/4小匙,细砂糖、鸡蛋各30克,盐1/4小匙,清水40克,汤种95克

B:黄油25克

1取25克高筋面粉及100克清水,倒入奶锅内,充分搅匀至无明显面粉粒。

2开小火,一边煮一边搅拌至呈糊状即可。

3煮好的汤种,要盖上保鲜膜防止水分流失,移入冰箱冷藏1小时方可使用。

4从材料A称出2/3的面粉及盐后,放其他的材料和汤种一起混合。

5用橡皮刮刀充分搅拌,混合成糊状。

6放入2/3面粉及盐混合成团,提至案板摔打(参照直接法3~15步),制成发酵面团。

中种法制作面包

中种法:是使用50%以上面粉与酵母和水等混合,调制成面团进行发酵成熟得到种子面团,再与其余原料混合,制成主面团进行发酵的方法。

优点:发酵时间长,面团成熟同时吸水,内相湿软,纹理均匀细密,体积大,保水性好,老

化慢。

缺点:与直接法比较,面团制作时间长,操作复杂。

中种材料:

A:酵母粉1/2小匙,清水50克

B:高筋面粉140克,细砂糖10克,全蛋40克

面团材料:

C:高筋面粉20克,低筋面粉40克,细砂糖40克,细盐2克,奶粉7克,清水35克

D:黄油30克

1先将材料A酵母粉及清水混合,静置5分钟,至酵母溶化至无颗粒。

2将材料A及材料B放人盆内混匀(约3分钟)。混合好的面团盖保鲜膜发酵(30℃)35分钟。

3至面团发酵至2倍大即可。

4将C材料中的清水加入中种材料中,混合。

5加入C材料中的所有粉类混合。

6混合成团状,再重复直接法3~15步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