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带孩子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面对同样一类困难或挑战,孩子的态度不同,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如果孩子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态去应对,不想后果,只想做,认为自己能做好,开始行动,就一定能做好。
如果孩子前怕狼后怕虎,认为这件事没做过,肯定特别难,一定做不好,不想去尝试,只想往后退,那问题一定得不到解决。
很显然,总是敢于做事的孩子会越来越优秀,不敢做事的孩子只能越来越失败,开始起点相同,只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差距竟如此之大。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研究发现,孩子们之间的根本差异在于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的差异会导致他们智商出现分化。
思维模式就是看待自己的方式,分为: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第一种孩子的思维模式就是成长型:喜欢拥抱挑战、坚持不懈做事、相信努力一定会成功、批评也是进步的机会、善于从他人的成功中获得经验和灵感,将来会有更高的成就。
第二种孩子的思维模式就是固定型:避免挑战、会轻易放弃、认为努力也是白费功夫、面对批评一蹶不振、看到别人成功只会极度沮丧,最终在原地踏步,即使有潜力也无法发挥。
思维模式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如果想要孩子将来更优秀,突破自己的极限,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在众人中脱颖而出,那就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具体怎么培养呢?重点来说需要抓住这3个方面。
第一,让孩子积极适应各种变化
达尔文说过:在大自然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既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而是那些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
所谓适者生存,不仅仅事关生命,是否能被自然选择,也关系到日常生活的大事小情。
“双减”后,往日红火的教培行业成为过去式,曾经的教培大咖俞敏洪没有消极,而是积极应对变化,迅速转型。
他把几万套崭新的课桌椅捐给了乡村小学,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计划成立一个大型农业平台,带领几百位老师直播助农,支持乡村振兴。也没有放弃擅长的教育业务,而是把重心放在大学生、成人、家长上面。
这些措施让人对俞敏洪刮目相看,以前都说他是“商人”,现在都称他是“智者”,又一次成为妥妥的赢家。
回到孩子身上来说,孩子每天每月每季度每年都会遇到不同的变化,如果不能积极适应各种变化,每天不履薄冰,满心怨气,又如何能正常学习生活呢。
比如开始上幼儿园,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初中升入高中,每次都要适应不同的环境、人际关系变化。
在同一个班级学习,可能会换老师、换同桌、换小组,进行不同的活动。孩子在面对变化时,要马上做出积极调整,才能迅速适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中去。
我们要及时给孩子成长型思维的指导,告诉他如果出现变化,要注意发现积极的一面。比如:
发现新环境的优势,就不会因为换环境而不安。
发现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想着又多了一个朋友,就不会舍不得以前的老师和同学。
对于不可控的外在因素,要摆正心态,随着变化做出新的计划,不致于陷入悲伤之中。
第二,鼓励孩子敢于接受各种挑战
《终身成长》中提到,在职场上,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接受挑战,坚持不懈,能够承认并改正错误。
只有敢于接受挑战,才能进入新的领域,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获得新经验,有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思维导图之父东尼博赞,上大二的时候,由于学业加重,学习阻力很大,他想找到如何高效利用大脑的方法,去图书馆却找不到相关书籍。
他开始很沮丧,但是转念一想,既然没有书介绍如何使用大脑,那这个领域就有研究潜力。于是,他开始学习心理学与科学、神经生理学、信息论等等,逐渐理解了大脑的工作原理,找到了突破性解决方法,那就是模拟大脑的发散结构,绘制思维导图,可以高效利用大脑。
正因为东尼博赞不被困难吓倒,敢于接受新的挑战,持续努力研究,才有了思维导图,既帮助了自己,又惠及了他人。
回到孩子身上,孩子每天也会面对大大小小的挑战,如果每次遇到困难就说“我不行”“我不会”“我做不到”“太难了”,总是为自己找各种借口,那他永远无法走出舒适区,无法在新的领域获得成长,想想都是可怕的。
比如让孩子达到一个新的目标,才有更好的成绩。让孩子做一件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才知道自己多有潜力。让孩子坚持做一件事情,才能锻炼毅力。
在面对挑战时,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成长型思维的指导,告诉他如何具体做,才能完成挑战任务。
设置合理的目标:采用SMART目标原则制定目标,也就是清晰地描述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使用可衡量的数据描述目标、保证目标的可实现性、小目标和总体目标一致、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制定合理的计划:分三步走制定计划,列出挑战目标的障碍有哪些、突破障碍的方法有哪些、最后采取哪些具体行动实现目标。
坚持做事的要领:人的行为重复21天会形成习惯,列出可视化的目标,每完成一天,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做好标记,坚持21天就挑战成功了。
第三,教孩子正确面对各种挫折
《墨菲定律》中说:你成长的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失败,但最好的机会也往往就藏在这些失败背后。懂得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并把它变成你的一种常态,这样你就离成功不远了,或者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的成功。
失败、错误常有,而成功不常有,只有在失败中爬起来,在错误中纠正过来,才能有成功的希望。
爱迪生那个时代,整个科学界都在研究灯泡,但是多年一无所获。爱迪生进行了5000次实验,都以失败告终。
当地报纸的一名记者去采访他说:“爱迪生先生,您已经进行了5000次实验,失败了5000次,放弃吧”。
爱迪生却说:“我没有失败5000次,是成功了5000次,我成功证明了哪些方法行不通”。
他人让为的失败,爱迪生却解读为成功,正是这样的想法,成了他走向成功的敲门砖。思维方式,果真能决定成败。
回到孩子身上,孩子面临的失败、错误也是多如牛毛。如果每次出现失败和错误,就一蹶不振,情绪失落,只想采取保护措施,固步自封,少做事、做简单的事,那怎么会有成长和进步呢?
比如:考试考砸了、比赛输了、想加入一个小组被拒绝了、做家务的时候不小心弄坏了东西、上课回答问题太紧张出错了、单词没掌握好拼写错误太多、上学只顾玩忘了带东西、不慎破坏了公物等等。
这些问题很常见,及时给孩子一些成长型思维的指导非常有必要,以便让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和错误,勇敢战胜挫折。
和坏情绪说拜拜:和信得过的人聊一聊,说出自己的烦恼,获得有益的帮助。做一件喜欢的事情、想一件开心的事情、深呼吸、外出呼吸新鲜空气运动一小会儿等等。
总结失败获得成长:找到失败的原因、想出避免失败的方法、勇敢去尝试,确信失败是成功之母。
保持积极心态:意识到犯错恰好告诉自己哪些地方需要集中精力改进,会让自己变得更好。采用列清单、提前准备等方式避免下次犯错。犯错要勇于承担,采取行动补救。
结语
成长型思维会让孩子产生努力学习、积极改变的欲望,能够积极适应各种变化、敢于接受各种挑战、正确面对失败和错误等挫折,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孩子智商很高,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不想付出努力,也只能被称为聪明的矮子。要想让孩子成为巨人,更优秀,那就要培养成长型思维。
方法参考资料:《了不起的思维》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