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高考押题满分作文(传闻中名垂青史)(1)

这本书虽然上架一周,不少学生和家长就前来购买,销量不错,甚至有学生反映是学校老师专门给推荐阅读的。——《三秦都市报》

什么样的书会引起这样的购买热潮?

今天要和大家讲的就是这本书:《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大全集(钻石超值版)》,该书是安坤根据高考零分作文编著的合集。

为何高考的“零分作文合集”被冠以钻石超值版?

编者在序言中说:“该书网罗了最具草根气质的幽默文字,没想过要改变太多,只是想改变读者偶然翻开此书的那一刻”。

人生充满变化,何况文学作品。每个人对书籍会有千差万别的理解,同样也会产生不同的共鸣。在阅读中,看法没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分,每个人的看法都有自己的道理。

翻阅完这本书,感觉编者安坤达到了他编著此书的目的。因为在“翻开此书的那一刻”,人们在开卷之时,为零分作文中的幽默文字忍俊不禁,发笑不止;在掩卷之余,为得零分的高考学子扼腕叹息。

纵览高考零分作文,其中不乏言辞流畅、文采卓越的小说,针砭时事却不失轻松随意的杂文,见识广博、旁征博引的文言文,关注民情、散发人性光辉的诚实声音......

高考零分学子们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自由抒写,无论小说体、剧本体、文言文以及现今流行的网文式,无一不极尽调侃之能事,幽默之笔峰。诸篇文章引得我等观书之人,于不经意间拍案大笑后,发高考之深思。

因为在高考零分作文中,学子们不仅对文学经典信手拈来,对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社会时事也有独到的见解与认知。

这不由得让人们深思,当高考彻底剥掉应试的外衣,主宰高考学子们的到底是对人生某一阶段的敷衍应付,还是真实的自我展现?

二零二一高考押题满分作文(传闻中名垂青史)(2)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钻石超值版的《高考零分作文大全集》。

本书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罗列了2002年至2010年高考零分作文;第二部分是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合集;第三部分是历届高考作文搞笑片段集锦;最后一部分是编者从网络上收集的,对高考零分作文的精彩评论。

就如《三秦都市报》对此书的评价一样,这本标为高考零分作文合集的书,为何在上架短短一周,就使许多学生和家长趋之若鹜的购买,而不是被人弃之如敝屣地搁置于书架,并且还被老师私下悄悄推荐阅读呢?

那么,这本书究竟为何引得人们争相传阅?这种现象背后会否隐藏着某种人们愿意去了解的特殊含义?

大凡新书出版后,总会面临读者的评论,其中不乏褒贬,或言辞激烈的鞑伐。但是能带给人深思的作品应该是好作品,就如网络上说的:“没有得零分的高考作文不是好作文”一样。虽然此言论有失偏颇,但是却也发人深省。

据相关人士求证,一篇800字高考作文的平均阅卷时间一般为一分半,这是比较负责的老师的阅卷时间。 而有些语文老师披露说,有时一篇文章的阅卷时间仅为35秒。

大跌眼镜之余,不仅有些佩服现今语文老师的阅卷水平。单看高考零分作文里的文章,大部分都超过了800字,其中有通晓古今的文言文,场景人物层次分明的剧本,言辞凿凿条理清晰的议论文等等好文,无不吸引人为其文章之华彩,给出认真而精辟的点评和打分。但是......

接下来让我们来粗略领略一下,35秒批改下的高考零分作文是怎样的:

一、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首先颁出高考零分作文组织奖,获得者:2005全国卷,题目“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获奖理由:高考学子们以其在课外广泛涉猎文学作品的成果,“出人意料”地写出了金庸版、武侠版、无间道版、古龙版、琼瑶版、大话西游版等符合题意切合主题的文章,其无意识的组织性获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为此,对编者别具匠心的编辑能力予以表彰,表彰其把几个版本大费周章地罗列在一起的归纳总结能力,其认真细致的态度,令人佩服。

这一系列的文章中,其中以“各行各业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题的文章,作者以其犀利笔锋,对当今警察、医生、老师、农民、男足、导演、演员、作家、记者等“出人意料”的潜规则,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写了个遍,其观点对社会现象具有深刻的洞穿力,语言直观,深入人心。最后作者用:“如果这篇作文得不到高分,的确出人意料,但是想想作文的内容和观点,可能刺痛某些人,所以可能得低分,也就在情理之中”鲜明的观点来结尾,也让我等为之拜服。

二零二一高考押题满分作文(传闻中名垂青史)(3)

二、三国诸葛亮到底得罪了谁?

在人们的印象中,羽扇纶巾的诸葛亮除了机智、才华横溢外,在杜甫的《咏怀古迹》:“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的诗中,其清高也让人肃然起敬,万人敬仰。

但在高考零分作文中,诸葛亮再次在多篇文章中,被高考学子纷纷推上高台,其点亮次数之多,实属罕见。

在2010全国卷《关于浅阅读》中,诸葛亮是:“仗着点小聪明老拿人当抢使”的人物;在广东卷《与你为邻》中,诸葛亮“有幸”被选为高考学子的邻居:“如果和诸葛亮为邻,在那草路旁听他高山流水、与世独傲的意境,每日看他孤独去,自己会发发牢骚,和他那三五个酒疯子讲些无谓痛痒的大道理”。

在2010《刘备的最后告白》中,刘备和卧龙先生被演绎成:“刘备认为茅庐三顾是因为诸葛亮端着架子,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刘备放下面子,给诸葛亮一个平台,成为刘备的左膀右臂,其实“如鱼得水”也就是互相成就的一桩俗事而已”。作文真真把诸葛说成只是被人利用的一颗棋子。

时至今日,诸葛的故事仍被人津津乐道地传颂,而在高考零分学子的眼中,却颠覆了大众的认知。姑且不论其论说的偏颇,单观其从另一角度看待历史和人物的评说,就能见其另类的想法和罕见的思想火花,这是历史与现代思维的碰撞,也是一种创新潜质的隐藏。

三、香蕉皮决定香蕉大小,成长被限制,未来被限制。

在2010陕西卷“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的材料作文中,有一考生以“香蕉皮决定香蕉大小”为题,发出“即使我的脑袋里还有更好的点子,或者更好的写作方法,我都只能围绕材料话题来战战兢兢地写,而不能尽情发挥我自己的特长。就像香蕉肉要想成长,必定得到香蕉皮的允许一样”。

如此一阵见血的肺腑之言,无疑对高考给出一个反思,就如编者评论的:“香蕉被香蕉皮包着,所以自由被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被老师的写作技巧和套路囚禁着,所以,未来被限制.....”

给你分,老师真该不给你分,而你,活该得零分。其实,不符合现今应试教育的文章,未必没有好文章,得高考作文零分的学生未必就不是好学生,不迎合不媚俗的学子,未必不是有个性和有创造力的社会栋梁。

作家蒋方舟曾有一段话:“一个人如果不看书,那么他的价值观就由他身边的人决定。因为他没有别的输入途径,只能模仿身边人,周围流行什么,就跟随什么,永远找不到自己。”

应试教育让高考学子们限制在局限的教育方式和理念里,他们在文章中表现的,对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的颠覆,实乃阅读洞见和社会视野的开拓,才决定了他们写出与应试教育教授的不一样的文章。他们没有在现实中模仿网红,也没有跟风流行的时尚,他们只是在人生的第一战场上,勇敢的发出了一声呐喊,成就了不一样的自己。

二零二一高考押题满分作文(传闻中名垂青史)(4)

所以,有些时候,就算你踮起脚尖也看不清事实的真实面目。故而,就让我们透过传闻中“名垂青史”的高考零分作文,踮起脚尖看清一些真实。

“高考零分作文”如同一支颠覆认知的清流,在每届高考中一枝独秀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有些文章令人眼前一亮,有些文章与传统的认知发生冲突,就如有些文章,大尺度的改编名著的行为,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道出了高考背后隐藏的社会意义。

什么是高考?简言之,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祈祷自己不落水的实战战场。在这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之中,拼的是高出别人每一分、甚至每半分的勇往直前,改变的是最后一次可控人生的命运,也是第一次有权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

但是高考的零分作文学子,难道就是不在乎高考分数的学渣吗?

读者请细看,这些写高考零分的学子,上知天文地理,下晓理化english,文学经典信手拈来,世界名著广泛涉猎,借鉴和改编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给予我们另一种观察社会、观察自我的视角。

文中体现的轻松与幽默的风格,能让受众乐于接受和思索。因为其中有人们熟悉的东西,却又让人们有新奇的理解。纵览零分作文,其中有些文章思想的深意,审美,视角和启迪,或对社会和文化现象的理解,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却也是高考作文中难得呈现的明珠。

高考零分作文,挑战了人们的认知,必然会遭到非议,甚至不被接受,这当然可以理解。但作家季羡林老人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中说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绝非是可有可无的......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恐怕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这份担于高考学生肩上的责任感,无疑首先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自我实现得益于文化知识的积累与人生阅历的沉淀。

尼采说:“每个求知的人不能总是做一个跟随老师亦步亦趋的弟子,而是要向智者一样的全面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寻找自我,并有勇气将他的一切思想全盘否定,努力的成为自己”。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希望这些承前启后的高考学子,继续发挥他们有趣有灵有想象力之个性,成为一个个万里挑一的灵魂。

安坤编著的这本《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大全集(钻石超值版)》,不是用来教你怎样在高考中得零分的,也不是教你怎样用幽默来做特例独行的人。而是提醒高考学子,在这本编者有心编辑的合集中,找寻到如何在在青葱岁月广泛涉猎书本和社会知识,如何从中汲取精华滋养自己的灵魂,如何在将来怎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于生活、于自己的人,让你面临人生的每一道关卡时,怎样不卑不亢的从容以对。

二零二一高考押题满分作文(传闻中名垂青史)(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