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近日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表示,俄乌战争何时停火,以什么样的方式停火?决定权在俄罗斯手上,美国说了不算。

他说这句话的背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制于能源价格上涨、粮食紧缺、通胀加剧等一系列危机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集团,开始不再像之前那样义无反顾的支持俄乌“打下去”了。

尤其是欧洲,法德领导人或明或暗地表现出了希望乌克兰能接受现状,以损失部分领土为条件,跟俄罗斯谈判的意愿。

三巨头亲访基辅(三巨头亲访基辅)(1)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6日,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四国领导人亲访基辅,其中法、德、意“三巨头”,还给乌克兰画了个大饼,支持后者“入欧”。

关于这次访问,在欧洲媒体的宣传中,说的是为了安抚乌克兰,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奔着劝乌克兰尽快与俄谈判去的。

欧盟在这场战争中,唯一的希望,就是借助俄乌冲突,把俄罗斯彻底拖垮以“换来欧洲几十年的安稳”。

结果没想到仗打到这个程度,俄罗斯反而被激发了民族的坚韧性格,越打越强,乌克兰空有北约支持的大量武器弹药,却根本无法在前线与俄军抗衡。

三巨头亲访基辅(三巨头亲访基辅)(2)

尤其是在马里乌波尔失守之后,乌克兰方面几乎可以说就是在全线败退的,面对这一现实,欧盟已经认识到了,他们寄希望于通过这场战争,拖垮俄罗斯的企图已彻底落空了。

如此一来,战争的持续对欧盟来说就没有任何好处了,只会进一步加剧粮食危机、能源危机。

尤其是现在夏季到来,居民消暑用电增加,对能源的需求更高了,能源问题若是迟迟得不到解决,或许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总而言之一句话,欧盟是真心不想俄乌双方再打下去了。

三巨头亲访基辅(三巨头亲访基辅)(3)

另一方面,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虽然处境要比欧盟好一点,但全球物价上涨,导致美国的通胀进一步加剧。

此前计划中的“收割”欧盟、填补亏空、以维持美国经济高增长,同时缓解美国通胀的计划,并未收获百分之百的效果。

居高不下的通胀,会抵消掉就业数据转暖带来的经济复苏,这其中的逻辑很简单,就好比人们忙着找工作,是因为没钱吃不上饭,但如果找到工作以后,赚的钱还是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同样吃不饱饭,那么人们继续去找工作的意愿就会大大降低。

这种现象已经从个体蔓延到整个社会,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滞胀时代的来临。

三巨头亲访基辅(三巨头亲访基辅)(4)

因此,对于美国经济来说,现在俄乌战争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坑”了,只不过这个“坑”表现得还比较隐蔽,普通民众还没有察觉,因此美国政客们在应对这件事的时候,会比欧盟政客们更从容。

但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现在的美国,实际上也没有支持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的动力了。

一方面欧美迫切地想要和平,另一方面美国支持战争的动力正在降低,再加上乌克兰又根本不“抗揍”,似乎目前的局面已经很清晰了,距离俄乌冲突的结束,或许已是触手可及。

但正如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所说的那样,过去欧美能支持乌克兰,搞“拖延战术”来消耗俄罗斯,但现在,他们想要结束战争,也得问问俄罗斯的意见。

三巨头亲访基辅(三巨头亲访基辅)(5)

很显然,俄罗斯是不会轻易放弃优势的,或许会在新一轮的谈判中,将之当做“筹码”以换取更多的利益。

对于欧盟和美国来说,无外乎逼他们放开对俄罗斯的制裁,但对于乌克兰来说,或许就没那么简单了。

整个顿巴斯地区,包括现在俄罗斯正在攻打的敖德萨、乌克兰南部城市等,都有可能是俄罗斯的战略目标。

泽连斯基现在不愿意谈判,也是清楚目前的局势对自己不利,俄罗斯要的“价码”,或许是乌克兰“不可承受之重”。一旦他答应俄罗斯的条件,那么说不定乌克兰总统的位子,就该换人了。

三巨头亲访基辅(三巨头亲访基辅)(6)

更重要的是,如果局势真的发展到那种程度,乌克兰整个国家,都可能会变成一个内陆国,彻底失去其在东欧原有的战略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乌克兰政府被美国煽动着,坚持把这场战争打到如今的地步,倒也真是应了此前俄罗斯那句话,“美国想要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人”。

现在乌克兰虽然没有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但基本上也算是把能输的东西,都输光了,不能输的,也输得差不多了。仔细想来,还不如3、4月份的时候,就跟俄罗斯完成谈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