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宗是明代十六帝中最荒唐的一个,一生好游荡,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可这个皇帝有时也很亲民,时不时地会表现出明君的风度,这有时就会让大臣们措手不及。

清朝康熙年间由谏议官升任太史(户部尚书不知农事被贬为八品小官)(1)

一天,武宗心情不错,来到内阁。当时,各大学士和六部尚书正在用饭,见到武宗前来,赶紧起身行礼。武宗看着这些惶恐的大臣们,说:“卿等吃完饭,可闲来聊聊。”说完便径直走到内堂。

皇帝来视察,大臣岂敢怠慢?他们扒拉了几口饭,就赶忙齐集内堂,听候训示。武宗让他们随便就坐后,便提出一个问题:“卿等所食,知米饭来之不易吗?昔日朕在东宫时,认为五谷像野草一样,听其自生自长罢了。不久前朕巡幸于田野,观察到农夫之艰难,方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卿等所居,南北殊方,风俗各异,其如何播种,如何收获,各举所知,以广朕闻。”

大臣们纷纷就此奏对,听得武宗入了迷。可是大学士、户部尚书曹元系世代贵胄出身,他只会之乎者也之类的文章诗词,对农田庄稼却一窍不通。所以,只有他一人呆呆地坐在那不吱声。

清朝康熙年间由谏议官升任太史(户部尚书不知农事被贬为八品小官)(2)

户部尚书不知农田稼穑,这事真是新鲜了。武宗对他嘲笑说:“饮食尚不知本原,何以理国?”曹元听到武宗一连串的追问,忽觉大事不好,紧张之余更是答非所问,越说越没头绪。大臣们见此情形,都为他扭了一把汗。

当天下午,曹元就接到了谕旨:“太湖司巡检缺出,即着户部尚书曹元补授。”接到圣旨后,曹元茫然无主见,他找到同僚大臣问既然已经降官那就要赶紧赴任,只是需不需要向皇上辞行?同僚们都笑他无见识,说:“这等微末小吏,何堪陛辞?只须在午门外叩首谢恩,领官凭上任去吧。不过圣旨上没有降革字样,应以一品官服任事。”

清朝康熙年间由谏议官升任太史(户部尚书不知农事被贬为八品小官)(3)

明代在各州县光隘设置各种巡检司,巡检司品秩不过八品,而太湖巡检司主要负责太湖湖汛安全等,平时并无多少事情可做。这位尚书虽然被降至比知县还要小的官,职务变了可品秩还是一品,加上地方上很多官员都是他亲手提拔的。所以,曹元在赴任时遇到了很多尴尬事。

他每到一地,地方官便以原品级之礼迎接他;而到江苏境内时,巡抚、巡按率百官出迎,曹元再三推辞也没用,这让他极为难堪。为了不再招惹是非,曹元快准备马加鞭前往任上当差。可是,刚到太湖巡检任前,当地县令早已将衙署翻修一新,规制颇高,也用辕门鼓吹等仪仗,与当朝一品大员一样。

曹元来到衙署后,见署之前后三面都是农田,这才如梦方醒,原来皇上是想将自己置于农田包围之中,以便观察农夫耕种之艰难。从此以后,曹元屏推侍从,拒门谢客,平日只穿青衣小帽,来往于田间地头,农民和他讲论民间疾苦,更知百姓生活不易。数年之后,由于曹元经常访察民间疾苦,为人排难解忧,当地百姓都十分感激他。

清朝康熙年间由谏议官升任太史(户部尚书不知农事被贬为八品小官)(4)

宸濠叛乱后,武宗御驾亲征来到江南,曹元听到皇帝南征,喜出望外,但自己却是个八品小官,连迎驾的资格都没有。于是他到省城拜见巡抚,说:“我曾待罪户部,圣驾到来,不可不迎。但朝廷从未有巡检接驾的旧例,请诸位商议如何为好。”

巡抚、巡按、布政使、按察使等人虽感到曹元所说有理,但也颇感为难。最后,经过大家商议,答复曹元说:“如论职务,大人则在我等之下;若论品秩,则居我等之上,大人穿一品官服接驾符合本朝惯例”。

不几日,武宗来到江苏,全省要员齐集巡抚衙门之前,武宗下马后发现昔日被贬的尚书也在,便召来曹元回话。武宗笑道:“尔今知吃饭难了吗?曹元不敢答话,只是顿首,请皇上训示。于是,武宗命他可随行入行宫一叙。到了行宫后,武宗让曹元将这些年所遇之事细细说来。这时的曹元已今非昔比,将亲身体验一股脑儿说出,而且还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武宗听后大悦,立即将他官复原职。

清朝康熙年间由谏议官升任太史(户部尚书不知农事被贬为八品小官)(5)

这个故事记载在明代的野史中,可信度一般,却也能反应武宗偶尔有明君之举。至于曹元却有其人,他是武宗朝的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刘瑾被诛后罢为庶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