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习惯把“智”和“慧”连在一起使用,以为意思相同或者相近,其实相差很大,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慧的汉字演变?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慧的汉字演变(汉字启慧)

慧的汉字演变

我们很习惯把“智”和“慧”连在一起使用,以为意思相同或者相近,其实相差很大。

“智”“慧”之义

先说“智”字。智”字的甲骨文体: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弓箭。干,木制武器。两个武器碰到一起,那就是战争、纷争、争端、争斗。“口”,谈论,谈兵论战。“口”将两个武器分开。张嘴说话能将纷争解开,这就是“智”,有明辨、解惑的意思。智又引申为通晓事理、博学多闻、聪明机敏。

再看“慧”字 慧,形声字。从心,彗声。由“彗”和“心”构成。“彗”字表示用细枝茂盛的草制作扫帚。“彗”扫竹也。(《说文》)。用来打扫心灵,清除心里的欲望、执著、私心邪念等,使心灵保持纯真、干净。由此产生也引申为聪明、智慧。

“智”“慧”之联想

“智”是儒家提出的“五常”之一。孔子最早提出“仁、义、礼”,孟子扩充提出“仁、义、礼、智”,后董仲舒再扩充为“仁、义、礼、智、信”,也叫“五常”,是人的行为准则。仁者,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义者,做人必须遵守规则,公正无私,勇于奉献。礼者,不以尊卑取人,与人真心相待也。“仁义礼”的道德在先,随后才是“智”。智者,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那些知识渊博、了解事物透彻、思维敏捷,英勇不惑,解决问题果断正确,如箭矢出弦一般的迅速视为"智"。孔子说:“智者不惑”,只有学识广博、通晓事理,能明辩是非真伪,才能达到“不惑”。如果,没有“仁、义、礼”做基础的“智”,那只能算是有才无德的聪明人,狡诈之人,奸猾之人也。

如果说“智”的明辨是由外而内的对外在事物的学习领悟所得(形成的“知”还可以贩买,现买、现卖);那么“慧”就是由内而外的,对无形东西的明悟,是身心内在的体验,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楚,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无法传授的。“慧”,“彗”' 心”为“慧”。心中阴晦全无,光明磊落,清澈明亮。慧是通过内在的净化、提升,使内心越来越明净、觉醒,而洞穿世间万物,心如明镜,乃至了悟宇宙一切真相。故而德照古今者为慧,才通天地者也是为慧。也如佛教名词 [Prajna (般若)]所意译的,“慧”。慧目,智慧的眼目能洞察世间的一切现象;慧光,智慧的光,能了彻一切本真之源……

在我们的生命中,“智”和“慧”同样的重要。“智”需要我们,努力坚持,不断精进,超越自己,你的时间就是你的样子;“慧”需要我们心静如水,懂得放下,抱朴守拙,顺从“天地之道”轻松而行。只有即“智”又“慧”,能闻道、悟道又修心,明理又重德,才能成就人生的大智慧。

执笔 吉春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