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孤舟蓑笠翁,一人,一舟,一蓑笠; 独钓寒江雪,一杆,一钓,一雪。可画,可诗,可景,可心情……

——题记

柳宗元江雪的诗意和写作背景(剖诗心析柳宗元的)(1)

这首诗其书本上大概意思是:“千山叠障,白雪皑皑,万径盘曲,冰封凄凄。抬头望去,那苍穹是一望无际的铅灰,无论怎样仔细,都寻不到一丝鸟儿划破天际的痕迹,连昔日尚能依稀辨寻出的人影也无法再次望见。堆积的雪地平整接天,远处平静的江面上,有舟飘摇,舟上独坐一老叟,披笠带蓑,垂钓于江。”

柳宗元的这首江雪,可谓是家喻户晓,也记得最早学习古诗就背诵的这首。其意境大气、悠远,其用词精准、利索,不拖泥带水,仿佛是一气呵成,读来,朗朗上口。不过意境之中,柳宗元此时谪居永州,自我感觉有些凄凉,诗中之意毫不隐藏,一句独钓寒江雪,突出了,寒江独钓,钓的是孤独、寂寞。

究其背景永贞革新失败后的柳宗元,被贬荒凉的永州,与昔日老友天各一方,而今孤影对月,少了邀约举樽人,无论怎样,此时心境都应该孤寂。”

柳宗元江雪的诗意和写作背景(剖诗心析柳宗元的)(2)

所以诗人写的不是钓鱼的闲趣。更多的是钓雪,钓寒江上的孤独与寂寞。显然,这是正解。诗心,千山,飞鸟,万径,孤舟,蓑笠翁,铺垫着静谧,有人说是禅境,我觉得是困境才对。换个角度去看,诗人的现状不是闲坐,白头的不是白发,是雪,是现实,可他还是不愿流露悲凄之情,表现出来的是孤寒与高洁的精神。

素与美是表象的迷惑。寒冷与寂静是理想的环境,老渔翁是自己,天冷,雪大,甘于心空一切,专心致志垂钓,孤独也清高,空灵也静谧,如果说图画,这是一幅绝美图画。如果用心感受,感受作者的用心良苦,便会发现这是骨子里的清高与孤傲,面对寒冷,江雪,凛然之态,是不可侵犯的精神寄托。

更有人说:“这是精神写照,理解还不够透彻和深入。那么如何理解呢?这就引申出诗境别后的精神升华,超越苦寒,而达到精神的沉寂,是禅境。用一个空对白禅意,千山,飞鸟,万径,人踪,江面、小船、钓钩、老翁,不过都是空无,都在为渔翁的超脱起烘托作用。至此,气氛也就出来了,即人们所言“所钓非鱼,乃禅也”。

所以说“独钓寒江雪”这五个字,写出了孤寂、孤独、孤寒。三种境界,有傲梅凌寒独自开的效果。

柳宗元江雪的诗意和写作背景(剖诗心析柳宗元的)(3)

如果再细细品味,诗心、诗韵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一】

苍凉,辽远,钓出一份寂寞。

孤独,萧瑟,钓出一份清傲。

寒寂的江面,一人,一舟,一蓑衣;孤寂的唐朝,一杆,一钓,一寒江。

【二】

鸟飞绝,人踪灭,皑皑白雪,寂寂江面,隔着千古的诗句,一杆钓回了盛唐;隔着孤独的绝唱,一杆钓白了寒江。

端坐舟头的老翁,你在生命里放钩,到底钓定了什么?

那提起的钩头,又凝固了几多寒凉?

【三】

千古的诗句,不朽的画面,你给后人留下了多少难解的疑团。

或许,在封江苍凉里,你钓定的是一份意境,钓定了漫天的的飞雪,钓定了一钩的寂寥,钓定了人生的迷茫。

蓑衣,斗笠,是否能抵挡你心内的空旷,你守候的是否是一个纯美的世界?

柳宗元江雪的诗意和写作背景(剖诗心析柳宗元的)(4)

【四】

飞雪,寒江,是否能抒发你的情怀,以及深冬的死寂?

独钓寒江的孤独,又是怎样一种精神境界呢?

万里雪飘的江面,是固化的凄凉,是渺无人烟的泰然和旷远的大气。

清绝的诗句,羽化了万千的思绪。

【五】

也许,柳公的这一幅寒江独钓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是他的人生境遇,其被迫害的抑郁,和对时局的悲愤之情,又有些孤独之中骨子里的清傲。

而在我眼里,他描绘更多的却是一个荒寒的灵魂世界,内外叠合,将逼人的寒,境界的诗,引领到了极致。

若不谈政治,只品诗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诗人自身的形象折射和自我的内心写照。

渲染中,漫天白羽,诗人自居渔翁,大雪,江面,孤独的自己,寒凉与孤高并存,不屈于无畏同在,一静谧,一寒凉,折射出他远离尘嚣,脱俗清高的向往。

柳宗元江雪的诗意和写作背景(剖诗心析柳宗元的)(5)

【六】

在这种纵情山水的写意中,我们能读懂什么呢?

是作者的心境的孤寒苦楚,还是外界的飞雪冷寂?全然不是,而是风景与心境中的那份追求,那份向往和渴望。

深冬飞雪,寒江无渡,身着单薄,临寒而钓,淡定的是与寒冷之中,不屈不挠,不卑不亢的傲寒而钓的精神。

钓定寒江,何惧一身风雪?

言有尽意无穷,这也许是《江雪》千百年来妇孺皆知,令世人赞叹,而广为流传的原因吧?以短短二十字,占据了中国文学史重要一席。

反复品阅,通篇风景心境交融,读之,品之,更觉有泰然之气了。

【End】

柳宗元江雪的诗意和写作背景(剖诗心析柳宗元的)(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