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中南海。

李德才气鼓鼓地站在马路边上。他刚刚闯中南海被拒,现在实在是想不到办法进中南海见毛主席了,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他转头在马路上看到了一个小孩。

他大喜过望,连忙找到那小孩:“你帮我给毛主席带封信!”说完,他便在笔记本上写了一句话,随后撕下,交给小孩。

“我来北京了,想见主席,李德才(土佬)。”

这个李德才究竟是谁?为何要闯中南海见毛主席?那个小孩是谁,为什么能帮李德才把信带到毛主席那?

58年李德才闯中南海被拒(58年李德才闯中南海被拒)(1)

图|李德才(右)

这一切的一切,还得从李德才挨的一巴掌说起……

一、一巴掌

李德才,1904年出生在江西。

李德才家里世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到了他这一辈的时候,早早就跟着父辈开始下地干活,后来农民运动兴起,萍乡当时也有不少人要闹革命。不过在大革命失败的时候,地主豪绅卷土重来,不仅破坏了农协,还迫害了不少革命积极分子,彼时的萍乡可谓是动荡不已。

李德才从小种地,是血气方刚的男儿,他十分愤怒那些地主豪绅的做法。但他的哥哥却不想沾染这些事情,他只想安安分分过日子,于是他对自己的弟弟李德才,经常劝说:“咱们就是些底层老百姓,管好自己的地,活下去才是正经事!”

可李德才哪里听得进去,有一天兄弟俩正在干活,李德才听说那些地主最近又杀了好几个人,他越想越气,嘴里便开始嘟嘟嚷嚷:“每天干这些东西,啥子意思都没有……”他的哥哥一听便火了,大声呵斥了他,李德才不服气,一直顶嘴,最后他哥哥气不过,直接给了他一巴掌:“不想干?那就给我滚!”

李德才哪里受得了这种气,直接冲出了家门,后面他听说红军部队就在附近,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去参加了红军。

一开始,他是从游击队员做起的。虽然没有军装,也没有枪,只有一把大刀,但李德才却觉得自己精神十足,轻松无比,就这样,李德才的军旅生涯,从这里正式开始。但是他可能也没有想到,正是哥哥的那一巴掌,让他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1935年,大渡河战斗结束。毛主席、朱德等中央领导人抵达大渡河安顺场,和先遣司令刘伯承开了一场会议。这场战斗打得漂亮,更有17勇士强渡大渡河的英勇故事。刘伯承看攻下了这么一个难关,也是难得,便找了几缸米酒。在闲聊中,刘伯承讲到了“土佬”的故事,刘伯承讲到他的时候,兴致很高,手舞足蹈。他对土佬的评价极高。

总之一句话:“此人是一名不可多得的猛将。”

听刘伯承这么一说,毛主席等人也对这个土佬更加好奇了,毛主席说道:“他大名叫啥哩?为啥叫土佬这个名字,有什么来历?”

“干脆我把他叫来,你们也见一见,让他当面说一说!”

没多久,土佬就来了。壮壮实实,长相有些忠厚,但眼睛里却很有神采,毛主席笑道:“土佬,你为啥叫土佬?大名叫啥?”

“报告首长,我叫李德才哩...土佬,是大家给我取的,那是因为我把裤子给穿反了,当年……”

原来,当年李德才加入红军,参加了吉安战役。部队胜利了,缴获大量的物资,每个战士都拿到了一套新军装,不过很多都是德式服装。

李德才以前都在乡下生活,哪里见过这样的衣服,他看见裤子一边有缝着纽扣的开口,以为是上厕所用的,便直接把裤子反过来,口子冲后,穿在了身上。红七师的师长黄公略检查队伍的时候,他带新入伍的战士操练,很快,黄公略就发现了他的“不对劲”。

李德才他是认识的,是部队里十分有名的机枪手。当初他刚加入红军,连长看他壮壮实实的,便让他去了重机枪班。虽说是重机枪班,但其实也没几挺重机枪,现有的,还都是从敌人那缴获来的老式水冷式重机枪。

58年李德才闯中南海被拒(58年李德才闯中南海被拒)(2)

由于这种老式水冷式重机枪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对机枪手要求很高。整个连队的优秀机枪手也没有几个,但李德才却是个例外。他没有太多文化,但对机枪射击却“无师自通”,李德才凭借一股学习的狠劲,成了连队里第一个当副射手的新兵。

正因为他的优秀,黄公略才会注意到,当他看到李德才极为“别扭”的裤子时,也不由得笑道:“你为什么把裤子反着穿?”

“反了?”李德才有些疑惑地看了看自己的裤子。

“没反哩!你看这里有个口子,肯定是上厕所用的哩!”李德才理直气壮地说道。

看着他那种“自以为是”的样子,黄公略旁边的干部和战士,都笑弯了腰,黄公略也是忍住了笑意:“诶呀,你这个土佬,有意思!”就这么地,李德才“土佬”这个名号,算是被留下了,以后很多中央领导,都这么习惯称呼他。

听到李德才讲完,毛主席笑道:“原来是这么回事哩!”

刘伯承适时接道:“其实土佬厉害的地方,可不止在这里,他可是一军团最优秀的机枪射手,就拿这次大渡河来讲吧,要不是他,咱们的部队也不能及时拿下大渡河,否则的话,咱们红军也很危险哩!”

其中一个中央领导人感兴趣地说道:“要不说说,刚好我们也想要听一听大渡河战斗的故事,这些天部队里的干部,都在讨论哩!”

“好啊,土佬,你是当事人,就你来讲吧……”

二、重机枪手的功劳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已经到生死关头,国民党军的包围圈已经完全形成,现在红军只剩下一个选择——强渡大渡河。如果没有渡过大渡河,红军将被几十万军队合围,再无逃生的机会。

李德才所在的红1团,在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带领下,率先抵达大渡河边,准备强渡。由于时间急迫,红军定下“声东击西”的计策,并选中了安顺场作为突破点。先锋小队和大部队约定了一个信号:攻下安顺场,点第一堆火;找到船只,点第二堆火;最后,大部队开始渡河,点最后一堆火。

没多久,“渡河敢死队”的全体队员准备就绪,天蒙蒙亮后,大渡河战斗轰然打响。

在激昂的冲锋号声中,敢死队队员划着木船直接朝对岸,冲了过去,李德才带着机枪班战士,猛然开火,进行火力压制。敢死队员能否安全渡河,他们重机枪阵地起到关键作用,一旦他们没有起到火力压制作用,那么此次渡河行动,恐怕就要以失败告终了。

李德才此时,心里十分凝重。

不过他手中的机枪却没有停下过一秒,河对岸几十公尺的峭壁,有一条青石板台阶,如果敌人要下来的话,这里就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李德才一边对碉堡以及战壕里的敌人疯狂开火,一边留意石阶上的情况。

当敢死队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挡对岸,但这时后面涌出了上百名敌人,直接顺着台阶冲了下来。一直在重机枪阵地上观察局势的刘伯承,焦急地大喊道:“土佬!快火力压制!”

58年李德才闯中南海被拒(58年李德才闯中南海被拒)(3)

图|刘伯承

李德才一个转身,迅猛换到了另一挺机枪边上,他猛地把住枪柄,怒吼出声,疯狂扣动扳机。子弹像一阵狂风般,一下子就扫倒了一片敌人。

之后李德才又切换到点射,如同雨打芭蕉一样,子弹出膛的声音富有节奏,前面的敌人不断倒下,竟然没有一个遗漏。战士们欢呼出声:“打得好哩!”

冲锋号的声音更加激昂。

敢死队员已经抵挡对岸,守住了一线,此时李德才带着重机枪也登上了第二轮的船只,没多久他顺利到岸。李德才登岸后,带战士们占领制高点,居高临下射击,敌人抵挡不住,慌忙逃窜。最后,红军顺利渡过大渡河。

土佬李德才的这个名字,也在部队中传播开来……

毛主席把手上的米酒递给李德才:“看来你这个土佬,是有真本事哩!”李德才连忙接过:“主席,我一定多杀敌人,多立战功!”毛主席笑道:“也要多学些文化,多长些见识,这样裤子就不会穿反哩……”

李德才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众人会心一笑。

后来,毛主席再听到李德才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在抗日时期,他借着演习把鬼子狠狠戏弄了一番……

三、戏弄鬼子

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李德才率领的1营(也有一说法是二营),在晋察冀边区威风不小,以勇猛著称,连聂荣臻都知道,晋察冀有一个会打仗的一营,有时候下达任务的时候,他都会说:“把李德才的一营叫过来!”

有一次,李德才带1营驻扎在西黑山村,离鬼子的据点只有几公里,算是根据地的最前沿了。鬼子的据点在一个镇子边,有一个炮楼,里面有上百个鬼子,以及300多名伪军。

一个营的兵力自然完全可以吃下这股鬼子,但上级出于战局考虑,并没有让李德才直接进攻,而是以据守为主,鬼子那边也是这样,基本上不会去主动挑衅八路军。

两边算是“相安无事”。

但这些鬼子也不闲着,整天就在周围的村子里索要粮食,鱼肉乡里,李德才驻扎到西黑山村的时候,决心惩治一下这些鬼子和伪军。

日头刚过晌午,一个连的八路军直接冲进了小镇,不过奇怪的是,领头的八路军,手里还挥舞着一杆小红旗。还在镇子里溜达的几个鬼子,看着潮水般的八路军,吓得肝胆破碎,赶紧往据点炮楼里跑,还用日语大喊:“八路军来了!”

正当鬼子乱作一团,支好机枪迫击炮的时候,预想中的攻击却没有到来。由于八路军没有开火,鬼子一时间也不敢有什么动作,而是缩在炮楼里用望远镜观察。

这时候,大队的八路军背着清一色的日式武器,甚至有的连队还背着小钢炮慢慢在街道里行进,不过所有人的枪口都是对着炮楼。然后“主角”出场了!李德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十几个骑马挎着双枪的战士慢慢从镇子里走过去。

炮楼里的鬼子被这一出,实在是弄懵了。鬼子队长找来伪军头目,想问下这些人是谁,那伪军头目也是哆哆嗦嗦:“太君,这...这些人好像是对面的八路军,他们应该在演习哩!”

鬼子队长气得说不出话,在日军的地盘里演习,这亏八路军想得出来,但现在这个情况,鬼子队长还真没有办法。就他手底下这些人,还不够下面这些八路“塞牙缝”。而且他刚刚知道,这支部队是在大龙华重创曾木支队的老1团1营,营长还是大名鼎鼎的李德才,那他就更不敢有什么想法了。

58年李德才闯中南海被拒(58年李德才闯中南海被拒)(4)

就这么地,李德才带着部队在镇子里,整整“演习”了两个小时,有些来不及躲进炮楼只好躲到地窖里的鬼子,由于人太多,没了氧气,最后都晕了过去。最后,经过李德才这么一弄,那些鬼子再也不敢随意出炮楼据点了,李德才的名声,也在晋察冀边区越来越大。

……

再后来,毛主席就没怎么见过李德才,不过他的事迹却经常听闻,或许他也没有想到,当年的那个土里土气的“土佬”,竟然也能走这么远。

1958年,新中国成立的第九个年头,毛主席这天正在工作,突然警卫员报告,说有个叫李德才的人闯中南海被拒后,转头就找到一小孩,让他帮忙带了一封信进来。

四、你帮我送封信!

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李德才立下了诸多功劳,最后他被中央派去保定军分区当了司令员。李德才也兢兢业业,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六年。

新中国成立后,战事也基本上没了,李德才就每天围着军分区的院子转一转,看看每天都有什么事情发生。有一天,他看着干部们活动的时候,突然觉得少了什么,左转转,右转转,他一拍脑袋——对了!少了个篮球场。

怪不得,他总算觉得少了些什么,没什么活力!

可当年那个时候可不比现在,想要建一个篮球场十分困难。光说这水泥,在全国来说,就是十分“紧俏”的物资,根本就无处可寻。

虽然李德才是司令员,但当地政府的水泥指标都是有限的,当地项目已经很多快要开始建造,现在怎么可能有多余的水泥呢?

地方领导说道:“这事真的有些难办,搞不好还得找国务院……”李德才听到这句话,灵光一闪,对啊,他直接去找毛主席要,不就行了!

其实这要是别人,肯定要再斟酌斟酌了,毕竟是为了一点水泥,就去麻烦毛主席,那可不是小事情啊!不过李德才这个人就是这样,他没有很多的心思,比较直接,他觉得不管多久,毛主席还是当年那个给他递米酒的毛主席,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58年李德才闯中南海被拒(58年李德才闯中南海被拒)(5)

图|毛主席

很快,李德才动身去北京,准备去中南海见毛主席。

可他这还没进门呢,就被门外的警卫给拦下了。中南海西门接待室,一位工作人员提醒他,要见毛主席的话,必须提前和中央办公厅联系,否则的话,是见不到毛主席的。

一直在外地当司令员的李德才,哪里听过这样的要求,他瞪着眼睛说道:“怎么回事?现在还有这样的规矩,见主席还要提前联系?你去打电话,就说我是土佬,李德才!”

那工作人员哪里会同意,坚持要他先联系中办,否则的话,就不能放他进去,工作人员的态度很坚决,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戎马一生的李德才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态度,直接站起来就要闯中南海。那工作人员也吓一跳,似乎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他吓得跳起来,把手放到了报警按钮上。

只要李德才再走一步,他就要按下按钮。

一起来的军分区党委秘书,看到这个情况,也是吓到了,连忙拉住了李德才,先把他拉出接待室。

李德才也知道这里不是闹事的地方,他也是被气到了,于是骂骂咧咧退了出去,不过正当他想要先回招待所想办法的时候,他突然看到马路对面走来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

“这不是……”李德才眼睛一亮。

他之前在延安负责过一段时间的中央领导家属队,所以他对各个中央领导同志的家属子女,十分熟悉,刚刚那个从马路对面走过来的十几岁男孩,他虽然记不起是哪位领导的孩子,但他记得,男孩一定之前在家属队里待过。

他赶紧向那个男孩招了招手。

正在过马路的男孩一看, 眼睛也一亮,小孩记性好,他一眼就认出了李德才,连忙跑过去敬了一个礼:“土佬叔叔好!”

“嘿,你这个小皮猴,长这么大了,还知道给我敬礼,出息了!”

男孩笑道:“还是您教得好,对了,您在这里干什么?”

李德才刚想骂几句,不过他突然问道:“一言难尽,对了,皮猴,我问你,你能见到毛主席吗?”

“能啊,我家离毛主席家近啊!”

李德才大喜过望:“你帮我给毛主席带封信,我现在进不去”,说完他就从笔记本上撕下一页,在上面写道:“我来北京了,想见主席,李德才!”看了几遍后,李德才不放心地又在后面加了(土佬)。

写完后,他交给男孩:“记住哩,可别弄丢了,一定得交给毛主席,下次我给你带好吃的。”

58年李德才闯中南海被拒(58年李德才闯中南海被拒)(6)

“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男孩又敬了个礼,便蹦蹦跳跳走进了中南海。

看到男孩顺利进了中南海,李德才心情大好:“哼,以为能拦得住我吗?这叫山人自有妙计,走,咱们先回招待所,等消息吧!”

……

第二天下午,几位中办的工作人员就找到了李德才,请他进中南海,李德才脸色一喜,刚想起身,但这时候,牛脾气又犯了:“不去,今天哪里都不去!”

他这一“闹”,周围人也开始劝他,好说歹说,才把他送上车,车子进了中南海,很快李德才见到了毛主席。别看李德才脾气臭,但在毛主席面前,还是乖得像只小猫一样,他恭敬地敬了个礼:“主席,您好!”

毛主席笑道:“怎么了?土佬你不像是这么客气的人啊!”

李德才听着这个熟悉的声音,顿时轻松了不少,他开始和毛主席寒暄了起来,突然他认真地说了一句:“主席,这些年你吃了不少好东西吧,都这么胖了!”

工作人员一听他这话,汗都下来了。

不过毛主席却笑道:“你这个土佬,还是这么嘴贫!说吧,你要见我是有什么事情?”李德才把水泥的事情说了一遍后,毛主席道:“建篮球场是好事,不过具体的事我不管的,让周总理过问一下吧!”

58年李德才闯中南海被拒(58年李德才闯中南海被拒)(7)

李德才看毛主席都这么说了,事情肯定是没跑了,于是高兴地说道:“主席,谢谢你哩,现在要见你可要费很大劲的,要不你送我点纪念品,我平时想你,就拿出来看看!”

“嘿,你这个土佬,你想要什么?”

“我就要桌上的这支钢笔。”李德才一把把桌上的钢笔拿起。

“还是小家子气!我再给你送条皮带,以后裤子就不会再穿反哩……”毛主席笑道。

……

不久后,李德才要的水泥抵达保定,李德才用了一半建篮球场,另一半送给了当地学校。

58年李德才闯中南海被拒(58年李德才闯中南海被拒)(8)

. END .

文:换了人间

编辑、排版:小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