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的观念并不是要我们逃避现实、远离人间,而是身在世间,而不受世间种种现象所困扰,这才是「出世」真正的意义。我们唯有做到入世而不恋世,既不眷恋世间,也不逃避现实,才能真正的离苦得乐。
禅宗南派第六祖惠能禅师就曾提出出世和入世的关系,他认为,在入世和出世的关系上,应以中道方法处理,不离入世而出世,表现形式是出世的,内在的本质是入世的。
出世、入世本是佛学语言,但这种精神并非佛教专有,道家、儒家都有类似的理念,只是因佛教声望而为人熟知。南怀瑾在《宗镜录略讲》里说,出世和入世是佛法大乘的精神道理所在,要想出世,必须曾深入世间,透彻人情世故,洞悉世间理法,才能谈出世,修炼跳出世间困扰的出离心;入世,往小里说是要创造事业,往大里说就要济世救人。没有出世的真精神、真心性,就谈入世的圣人事业,容易被世间因缘牵引堕落。
没有入世的脚步,就登不上出世的峰巅,难脱世俗,身心囹圄;缺乏出世的眼光,则看不透人世的风云,难享人生,不得悠闲。若合二者之长,当以出世之精升华于入世之体,以入世之业促进出世之义。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堕。
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