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到哪里去了!” “读书!”


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第二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与学02)(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解析

整体把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这是鲁迅人生中充满变动,心情“空洞、芜杂”的一年。所以“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鲁迅把目光投向了旧事,希望借旧事的回忆来排除苦闷,寻求慰藉。

这些回忆性散文以“旧事重提”为总名,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结集时改题为《朝花夕拾》。1928年由未名社出版单行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两部分构成:“百草园中的游戏玩乐”和“三味书屋中的读书学习”。两部分内容前后连接,表现了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

百草园本来只是鲁迅故家里一个蔓草丛生、人迹罕至的极普通常见的园子,而在童年鲁迅的眼中,则是“我的乐园”。作者先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两句整体写百草园,已能感受到鲁迅叙述儿时趣味时的欣喜。

然后具体写泥墙根一带的抓虫子、拔野草的不受拘束的玩耍之乐。在“我”的眼中,这里的世界是神奇、生机勃勃、充满乐趣的。虽然这么有意思,但是有一处谁都不敢去,于是,文章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

这故事看似闲笔,却富有情趣,写出了儿童的心理,也赋予了百草园某种奇异的气氛。接着又写冬天的百草园,虽则“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于是又写到“我”跟闰土父亲学捕鸟的故事,那快乐、那情趣,尽在其中了。作者以童年“我”的视角,追忆童年的乐园,使读者分享了美好的童真童趣。

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选取行礼拜师、问“怪哉”虫、大声读书三个片段来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真实而生动地地再现了幼年学习生活的若干侧面。首先是先生表面严厉实则和蔼。“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先生的宽容、淳朴、亲切跃然纸上。而且“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这里的“好起来”是一个孩子真切的感受。启蒙教师的关爱使他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三味书屋的读书过程也充满了各种情趣:他们敬慕先生的渊博,喜欢提问,愿意了解新知。

他们也会一有机会就跑出去玩,寻找读书之外的乐趣;他们还会趁先生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好一个充满了既有学习氛围又充满了童趣的三味书屋!鲁迅回忆起这段学习经历时,充满内心的欢乐溢于纸上,让读者也忍不住为之欣然微笑。

尽管在“我”的眼里,“百草园”“三味书屋”同样都充满了“无限的趣味”,但“百草园”“三味书屋”确实是两个不同的生活空间。在百草园中,“我”的生活是随意而充实的。每天所面对的都是一个五彩缤纷、神妙莫测的世界。

而在三味书屋的生活,则是有限制的,而这限制正是成长要付出的代价。“我”在三味书屋读书学习的开始,意味着百草园生活永久地远去。鲁迅为什么会对儿时的趣味印象如此深刻并作如此生动的描述呢?在文章的首尾两段可以找到答案。

开头写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百草园卖给他人,已经失去了,但鲁迅失去的不只是现实的百草园,而且是童年的百草园。

结尾又写到“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这东西”指鲁迅小时描摹的那些绣像。这些绣像从艺术角度看没有什么价值,却是三味书屋“读书之趣”的象征。

所以对作者,特别是成年后的作者是无价之宝。可惜的是,这些饱含儿时趣味的“东西”几乎可以肯定“没有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眷恋,对童趣不再的叹惋,甚至对眼前生活的感喟,都凝聚在一句看似平淡的“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中,收到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首尾两处的文字都混合了回忆的甜蜜和现实的苦涩,形成一个含蓄的呼应。虽然文章是以儿童的视角展开叙述的,但这毕竟是成年鲁迅的回忆之作。很多地方都渗透着对人生的思考,展示着极其复杂的心理和情绪。

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第二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与学02)(2)

素养提升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写作特色,体会其深刻思想内涵和情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1.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单元是学习默读的第一个单元,以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为主。不要一上来就对阅读速度、深度等提出过高要求。教师可明确默读的基本要求,在学生默读时适时纠正不良习惯,或让同学互相纠正,彼此促进。

课后可布置适当长度的阅读材料,以课外巩固和带动课内,帮助学生迅速掌握默读方法。

2.通过默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做笔记,在默读中抓住关键语句和语段,迅速了解课文的大意,从整体上梳理行文线索,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

3.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文章标题用“从……到……”的句式,点明全文写了两个地方,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应该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边读边推测文章所写两大部分的内容,然后进行对照阅读,从而准确地把握全文。

4.精读课文的重要语段,学习鲁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抓住特点、准确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以及遣词造句的精妙。在此基础上,把握文中的形象,比如美女蛇、私塾先生等。

5.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题。学习鲁迅的文章,把握文章的主题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学生深入阅读、体会课文的基础上,可视学情适当引入批判说、成长说、追忆说、遗憾说等观点,发起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的理解,通过研讨达成一定的共识。

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第二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与学02)(3)

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

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历来存在争议。

一是“批判说”。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从而表现了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

例如作者对私塾老先生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死读书、读死书”的形象;特别是写“我”如何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问题去请教他,却遇见了“不知道”和脸上的“怒色”──说明了他是一贯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从而得出此文的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一是“儿童心理说”。认为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和韵味之所在。因此主题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天真幼稚的欢乐心理。

还有一种是“对比说”。即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儿童热爱自然的心理,同时表达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这类观点的代表有钱理群和王富仁。

钱理群认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构成了鲁迅童年生命成长的灵感空间,前者是一个大自然的空间、一个民间文化的空间,后者则是一个学校教育的空间。”“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鲜明对比,所提出的正是儿童的成长究竟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空间和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等问题。鲁迅通过对自己童年生命成长的回忆,对这一教育学根本问题的思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个案。”

与钱理群的观点相近,王富仁也认为“鲁迅在这篇散文中,绝对没有否定社会教育,否定人类更加切实地认识世界、认识事物、认识各类人的本质属性的必要性,他提出的是怎样更有效地进行人的教育的问题。”“对于成年的作者来说,这些细节却有着更为丰富的含义。因为这些细节,恰恰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凝结着当时人们对教育、对文化的理解和运用。”

2.文章第2段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本文第2段的写景,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经过了常年累月的使用,而且童年的鲁迅一定多次好奇地摸过它,才会对这一特征念念不忘。

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是儿童的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岭“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具的感受。

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这里的景物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则引人想起夏末秋初;这与后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第三,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

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部分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部分是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

THE END

文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

图片/Unsplash

收集/谢冉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