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剧《对决》现在播出的剧集来看,这绝对是一部大尺度、大悬疑、大惊悚的扫黑题材剧,不过这些都是建立在编剧的异想天开基础之上的,是一部严重脱离生活和现实的脑洞剧。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真实案例(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1)

同是扫黑题材的《扫黑风暴》,虽然因为过审的原因,被剪辑得七零八落,有些内容没有很完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但是情节的主线是鲜明的,人物的设定是可信的,把扫黑除恶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黑恶势力的隐蔽性基本讲述清楚了,剧集还是有一定张力的。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真实案例(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2)

可是在《对决》这部剧中,人物脸谱化严重,剧情推进有背常理,编剧为了营造剧情上的紧张,为观众所挖的一个又一个坑,都被观众提前填平了,设计的悬念一点都不悬,隐藏在“六扇门”内部的败类,都被观众提前定位,不用剧透都知道了结果,有点低估了观众的智商。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真实案例(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3)

《对决》相对《扫黑风暴》而言,只是一部打着涉黑这一敏感题材旗号的刑侦剧,而且破案的方式方法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剧中的两部老式手机,在现代手段下,想查到号码和固定时间段的通话记录,在十年前就是分分钟的事,这一点连普通百姓都知道,早就不是什么机密了。可是剧中却把这个作为黑恶势力反侦查的一个手段,有些过于老套。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真实案例(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4)

《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在宣传时都提到了大尺度,可在播出时,都降低了涉黑题材的敏感度,将拉满的观众期待值打到了地平线以下,将一个个爽点足足变成了槽点。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真实案例(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5)

其实,早在23年前就有一部电视剧至今还牢牢占据着涉黑题材影视剧的天花板,也是1999年当年热播的一部王炸剧,它就是根据张成功的小说《天府之国魔与道》改编的电视剧《刑警本色》。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真实案例(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6)

《刑警本色》从剧名上看貌似一部侦破剧,实则是一部货真价实的涉黑题材剧,从剧情的涉及的尺度和主创团队的阵容上看,绝对超过之后的任何一部同类剧。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真实案例(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7)

剧中,有两条主线。一条讲述以周诗万(李幼斌 饰 )、宋涛(杨子骅 饰)为首的黑恶势力,如何由街头混混成为一帮为祸一方的恶势力,通过收取保护费、垄断市场、强揽工程,用威逼利诱甚至流血的不法手段迅速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将身份逐渐漂白,披着成功人士的外衣,干着非法的勾当,不断渗透到基层政权,最后成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的过程。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真实案例(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8)

另一条线是描述以萧文(王志文 饰)和常闯(常戎 饰)由一名警校毕业学生面对亲情、友情、爱情和抵制各种诱惑和犯罪团伙的拉拢腐蚀,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的过程。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真实案例(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9)

剧中,巧妙地将这两条线用一个又一个涉恶涉黑案件形成交叉点,在这两条线上又设计了几条副线,形成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网络,一步步将观众引向深入,将扫黑除恶斗争的复杂性、严峻性、针对性和黑恶势力的隐蔽性诠释的酣畅淋漓。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真实案例(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10)

而且,剧中没有走脸谱化的套路,黑恶团伙中也有有情有义的人,执法机关的败类也有上了贼船的悔恨和抗争。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真实案例(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11)

这部剧中,所有演员的演技全员在线,有演技派的代表王志文、李幼斌,有高明、王奎荣、石兆琪、刘威等老戏骨,有当年还是学生的段奕宏和李晨,有当时有宅男女神之称的孟蕾,有知性女人的代表李煜,剧中的无论大小角色都散发着光焰,反面角色坏得真实可信,是那么回事儿。正面角色好得让人心酸、感动,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真实案例(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12)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真实案例(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13)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真实案例(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14)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真实案例(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15)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真实案例(对决也好扫黑风暴也罢)(16)

现在再看这部剧,仍然让人欲罢不能,热血沸腾。各位友友,你对《刑警本色》有什么观剧感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