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立马起沙陀,奈何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严遂成著名的咏史诗,称赞晋王李存勖在三垂冈大破梁军把一代枭雄朱温打得灰头土脸,而这场著名的战役发生于梁开平元年(907年)的五月初一。

李存勖突袭开封(风云帐下奇儿在)(1)

潞州拉锯战争

三垂冈位于山西省长治县东南的太行山麓,是晚唐五代重镇潞州(即长治)的重要门户。本来潞州是朱温打下来的,但镇守潞州的丁会因不满朱温弑唐昭宗,于唐天复元年(901年)举城归降河东。潞州在河东首府太原与梁朝国都汴梁之间,等线距离不过三百里,军事地位极为重要。追占领潞州,就像一把利剑悬在对方头上。

朱温深知潞州对自己的重要性,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要夺回潞州。开平元年(907年)夏天,刚刚建立梁朝不久的朱温就派大将康怀贞率数万精锐北上攻打潞州。

康怀贞本是朱瑾部将,后来归降朱温,屡立战功,特别是朱温与凤翔军阀李茂贞的武功之战,身为前锋的康怀贞出尽风头,披甲执盾,"一鼓而攻之,虏甲士六千人,马两千匹“,差点被朱温吹上天。

不过朱温似乎不太信得过康怀贞,毕竟丁会叛变带给朱温的刺激太大,朱温在北上夺取潞州时,就敲打过康怀贞,说自己对得起康怀贞的勇猛作战,官至上将,赏赐无数,希望康怀贞能忠心事君,有死无二,不要学忘恩负义的丁会吃里扒外。

被朱温这一番恶狠狠的敲打,康怀贞为了打消朱温对自己的怀疑,不敢有半点懈怠,几乎是玩命似的攻城,“筑垒环城,浚凿池堑”。不过在潞州,康怀贞遇到了一个非常强硬的对手,就是河东的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李嗣昭是十三太保之一,李嗣昭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为了报答李克用,李嗣昭同样是玩命似的守城。

李存勖突袭开封(风云帐下奇儿在)(2)

《不良人》中的李嗣昭

当时李克用还在,他更知道潞州就是他的保命门窗,一旦潞州失守,梁兵必将太原围个水泄不通。为了保住家门,李克用几乎倾巢而出。相当于现代十大元帅之首的河东头号名将周德威亲自出马,率河东名将群如李存璋、李嗣本、史建瑭、安元信、李嗣源、安金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住潞州。

梁晋双方在潞州的攻守呈胶着状态,梁军攻不进去,但死战不退,而晋军在周德威的率领下,在壁河下寨,与被梁军挤成压缩饼干的潞州城遥相呼应。康怀贞曾经尝试过先拔掉周德威这根刺,结果被周德威强硬的狙击回去。

这场异常艰苦的战役,一直对耗到当年七月,性格急躁的朱温对康怀贞已经忍无可忍,决定临阵换帅,将康怀贞贬职,但依然留在军中。而取代康怀贞的,则是五代十国第一神经刀,善使一把大槊的亳州刺史李思安。

李思安在五代十国名将群中极为另类,只要出马临阵,他专挑对方的猛将打,“必鹰扬飚卷,擒馘与万众之中,出入自若,如蹈无人之地”,是朱温的心腹爱将。但李思安最大的问题是稳定性太差,所以只要是李思安主导的战役,要么胜的惊天动地,要么败的惨不忍睹。“(李思安)每统戎临敌,不大胜,必大败。”

朱温派李思安上场,有明显的赌博成分,但现在不在李思安身上再赌一把,难道等着周德威耗死康怀贞?而朱温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李思安能赢得这场轮盘赌,因为他拨给了李思安十万大军。朱温不愧是五代第一土豪,一出手就是十万人马,这时李克用卖光家当也凑不出的数字。

不过朱温很快就失望了,李思安虽然没有立刻输掉赌局,但也被周德威的牛皮战术搞得狼狈不堪,双方还是死缠烂打。

李存勖突袭开封(风云帐下奇儿在)(3)

李思安

李思安的攻城战术比康怀贞要先进一些,李思安在潞州城下修建了两重城垣,几乎将雄伟宽阔的潞州城圈成了内城,梁人称为夹寨。这种夹寨最大的作用,就是彻底隔绝晋军外线周德威本部与潞州李嗣昭的任何联系可能,所谓“内防奔突,外拒援兵”。李思安的办法足够恶毒,周德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牛皮一样缠住李思安,零敲碎打,每天恶心你几下,果然把梁军搞得疲于奔命,最后守在夹寨里,高挂免战牌,准备饿死城中的李嗣昭。

虽然城内的晋军粮食越吃越少,但由于周德威成天骚扰打游击,十多万梁军的粮草供给也成了大问题。从开平元年七月一直打到第二年正月,李思安对内拿不下李嗣昭,对外轰不走周德威,“士卒疲敝,多逃亡”。这还是只逃亡的人数,在与晋军数不清的牛皮战中,梁军竟然战死了一万多士兵。李思安打破了自己“不大胜必大败”的魔咒,但朱温哪里还有耐心再给李思安时间,一道诏书把李思安召回来,贬官发落。而此时的朱温已经大驾北上亲自督战,潞州以南不过百里的另一座军事重镇泽州(今山西晋城),成了朱温的临时指挥部。

晋王换代,朱温撤兵

开平二年正月,朱温突然从前线得到了一个重要消息——独眼龙李克用病危,开始朱温还怀疑这是李克用为了迷惑自己而放出的假消息,但随后朱温正式确认了李克用已经咽气了。而朱温似乎对这场旷日持久的牛皮战心生厌倦,准备撤兵,还是前线诸将苦劝,认为李克用的死,必然会引起河东最高统治内部的权力火并,不如再等一个月看看。朱温没兴趣再在山西待下去了,留下大将刘知俊继续和周德威扯牛皮,自己回洛阳避暑去了。

朱温敢离开潞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朱温认为李克用已死,自己在河东再无对手,新王李存勖在朱温眼里不过是一个膏粱子弟,何足惧哉!

梁朝诸将对河东形势的判断并没有错,李克用一死,李存勖为了保住权力和叔父李克宁扯起了牛皮官司,甚至为了测试头号大将周德威对自己的忠诚,下令让周德威率军北归太原。周德威知道这是晋王对自己不放心,虽然潞州战事紧,但为了不让李存勖起疑心,也只好忍痛北上。

河东援军的突然撤退,让潞州成为一座孤城,梁朝上下喜气洋洋,“汴人既见班师,知我(国祸),一位潞州必取”。守在夹寨中的梁兵每天做的就是睡觉晒太阳,“不复设防”。而朱温也被眼前的假象所欺骗,下了一道不久后他就极为后悔的旨意,不再从内地往潞州方向调派援军,凭现有的兵力已经足够。

李存勖扬名三垂冈

而此时的李存勖,已经得到了前线梁军放松警惕的情报,立刻召开军前会议。李存勖的态度非常明确:潞州是太原南线头号门户,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而且李存勖也知道朱温瞧不起自己,但这对李存勖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至少这位年轻的晋王在心理上可以轻装上阵,战胜朱三是不世奇功,败给朱三也不算太丢面子。李存勖深知自己的江湖地位几乎等于零,不再朱温身上剐掉几块肉,江湖上是不会认他这号人物的。

李存勖突袭开封(风云帐下奇儿在)(4)

李存勖

李存勖告诉手下兄弟:“汴人闻我有丧,必谓不能兴师,人以我少年嗣位,未习戎事,必有骄怠之心。”李存勖熟读历史,他应该知道前秦苻坚因为骄横不可一世,自诩投鞭可以断流,结果淝水一战,前秦帝国冰消瓦解的典故。朱温所犯的,正是骄兵必败的大忌。

不过当时梁强晋弱,为了谨慎起见,李存勖还是花了一些车马费,向契丹大头领阿保机请来了一部分契丹兵助阵。等到李存勖打扫完太原城中一地鸡毛,李存勖率周德威等人南下,开始了李存勖初出江湖的第一战。

李存勖的行军速度非常快,四月二十四日,数万晋军夜出太原南门,仅用了六天时间,于四月三十日赶到潞州北四十五里处的北黄碾地区。李存勖知道朱温已经离开潞州,但并不敢保证朱温会突然再率大军杀回来,所以现在李存勖最需要做的就是与时间赛跑,趁朱温轻敌之际,一举拿下夹寨梁军,打出新一代晋王的逆世虎威。

四月三十日夜,李存勖率憋了一肚子气的晋军静悄悄的埋伏在梁军夹寨附近的三垂冈,就等着天一放亮,对梁军夹寨采取偷袭行动。

老话讲不作死就不会死,即使李存勖新锐可畏,但只要梁军做好最基本的防范工作,晋军是没什么机会的。但朱温过于托大,在大驾难返时甚至撤掉了前线侦察兵,而如果这些侦察兵继续在附近巡逻的话,是一定能发现数万晋军的,毕竟几万人的目标太大。梁军撤掉侦察兵,弟兄们都躲在寨子里睡大觉,谁也不知道就在寨子外面,几万虎狼正留着口水盯着自己。

不过对于李存勖来说,这次偷袭行动还是比较冒险的,因为夹寨的视野非常开阔,即使没有前线侦察兵,他们站在栅栏前,就能看到几里外的晋军行动。换言之,梁军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应战准备。但让李存勖兴奋的是,当天夜里,太行山麓突降大雾,数米之外不见人影。到了次日凌晨,大雾弥漫,李存勖知道自己扬名立万的机会来了,一声令下,几万晋军挥舞着刀枪,直攻夹寨。

李存勖突袭开封(风云帐下奇儿在)(5)

按照李存勖事先定好的分工,李存勖和王霸率晋军后勤人员放火烧寨,把夹寨烧成两截,然后周德威率晋军主力从西北方向强攻进夹寨,大总管李嗣源率帐下亲军进攻夹寨东北角,李存勖率中路队“三道齐进”,借着茫茫雾色马踏夹寨。

因为晋军这次行动非常保密,再加上梁军自己作死,以及天公不作美,等晋军杀进寨子里时,梁军才发现。但晋军的大刀已经架在了梁人的脖子上,再做反应已经来不及了。梁军前主将康怀贞非常幸运的逃出了李存勖的魔掌,模样狼狈的带着几百人夺命逃回河南。此战,晋军大获全胜,成功的把战略重镇潞州从梁军的数重围困中解救出来,确保了太原南线的战略安全。

李存勖单枪匹马,迎风站在三垂冈上,看着山谷中数不尽的梁军兵甲军械,享受着无数弟兄伏地高呼晋王万岁的成就感,李存勖笑了。打赢了事关河东生死存亡以及事关李存勖个人威望的三垂冈之战,从此江湖上都知道李亚子不是好惹的,还有什么比这更让年轻的晋王感到快意的。甚至是洛阳城中的朱皇帝得到三垂冈惨败的消息后,意识到李存勖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对手,朱皇帝看着自己一堆不成器的儿子,哀叹道: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尔。

其实三垂冈并非李存勖第一次来,早在他五岁时,就曾经跟着慈爱的父王在三垂冈地区射猎。三垂冈上有一座唐明皇李隆基的庙宇,李克用让在庙前摆酒,一队乐工吹奏《百年歌》,李克用感慨满怀,他指着五岁的长子说:老夫壮心未已,二十年后,此子必战于此。也许李克用只是一时醉言,但谁也没有想到,二十年后,李存勖真的像他父亲说的那样,在三垂冈皇庙前,拉开了他辉煌人生的宏大帷幕。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