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vr发展(VR之初体验10年100倍的机会)(1)

编辑搜图

虎年的第一篇,依然还是谈下元宇宙,今天主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聊一下对VR的使用体验。

去年的最后一篇,在《不到2000的VR,是不是很香?》一文中,哥曾经说过:很多大牛股,都是源自于生活,对于做投资来说,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大牛股。

去年6月份的时候,为了验证扫地机器人的逻辑,特意从京东上买了一个,体验效果无比之差,基本就是个垃圾货,靠广告忽悠炒上去的科沃斯与石头科技,早已跌成了狗;去年底的时候,为了验证电动拖把,也从京东上买了一个,体验效果同样很差,产品不好用,广告再忽悠,也没啥用;还有电动牙刷的体验,也很一般。

今年验证的第一个产品,则是VR头盔。既然我们要投资元宇宙,那么就一定要买一个亲自体验一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投资科技股,特别是消费电子,一定要亲自体验,而且消费电子产品,体验起来也很容易。

元旦之前,从京东上订购了一个Pico Neo3头盔,本来想买个Oculus quest2,但哥不会翻墙,买回来了也玩不转,就买个Pico Neo3算了,也是国内做得最好的VR头盔了,性能基本与Oculus quest2相差无几,差距主要在应用上。

Pico Neo3是Pico最新一代的VR头盔,全套设备如下:

亲历vr发展(VR之初体验10年100倍的机会)(2)

一个头盔 两个手柄,头盔重约400克,8两重的样子吧,主要技术参数可以看下面这张表,芯片是高通的XR2,系统是安卓的,显示屏是4K的,与Oculus quest2一模一样。

亲历vr发展(VR之初体验10年100倍的机会)(3)

初步体验:

(1)沉浸感很强,身临其境的感觉,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VR的这种体验,不管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都是无法体验到的。如果说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只是一个2D互联网;那么,元宇宙的世界,VR/AR的世界,则是一个3D互联网,是一个三维世界,这是最大的区别所在。

用过了VR之后,对手机就没啥兴趣了;看过了VR视频之后,对抖音视频就没啥兴趣了;看过了VR影片之后,对电视与电影就没啥兴趣了;玩过了VR游戏之后,对手游也没啥兴趣了。这就是哥玩了几天VR之后,最直观的体验,可能很多人觉得有点忽悠,自己去体验下就知道了。

这几天,不少人在吹跨年晚会上的虚拟人,如果你用过VR就知道了,在电视上或手机上看到的虚拟人,就是个垃圾货。

离开了VR/AR,没有沉浸感,没有三维,谈元宇宙应用,就是纯粹扯蛋的;所有的元宇宙应用,只有建立在VR/AR的基础之上,才是真正的元宇宙,否则依然只是移动互联网应用,只是伪元宇宙应用。

哥后来测试下了希壤的VR版,与手机版是完全不同的感觉,虽然也很粗糙,但那种视觉体验,是手机版完全没有的。

(2)操作很简单,上手很快。对于初学者来说,看下说明书,应该半小时左右,就能入门了。除了SteamVR串流有点麻烦外,其它功能比较容易掌握。

进入系统之后,就会圈定一个安全区域,使用过程中,超出安全区域之后,我们就会被强制退出虚拟世界,视觉重新回到现实世界中。绝大多数的操作指令,依靠手柄发出的射线进行,偶尔也会用到虚拟手势。也就是说,手柄是主要的人机交互方式。

(3)基本没有眩晕感,刷新率90Hz或以上,显示屏4K或以上的,使用过程中,应该都不会有眩晕感,除非是自己对3D不适应,刷新率低于90Hz的,则可能存在眩晕感。

(4)可以玩游戏,可以刷抖音,也能上网,还可以看VR电影电视视频等。目前,最主要的功能,还是玩VR游戏和看VR电影电视视频,因为这是现在的电脑或手机无法实现的。

几个缺点:

(1)清晰度还是不够。虽然显示屏的分辨率与像素密度,要远大于手机,但是戴上VR头盔看文字,还是不是很清晰,不知是不是哥眼睛近视的缘故,等买个近视镜片后再试试。

其实,我们看手机时,眼睛离手机太近,也会出现看不清的情况,可能需要8K或16K的屏,才能像看手机那样清晰。

(2)没有移动通信功能。目前的VR设备,只有WiFi功能,没有移动通信功能,但这个不是问题,装上移动通信芯片就解决了。

(3)应用太少,特别是免费应用太少,好一点的应用都需要收费。爱奇艺、移动和电信,都在Pico Neo3上有云VR应用,但内容普遍不多,与手机应用的内容没有可比性,而且,好点的都需要花钱,好点的游戏也是如此。

(4)电池续航时间太短,基本用2个半小时,就差不多没电了。

(5)还有点笨重。目前,重量800克左右,虽然戴几个小时,没有太大感觉,但很虽然,现在的VR形态,只是一个初级形态,可能类似第一代苹果Iphone手机,能够满足我们的部分消费需求,但离好用还相差很远。

几款应用:

(1)Picohome社交应用。这个应用目前做得还很low,与国外的Vrchat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这个应用,有很大的潜力,是一个可能取代微信的应用,字节收购Pico之后,未来可能进行升级,弄出一些新玩法。

这个应用可以聊天,可以建立房间,例如看电影的、唱歌的、跳舞的、玩游戏、打牌等活动的房间,打个比方,可以几个朋友,在房间里斗地主,用我们的数字化身,进入到一个三维视觉的房间里面。未来,可能还可以创建类似游乐场、旅游景点的房间,或类似Skp这样的购物场所,技术上应该都没有障碍。这种高度沉浸感的体验,是现在的微信无法做到的。

(2)多合一的运动游戏。这个应用,是哥很喜欢的一个游戏,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高尔夫、保龄球、台球、射箭、飞镖、拳击等项目,都可以玩,用手柄与虚拟手势进行操作,既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与其它玩家PK。极具视觉冲击的三维空间,是我们用手机或电脑体验不了的,而且,玩起来也可以起到健身的作用,对于不喜欢或没时间去健身房运动的人来说,哥强烈推荐你玩下这个游戏,一边玩着游戏,一边起到健身的效果。

(3)节奏光剑类的游戏。既有跟着音乐切方块的游戏,也有跟着音乐跳舞的游戏,这款游戏,比较适合妹子们健身,也是在一个非常炫目的三维空间中进行。

(4)爱奇艺VR应用。与电信和移动的VR应用比起来,爱奇艺VR应用的内容要更丰富些,里面有少量的VR视频,不是抖音视频效果所能比的,身临其境的视觉冲击,还有一些VR电影和电视,观影效果与在IMX影院类似,超大屏幕超大空间。

(5)抖音。目前的抖音,还不是VR版本,没有三维的视觉冲击,只不过屏幕要比手机屏大得多,字节可能会在明年推出抖音VR版本,等抖音推出VR版之后,国内VR的出货量,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抖音里面的小姐姐,未来很多都会转场到VR里面,那种视觉冲击,完全是现在的手机没法比的,在VR版的抖音里面,你看到的漂亮小姐姐,就如同在你身边一样的视觉效果;现在抖音或快手里面直播带货的,未来很多都会转场到VR里面进行。

抖音VR版,绝对是元宇宙的一个杀手级应用。字节收购了Pico之后,补齐了硬件的短板,软硬一体化的字节,在未来的元宇宙时代,可能会成为超越腾讯的存在。

(6)火狐浏览器。这是一个上网用的应用,可以用来我们浏览网页之用。不过,看网页的话,哥在前面就说过了,不如用手机看得更清晰。

VR/AR设备,10年100倍的机会。

通过这几天的简单体验,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1)VR/AR取代智能手机,是必然趋势。因为,智能手机能实现的功能,VR/AR未来都能实现,而VR/AR所独有的沉浸感,是智能手机无法实现的。打算重仓豪赌折叠手机的,哥建议你放弃掉,换一个地方,玩过VR之后,你不会再对折叠手机有兴趣。

去年,全球VR/AR的出货量,刚刚超过1000万台,而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去年是1.3亿部,前几年的峰值是1.8亿部,这意味着,VR/AR设备,未来五到十年的空间,是10年100倍以上,这是一个比新能源还大得多的市场;而应用的市场空间,比VR/AR设备更大。未来的两三年,当出现一个爆款元宇宙应用后,例如抖音VR版,或爆款VR游戏,VR/AR设备的出货量,就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2)现在的VR头盔,只能说可以初步使用了,但还很低级,远远谈不上好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清晰度不够、还有点重、功能太简单、应用太少、打字不方便、没有移动通信功能等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要时间来解决。

(3)VR头盔只是过渡形态,VR/AR眼镜才会成为主流;虚拟手势操作,将取代手柄操作,成为未来VR/AR人机交互的主流方式。

因为头盔使用起来太不方便了,眼镜使用起来要方便的多,“戴上眼镜是元宇宙,取下眼镜是现实世界”,明显要更符合消费者体验,但技术的进度需要时间,不管是光学技术,还是显示技术,依然有不少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至于虚拟手势操作,这个问题解决则要容易很多,应该没有技术上的障碍,现在的VR里面,已经有虚拟手势了,只不过还没成为主流人机交互方式,未来手柄可能会成为配件,用来玩游戏时用,打字用手柄太费劲了,远不如用虚拟手势方便。

(4)离开VR/AR,谈元宇宙应用,就是扯蛋。因为在2D互联网上,完全体验不到那种视觉冲击的震撼,前面已经说过这个问题了,所有的元宇宙应用,只有建立在VR/AR的基础之上,才是真正的元宇宙,否则依然只是移动互联网应用,只是伪元宇宙应用。

就拿最近比较火的虚拟数字人来说,很多人都在吹这是能率先落地的元宇宙应用,在没有体验VR之前,哥也比较看好这个应用,但玩过了VR之后,给哥的感觉就是,在电视上或手机上看到的虚拟人,就是个垃圾货,不会有多大的商业价值。

没有血肉与灵魂的虚拟数字人,是无法取代真人直播的,让虚拟数字人去做直播带货,哥相信没多少人愿意买单。原因很简单,粉丝们在直播平台上所进行的买单行为,是为了那个网红或漂亮小姐姐或小帅哥而进行的买单,她们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真人,而不是由几万行程序代码生成的虚拟人。现在直播平台上的直播带货,在未来的元宇宙时代,将转场到VR里面进行,而且效果要比现在强得多。

(5)元宇宙的投资机会方面,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样,价值投资的逻辑炒作顺序将是,先硬件后应用,硬件的确定性更强,而应用的弹性更大、想象空间更大,元宇宙的最大机会,下一个Facebook,下一个腾讯,毫无疑问会出在应用上,但应用现在没有确定性。

硬件的标的,A股有很多,硬件的主要机会,在VR制造、光学、显示与声学等方面,硬件龙头市场也早就选出来了;而应用方面,现在基本没啥靠谱的,如果字节上市了话,它将是一个确定性的标的,但它没有上市,前面也说过了,抖音VR版将是元宇宙的一个杀手级应用,软硬一体化的字节,在未来的元宇宙时代,可能会超越腾讯,在元宇宙的商业化进程方面,腾讯明显掉队了,还有阿里也是如此。

A股里面的应用标的,看哪个游戏公司,能率先搞出一款爆款VR游戏;或者,看哪个传媒公司,能率先搞出丰富的VR内容,那么就将是一个业绩与估值双击的大机会。

未来的元宇宙时代,将催生新的盈利模式,就拿哥天天写公众号一样,等VR/AR流行起来后,哥也会转场到VR/AR里面了,在里面开个年大的专属房间,与大家扯扯淡了。

现在,大多人都不理解元宇宙,不相信元宇宙的机会,其实花个2000多块钱,买个VR设备,简单体验下就知道了,道听途说,远不如自己亲自体验。

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只送VR。家里有小孩的,今年的新年礼物,哥建议你送一个VR头盔,体验一下新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