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国时期的才女,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张爱玲,他创作的小说《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作品,至今仍被奉为经典。

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倾城之恋》

张爱玲笔下,书写了无数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而张爱玲自身的爱情经历,也可以用肝肠寸断来形容。就像这句“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以为自己是爱情故事的旁观者,不曾想,竟然和故事里的角色一样。

张爱玲一生的经历和背景(张爱玲一生经历三次情感)(1)

张爱玲出身名门富贵之家,奶奶是清末重臣李鸿章的长女。虽然从小生活富裕,但张爱玲的成长,却并没有让她感到过幸福。

三岁时,母亲丝毫不顾张爱玲对她的依恋,撇下最需要母爱呵护的张爱玲,执意前往欧洲留学,一去便是数载。

学成归国后的母亲,与张爱玲父亲在思想上变成两个世界的人,看不惯父亲的嗜烟如命和不学无术,最终选择了离婚。父亲后来另娶她人,张爱玲只能跟随父亲和继母一起生活。

张爱玲一生的经历和背景(张爱玲一生经历三次情感)(2)

张爱玲母女

成长的过程,本应是最美好的岁月,可对于张爱玲来说,却成为她最为痛苦的记忆之一。天生叛逆的张爱玲,始终与父亲争执不断。

一次,因为“要嫁人还是要学业”的问题,张爱玲与继母发生口角,继母希望张爱玲放弃学业,早日嫁人,赶快离开这个家。张爱玲想要继续完成她的学业,留在这个本就属于她的家。

张爱玲一生的经历和背景(张爱玲一生经历三次情感)(3)

张爱玲

这时候,父亲站了出来,不问来由,给了张爱玲一记耳光,不顾女儿眼神中流露出的绝望,将张爱玲关进一个小屋子里,一关便是数月之久。

几个月后,张爱玲逃离了这个父亲和继母掌管的地盘,逃离了这个本应得到关爱、却从来不曾得到过关爱的家。

张爱玲来到母亲身边,母亲告诉她,以现在的条件,嫁人便可衣食无忧,而要继续学业,则要开启穷困潦倒的生活。张爱玲选择了后者,前往香港继续自己的学业。

张爱玲一生的经历和背景(张爱玲一生经历三次情感)(4)

张爱玲

1942年,22岁的张爱玲从香港回到上海,从小便对写作天赋异禀的她,开始了继续写作并以此谋生的作家生涯。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张爱玲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个“真命天子”——胡兰成。

胡兰成是汪伪政权的宣传部副部长,因其文采出众,常为汪精卫执笔发文,而被称为汪精卫的笔杆子。同时,因为他是汪伪政府的高级官员,而成为举国皆知的大汉奸。

胡兰成在报纸上看到张爱玲的文章,被她的文采风流和笔下的爱情故事所痴迷,千方百计找到张爱玲的住址,不请自来前往张爱玲家中。

张爱玲一生的经历和背景(张爱玲一生经历三次情感)(5)

面对比张爱玲大14岁,同样文采风流而又显得成熟稳重的胡兰成,仅仅通过几次交谈,张爱玲那颗纯真而向往爱情的内心,便被对方俘获了。他们相见恨晚,即便是亲生父亲,也从来没有给过张爱玲那种温存和理解,胡兰成却出奇的做到了。

张爱玲在爱情的陷阱里沉沦了,即使她明明知道对方是众所周知的大汉奸,明明知道对方是已经有过三次婚史的花花公子,还是义无反顾的沦陷了。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描述自己对于胡兰成的情感。她爱的卑微,也爱的无法自拔。

张爱玲一生的经历和背景(张爱玲一生经历三次情感)(6)

张爱玲、胡兰成

1944年,24岁的张爱玲嫁给了38岁的胡兰成。婚姻的一纸承诺,并没有让张爱玲这自以为是的爱情得到净化,反而激发了胡兰成变本加厉的花心。

胡兰成拿着张爱玲的稿费肆意挥霍,却背着张爱玲在外面沾花惹草。抗日战争胜利后,汪伪政府倒台,胡兰成跑去小镇躲了起来,却依然跟其她女人厮混在一起。直到有一天,胡兰成被张爱玲抓了正着,这段“低到尘埃里”的情感才终于戛然而止。

张爱玲遇见的第二个男人叫桑弧,是那个时期大上海的一名炙手可热的导演,两个人一起合作了电影《不了情》和《太太万岁》。

张爱玲一生的经历和背景(张爱玲一生经历三次情感)(7)

桑弧

桑弧比张爱玲大四岁,可是这四岁的差距,并没有让张爱玲得到他想要的安全感。或许准确的说,从小就迷失父爱的张爱玲,需要的是那种类似关怀的爱情,而不是桑弧这种比自己大四岁,可相处起来却像弟弟一样不成熟的伴侣。

跟桑弧在一起的张爱玲依然是自卑的,比跟胡兰成在一起还要更加低微。因为自己曾是大汉奸胡兰成的妻子,这样一个身份让她不敢对外公开自己和桑弧的恋情,担心自己的污点会把桑弧抹黑。

张爱玲一生的经历和背景(张爱玲一生经历三次情感)(8)

张爱玲

张爱玲没能跟桑弧走到最后,而彻底让张爱玲从这段感情中抽身的是,她因停经以为自己怀了桑弧的孩子,可是去医院做检查的时候发现,自己并没有怀孕,停经的原因是子宫颈折断造成。而子宫颈折断,是因为之前打掉过她和胡兰成所怀的孩子。

这样一段往事,在那个年代就像一段抹不去的印记,刻在张爱玲的脑门上,成为了压倒张爱玲和桑弧的最后一根稻草。两个人没有不欢而散,只是不约而同的不再往来。

当张爱玲再次见到桑弧,并得知桑弧有了新欢后,只是平淡如水的问了句:“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桑弧的回答是:“已经结了。”

就这样,张爱玲与桑弧的爱情故事,彻底画上了休止符。

张爱玲一生的经历和背景(张爱玲一生经历三次情感)(9)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爱》

张爱玲的爱,总是表达的风平浪静,纵然心里已经一万次暴风骤雨,也始终以泰然示人。即使心如刀割,像被一万只针穿过,也只会毫无波澜的说一句: 噢,就这样吧。

1955年,张爱玲从香港前往美国,在那里,遇到了她一生中爱上的第三个男人,也是最后一个男人——赖雅。

张爱玲一生的经历和背景(张爱玲一生经历三次情感)(10)

张爱玲和赖雅

赖雅是一名美国作家,可惜是一名过气的作家,甚至想靠写作来养活自己,都显得极为困难。不仅如此,他和张爱玲的年龄差距,足足有29岁。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956年,36岁的张爱玲嫁给了65岁的赖雅。世俗的眼光并没有影响到张爱玲与赖雅的感情,他们的相知相爱,完全跨越了年龄所带来的隔阂。

张爱玲在赖雅那里得到了所有的理解和关爱,赖雅就像父亲一样,照顾着张爱玲的生活。他知道张爱玲喜欢喝意大利现磨咖啡,每天早上很早起床,亲自为张爱玲研煮咖啡。

张爱玲一生的经历和背景(张爱玲一生经历三次情感)(11)

张爱玲与赖雅

在赖雅身上,张爱玲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依恋,仿佛弥补了自己从小缺失的那份父爱。或许张爱玲并不知道,她从赖雅身上看到的那份爱情,与曾经缺失的父爱,已经混淆在了一起。可那又怎么样呢?

命运似乎从来不曾关照过张爱玲,特别是在爱情上。一年之后,赖雅因为中风而瘫倒在床。即便后来康复了许多,可反反复复的病情发作,让赖雅再也不能像曾经那样,如父亲一般照顾张爱玲。

直到有一次,赖雅从图书馆回家的路上摔了一跤,就再也没能站起来。从此以后,赖雅就只能躺在床上。

张爱玲一生的经历和背景(张爱玲一生经历三次情感)(12)

张爱玲

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如此被需要的张爱玲,像一个女儿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赖雅,直到1967年赖雅去世。两个人一共在一起了十一年,而其中的十年时间,张爱玲都是在照顾着赖雅。

1995年,张爱玲在纽约一个租住的高档公寓内去世。去世的时候,张爱玲身边没有一个人,就这样孤苦伶仃的度过了自己人生的最后几天。直到一个礼拜之后,房东才发现了她。

张爱玲一生的经历和背景(张爱玲一生经历三次情感)(13)

就这样,张爱玲带着她一生的凄苦,以及她的爱情,永远都离开了这个从来没有善待过她的世界。

春寒料峭百花开,

花开引得蜜蜂来;

伸手欲向花开处,

怎奈蜂刺蜇心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