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自贸区是哪些地区的(崇左蜕变)(1)

日新月异的崇左城市建设面貌

崇左,这个位于广西西南部的边陲城市,在广西的发展史上曾一度被忽略。十多年前,崇左的市区中心很多地方还是一片乱石景象;而如今,在开发开放引领下的“新崇左”,快速成长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2016年7月15日,经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位于崇左境内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崇左收获一张“世界名片”;8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让崇左打通中越合作的新平台。

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批复成立,“花山岩画”成为热点话题,这让有“中国南大门”之称的崇左市,在沿边开放开发的进程中又进了一步。

“一穷二白”变身“边贸大市”

2003年8月6日,崇左建市。“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是老崇左人经常提起的建市起步创业的艰辛。“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这是对崇左区位优势的形象概括。

崇左的方向很明确,要发展,必须主动开发开放。

“国务院批复设立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将为广西进一步加快开发开放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为全区形成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的沿边经济新增长极,为维护民族团结和边境稳定提供难得的平台和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张晓钦表示,这是中国第7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更是中越合作新的重要平台。

接连的批复和认可,让崇左构建开放发展这盘棋越走越活。

“崇左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在口岸。”崇左市委书记刘有明说,“要充分发挥口岸的优势,把口岸经济作为崇左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来加快培育,要把口岸加工业当作‘十三五’期间崇左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一个增长点来加大投入。”

近年来,崇左市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突出、政策叠加效应明显等优势,深化区域合作,加快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平台,引领带动全市口岸经济加速发展。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于2011年实现封关运营,成为全国第一个设立在陆路边境线上的综合保税区。2015年保税区企业进出口总额达23.76亿美元,居全国沿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首位。今年8月26日,随着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产业配套区 (二期)工程项目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凭祥综合保税区步入加快开发开放发展、扩容提量、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就在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复同意在广西龙州水口口岸立项建设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水口口岸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的建设将极大地完善口岸功能,为相关产品进口搭建绿色通道,缩短进口时间,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区域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

当前,崇左市正积极推进口岸升格和扩大开放工作,爱店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水口口岸升格为国际口岸;友谊关口岸扩大开放已进入国家审理程序,平而关、科甲口岸升格和友谊关、硕龙升格及扩大开放工作正加快推进。

随着这一批批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平台的打造,以及通关便利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力地带动了崇左市口岸经济快速发展。

据统计,崇左市进出口总额连续7年位居广西第一,成为广西首个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美元的地级市,全市有21家企业列入广西外贸出口额前50强。全区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位居广西首位,成为全国边境贸易第一大市。

“通道经济”升级“口岸经济”

借助“陆路东盟”大通道,崇左边贸如虎添翼,大开放格局已然成型。

“要选准口岸经济的突破口,推动口岸经济转型升级。”刘有明认为,“根本路径是要找准定位,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就是每一个口岸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错位发展。”

选准突破口,就是要做好 “四个+”,把口岸加工业做起来,口岸经济才真正名副其实,而不仅仅是一个通道。

一是口岸+产业加工。崇左市通过大力实施 “加工贸易倍增计划”,推动崇左口岸加工业规模从小到大并实现蓬勃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口岸加工企业发展到18家,2015年全市口岸加工业实现产值19.18亿元,增长76.6%,成为拉动全市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随着宁明爱店中越边境中药材商贸物流中心、龙州水口坚果加工园、凭祥市海润海产品交易市场、凭祥市中国边贸第一城、凭祥东盟机电(汽车零部件)博览及商用汽车装试技等一批口岸经济产业项目建设,崇左市改变“过路式”“通道式”边境贸易格局,实现边境贸易货物落地加工增值。

二是口岸+商贸物流。崇左市利用凭祥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发展保税物流、服务业、包装业,先后开通中国—越南友谊关—友谊口岸中越公务车辆及货运直达车辆、深圳—南宁—凭祥—河内物流线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凭祥物流园、崇左 (东盟)国际农资物流交易中心、中国边贸第一城等项目实现竣工运营。全市各类物流企业发展至306家,崇左日益成为中国面向东盟的陆路通道枢纽城市和商贸物流基地。

三是口岸+边境旅游。当前,崇左市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旅游圈。加快推进中越德天·板约瀑布国际旅游合作区和中越友谊关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把凭祥浦寨和越南新清作为中越友谊关国际旅游合作区先行先试区,共同打造中越边境旅游经济共同体,将崇左市打造成为中国、东盟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之一。与东盟国家联合开发跨国旅游线路,打造中越边关探秘游、跨国红色游(胡志明足迹)等旅游线路。

四是口岸+特色城镇。崇左市在建设过程中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提升城镇的品位、凸显城镇的特色,打造边境口岸名城、国际名城。如凭祥市友谊镇以口岸为平台,大力发展口岸经济,连续多年实现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边境小额贸易出口全国第一,水果进出口、红木进口两项指标居全国第一,成为特色鲜明的全国对越(东盟)边境贸易特色镇,目前崇左正在推进友谊镇申报全国特色镇试点,打造全国边境贸易特色镇。

“多边合作”打造“开放高地”

每一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身处祖国南大门的边关城市崇左市总是会成为各国看好的 “新星”。这缘于崇左市主动融入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大潮,务实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等区域合作,全面加强与港澳合作,深化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合作。这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合作已成为新时期崇左市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重要载体。

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快速增长已成为沿边开放开发的新热点。站在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中,崇左市选择扩大区域合作,为增强开放新活力再出发。

当前,崇左市正大力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借助各方力量发展口岸经济。在扩大外资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创新思路,崇左市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在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泰国等重点利用外资来源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美国、欧盟成员国等国外资金进入,使利用外资来源地日趋多元化。通过组织企业考察境外市场、参与境外会展和国际工程招标等活动,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崇左市对外投资及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据统计,2015年底,崇左市共有外商投资企业78家,投资总额16.3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99亿美元;共有28家境外投资企业,投资项目41个,投资总额4.07亿美元。

近水楼台先得月。一直以来崇左市都积极与东盟等国家开展友好往来,市本级先后与11个国家的11个省(府、市、县)签订国际友好城市协议书或意向书,同时借助友好往来和深厚友谊,加强与各国进行有效沟通,与泰国共建中泰产业园,与越南联合开展跨境旅游合作,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发展,为发展口岸经济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今日的崇左,以更加自信从容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并肩同行。

(以上图文均由中共崇左市委宣传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