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1)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在早就完了的内娱就是:

不想当影帝的歌手不是好偶像。

微博的认证上,不少人轻易就集满了主持人、歌手、演员等一串头衔。

但要真是宋丹丹上身,问出一句:你演过什么呢?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2)

图源:网络

很多人大概率说不出个“一二三”。

空有演员歌手的title,却没有拿得出手、叫得出名的作品,是如今鱼龙混杂的娱乐圈的现状。

然而,与之相对的是真正称得上演员的人,却淹没在茫茫人海中。

你只记得那张脸,却说不出名字。

不信,来看下面这几个角色——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3)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4)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5)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6)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7)

图源:b站

如果还想不起来,再看下这张——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8)

没错,这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哮天犬”!

只是,这个出道二十年,堪称“剧抛脸”的演员,本名却几乎无人知晓。

他也不在意,似乎只要有戏演,就没什么好抱怨。

但她姐今天还是要说说他,说说这个演一条狗也能得影帝的演员——

陈创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9)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10)

“笨小孩”

说陈创一句“笨小孩”,似乎不足为过。

陈创的出厂设置,算不上什么好牌。

娱乐圈的“边缘人物”陈创,出生于艺术世家,父亲是一名戏曲演员,陈创也就从小遵从父亲的意思,上了艺校。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11)

但,在梨园这个对“手眼身法步”和身体要求极为严苛的行当,陈创极为不起眼。

论个子,他不够高。

处在变声期,嗓子也吊不起来。

后来对演戏产生了兴趣,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换了个行当,但陈创的“条件”没变——

个子不高,身子干巴。

跟他一届的考生有蒋勤勤、金巧巧、富大龙……

好在他从小上艺校,多少给陈创打下了一些底子,他愣是靠综合能力,考了进去。

不过考的,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专科。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12)

成绩一般,但谁知当时北电的老师夸下海口——

表现优异者可以在毕业之后破格录取到本科。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13)

陈创一听这,精神了。

并因为这一句话努力了两年。

每天最早起床练晨功——跑步、喊嗓、练台词,甚至拿了全勤奖。

在电影学院拿“全勤奖”是什么概念?

本校的老师同学都说,比拿创业奖赛都更难。

无论刮风下雨,大家都在想尽办法逃课,陈创不仅提前到,还会变声帮人答到。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14)

其实本来优秀者可以转入本科继续学习,只是老师随口一说,但一根筋的陈创却当了真。

最后老师费尽心思争取到了0.8个名额,给了全年级综合排名第一的陈创。

但演员这个职业,学校里的成绩最不能说明问题。

毕竟,市场不买账,什么都白费。

这也是当时成绩优异的陈创,面临的尴尬局面。

而当时的同班同学大多都有了戏拍,还不是小角色。

金巧巧在《西游记》中演了孔雀公主。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15)

蒋勤勤在《康熙微服私访记》中已经是温柔漂亮的女主演。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16)

而陈创呢?连跑龙套的机会都没有。

后来好不容易接到了一部,结果剧情的背景设定是清朝,得剃头。

为了演戏,剃头算什么?剃!

彼时陈创住在一个筒子楼里,冬天没有暖气。

睡觉时剃得光光的头露在外面,冷得让人扛不住,于是陈创便想了个“妙招”——戴着毛绒帽睡觉。

真是说来心酸又好笑。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17)

好在,老天爱笨小孩。

身边的人也能看见笨小孩的勤能补拙,拉他一把。

大三时,他曾得到机会饰演《危情时刻》中的一个配角。

而就是这部戏,让陈创认识了他生命中的贵人——

张国立。

彼时陈创演戏还不成熟,但那股劲儿在,张国立见状对陈创说:

“你比同龄人演得都好,只是还太年轻,还需要多经历生活,磨练演技,十年后必定有你的一碗饭吃。”

后来张国立知道他没戏拍,便经常直接一个电话打过来叫他去“吃盒饭”。

-暑假接活了吗?

-没呢

-那你暑假跟我混吧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18)

一连4部《康熙微服私访记》,张国立也都留心给了陈创一些角色。

虽然戏份不多,但角色个个不重样。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为陈创以后对各种小人物的表演奠定了基础。

陈创自知机会来之不易,便无论大小角色都认真对待。

这份“认真”,让跟他合作过的工作人员都看在了眼里,而陈创也因此有了不少“回头客”。

有一次,陈创去探班张国立,碰到了相熟的化妆师。

对方一口叫住他,一脸认真地说“创!有个角色你特别合适!”

说的,便是《宝莲灯》里的“啸天犬”。

陈创一想挺好,接下了。

谁知道,《宝莲灯》还没拍完,活儿又来了。

陈创曾在《龙票》里演了一个很小的角色。但导演记住了这个小角色,就让场记留了他的电话,还说有机会再推荐。

本以为只是客套,谁知道一推荐就是一票大的:

“《活着》要拍电视剧了,我觉得你合适!”。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19)

图源:豆瓣

由此,陈创拿到了他演艺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角色。

一个让他开始被观众熟知,一个让他真正走进了“演员”的行列。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20)

真演员

对于演员陈创来说,2004年是一个异常重要的年份。

在这一年,他同时拍摄了《宝莲灯》和《福贵》。

陈创在其中下了不少功夫,坊间也因此有了那句:

“十年龙套无人识,一朝扮狗天下知。”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21)

原因无他,陈创的确在“哮天犬”这个角色上下了不少功夫。

《宝莲灯》拍摄期间正值三月,可啸天犬的戏服就那一套单薄的黑色紧身衣。

下戏的时候还可以跟焦恩俊裹一件羽绒服,但一旦开拍,就只能一个人硬熬。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22)

到了夏天,三四十度的高温,这套衣服又有了新的麻烦。

衣服穿脱不方便,他担心喝水多了上厕所,便滴水不进。

实在渴得不行了,就就用棉签沾点水润润嘴唇。

外形上扮狗容易,但要在神态上像,则需要花费更多功夫。

为了抓准狗狗的神态细节,陈创特地买来一些吃的引诱小狗,以便近距离观察。

然后再把观察到的,狗狗的习性一点一点模仿过来——

比如,在食物面前会先轻轻嗅一下,鼻子一耸一耸;

比如,有人轻轻抚摸,就舒服到眯起眼睛;

再比如,遇见陌生人时就身体紧绷着大叫。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23)

当然其中的难度,光说可能感受不到。

《宝莲灯》中,有一场二郎神和啸天犬灵魂互换的戏,焦恩俊成了那个需要扮狗的人——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24)

不是有意拉踩,但两相对比之下,高下立见。

焦恩俊版的“哮天犬”,怎么说呢?

肢体动作有,但过大,且刻意。

比起保有动物习性的人形狗狗,更像村口脑子不太灵光的二傻子。

焦恩俊自己一场演下来也感慨:“人要演出狗的灵魂真的是很难。”

或许合作的导演,就是看重了陈创这股子肯下功夫的劲儿,才把《福贵》这部戏交到了陈创手里。

这当然是好事,陈创本人心里却打起了鼓。

因为《福贵》的分量太重。

要知道,当时剧组在选角的时候,还考虑过姜文、王志文这种级别的演员,可惜他们与“福贵”的形象不符。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25)

再加上之前电影版《活着》,有葛优版本珠玉在前。

一个此前一直跑龙套、演配角的人,突然担此大任,压力可想而知。

陈创说自己那时,连做梦都梦到开拍之后自己死活找不到机位,结果直接被吓醒。

虽然心里打鼓,但陈创打的也不是退堂鼓。

既然找上门来了,他就决定认真演,全身心地将自己投入进去。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26)

而这,也是始终贯穿陈创演员生涯的一大原则。

即便找上门来的戏约,只有一两分钟的戏份,却需要花两三个小时做妆发,他也肯去。

且一个人出发,一个人进组,甚至有时还穿着上个剧组的组服。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27)

除了完成自己的戏份,陈创还会考虑到拍戏过程中画面的调度和整体播出效果。

有一次跟年轻演员配合演一场大闹饭桌的戏。

原本的设定里,年轻演员站在原地说完台词一动不动。

但陈创却怎么都觉得如此下来,有点单调,于是便向导演建议:这场戏如果演员有个走动的来回调度,镜头更活更有看点。

而类似的情况,在陈创的演艺生涯中屡屡发生。

总结下来,演员陈创可谓是——

吃得了身体上的苦,耐得了精神上的烦。

干着演员的活,操着导演的心。

而就是这样一位“戏痴”,在获得影帝后的8年间,依然在底层摸爬滚打,饰演配角。

但他也不在意。

戏份有多少,角色却无大小,只要有戏演就行。

对他来说,似乎一个出厂配置不高的“笨小孩”,始终生存在娱乐圈的边缘地带,演一些不被人在意的小人物,已经是老天偏爱。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28)

小人物

出道二十年,陈创没少帮忙串戏,也没少帮忙打杂。

即便如此,陈创也乐在其中。

毕竟碰上优秀的剧组,即便打个酱油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有次他去帮人当执行导演,中途休息闲来无事便跟相熟的场记聊天。

聊艺术、聊喜欢导演库布里克和德尼罗,可谓是相谈甚欢。

后来,他又去《向阳理发馆》串戏,戏只串了一天,但杀青后导演过来专程握手递名片。

如果后续有继续维护,故事的结局或许是另外一个。

那个和陈创聊艺术的场记,是后来拍出了《疯狂的石头》的宁浩。

而找他串戏的导演是尚敬,后来导出了《武林外传》。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29)

谈起来有些可惜,但陈创自知不熟悉人情世故,也无法勉强自己。

很多人因为陈创的长相颇为滑稽,以为他是丑角、会搞笑。

说来也巧,陈创小时候跟父亲学戏时,的确学的是工武丑,扮丑角,陈创也算有基础。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30)

他也一度通过听相声建立自己的幽默感,试图推自己更加外放地走出去,最起码不“浪费”自己的长相。

但最终还是选择,在演戏时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做回自己。

因为父亲是戏曲演员,母亲是老师,活跃在娱乐圈边缘的陈创,始终保留了一种演员中少见的老派。

比如,每次进组,行头里必有箫。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31)

比如,剧组休息的时候,他总是自顾自地焚香、写字,十天半个月闭门不见人。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32)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33)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34)

图源:bilibili

翻开他的微博,最常发的就是写字、作诗,时不时唱两句戏曲。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35)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36)

河南暴雨两日,他写下「穿林打叶惊梦,觉起尤念豫中」。

袁隆平爷爷离世那一日,他「断食一日以为祭」。

他清醒地知道演员的身份只是赋予角色以生命,下了戏,他只是普通人一个。

在剧组,总是一个人吃饭、睡觉,不怎么说话,身边也没有工作人员。

以前也有过一个助理。

但配上助理的原因说来心酸也好笑——

当时《福贵》中饰演他儿子的演员陈松正巧需要一份工作,陈创便把那个“儿子”带在身边,从助理培养成了导演。

如今他又变成了一个人。

一个人抱着椅子,背个包,拎个杯子。

有人要拿他当“腕儿”照顾,他就如临大敌。

有时,有工作人员上前想帮他拿包,他赶忙抢过来:怎么能让你做这个事情。

演一条狗一举成名 他拿了三个影帝(37)

有人追着要帮他拿椅子,他吓得在前面跑。

在他看来,大家在各自专业的领域各司其职就好,除此之外的部分没必要。

他不争不抢不计较。

就像初中的时候踢了两三年足球,唯一进的球是因为他刚好站在球门前面误打误撞才踢了进去。

这样的性格,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吃亏。

但陈创说,父亲不在意他的角色大小,对他的表演,夸奖总比批评多。

因而他演了一辈子戏,但求一个对得起自己。

陈创也不是完全“不争”。

《为了新中国前进》中,陈创混在一群人中间演一个解放兵,并没有多余的戏份。

一个实拍镜头过来时,陈创故意给自己“加了戏”,这是导演没有要求的。

但这也是导演需要的。最后镜头捕捉到这个表情,画面定格在了陈创的脸上。

这是他的“分镜必争”。

即便是做小人物,他也要夹缝中求生存。

正是这股子劲儿,让陈创成了娱乐圈的“黄金配角”,也让他成了娱乐圈的“边缘人物”。

有戏演,但不火。

陈创曾经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道,不敢说是陪着大家长大的,只希望用自己的表演和作品,陪着观众们慢慢变老。

所以,不用为陈创可惜。

让陈创走陈创想走的路。

而我们只需要衷心地祝愿他,一直有戏可演,有诗可作,有书可读。 她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