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南和区探索推行“微信群 网格化”相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微信群内小助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微信群内小助手(小小微信群自治大帮手)

微信群内小助手

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

南和区探索推行“微信群 网格化”相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小小微信群 自治大帮手

本报记者 孙建伟 实习生 路沐瑾 通讯员 冀建岭

为充分发挥村(社区)自治职能,激发村民参与活力,去年以来,南和区探索推出“微信群 网格化”相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乡镇书记、乡镇长、片长、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全部进入村级微信群,担负起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等职责,搭起了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同时,全区以乡镇、村居为单位,划分242个网格,全部配齐网格长、网格员和网格指导员,开通网格手机APP,及时倾听群众意见。积极把组织、公安、环保、住建、信访、应急、卫健等部门工作统一纳入网格工作中,实现部门联动、相互配合、一网统管,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截至目前,南和区已建立微信群297个,开展便民服务3500余件,化解矛盾隐患385起,促进基层社会服务和治理工作更加客观精准、快捷高效。

干部进群架起“连心桥”

日前,记者走进南和区贾宋镇郄村,看到大棚种植基地南侧新修的田间路干净整洁,西红柿运输车往来不断,一派繁忙的景象。村党支部书记孟增山告诉记者,这条路是今年3月份新修的,现在进入雨季,村民再也不用担心路面泥泞影响蔬菜运输了。

郄村是南和区专业化蔬菜种植村,蔬菜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每到雨季,基地南侧道路泥泞难走,影响蔬菜运输,群众意见很大。去年11月份,村民将该问题反映到村微信群,贾宋镇党委书记刘瑞静亲自到实地调研,多次与交通部门就修路事项进行沟通协调,最终决定将基地南侧4条、西侧1条田间路全部硬化。今年一开春,交通部门就开始动工,不到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5条共计3200米的田间路面硬化。

“咱们在微信群里说了一句,没想到领导们这么重视,现在再也不用为蔬菜运输问题担心了。”看着平坦宽敞的新修路面,郄村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为积极探索沟通群众的新渠道,南和区按照“一村(社区)一群,一户(至少)一人”原则,在全区218个村和社区建起了微信群,实现家庭全覆盖,线上全联通。“群众线上呼,干部线下应;听意见建议,解急难愁盼;有事您说话,服务到您家;干得好不好,等您来评价”已经成为该区基层治理新模式。

“我们始终把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让群众满意作为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的第一标准,让镇村干部进驻‘村级微信群’大力推进‘线上呼 线下应’服务模式,让小小微信群成为干群沟通的桥梁。”南和区委书记郭卫欣说。

点单服务解决“急难盼”

“我常年在外务工,以前村里有什么事都不知道,现在建立微信群,像合作医疗缴费、农事管理等大事小情都会在群里通知,如有需求,志愿者们还会上门服务,真是太方便了!”南和区史召乡西高庄村村民张家冬说。

为切实提高微信群的实效,南和区镇村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创建群众“点单”服务平台,推出“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工作法,确保将服务活动开展得高质高效。

线下依托公开栏公布支书电话为热线电话,按照“便民利民、应知尽知”原则广而告之,让群众形成有事找支部、有事找干部的思维模式。线上成立各村“百姓议事厅”微信群,村支部书记任群主,每户户主加入微信群,“百姓议事厅”就是网上的群众热线,家长里短、大事小情,急事、难事、闹心事,随时可以在群里下单寻求解决。“点单”服务平台对群众诉求做到了集中受理、分级处理、限时办理、反馈回访全过程闭环处理,畅通了群众诉求上达、回应、办理渠道,为群众提供一体化服务。通过为群众提供家门口订单式服务,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渠道,增强了村民自治活力。

不仅如此,该区通过提供互助式和义务式服务,进一步强化了德治教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活动开展以来,志愿服务队共为群众提供各类义务服务1661人次,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

接单即办实现“零距离”

在“接单即办”服务中,南和区各村支部严格遵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受理接收、第一时间联系群众、第一时间处置办结、第一时间向群众回访”的工作制度,做到群众点单一呼即应、一应即办、一办到底,确保“点单服务”平台成为群众最优先的选择、最为信赖的诉求反映渠道。

“前进街东头,有一个自来水水表池井盖坏了,赶紧来修一下吧。”南和区河郭镇刘义屯村民高志亮将该问题反映到村微信群。该村党支部书记刁勇刚看到后,立即安排村干部到现场处置,设立警示标识后,立即对全村井盖破损情况进行摸排,并同区水务部门联系沟通,经过协调沟通,全村新更换自来水井盖22个,还有5个正在施工中。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南和区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村级“微信群”逐渐成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点单即办”成为提高服务效率的“高速路”。目前,南和区“老苏调解室”“小马扎宣讲”“群益联盟”等一大批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涌现。

“我们将持续推进‘微信群 点单服务’模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身边事,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水平。”南和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国锋说。

本文来自【邢台日报-邢台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