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 不二(冯唐的不二)(1)

读完了冯唐的《不二》,想说点什么,很少完整的整完一本书,《不二》算一本,王二的《黄金时代》算一本,喜欢王二的文字,宛如日本的浮世绘,因为你总能从这些裸露的男女当中获得点什么。冯唐也喜欢王二,且受他的影响不小。他的笔锋犀利,文字被雕琢的棱角分明,却又光滑圆润,给人以愉悦,于是欢喜。最初读这本书,是想弄明白作者想说点什么,当然我承认《不二》这本书我读得不是很认真,之所以能读完,兴趣是一个方面,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不是很长,正如冯唐自己所说,男人总希望自己的阳具越长越好,然文章还是短一些为妙。

偶尔会有人让我推荐几本书读,我多半会推荐写书的人,这些人当中冯唐算一个。看完冯唐的《不二》,打算接着看他的《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这本书的题目源自崔健的一句歌词“试一试第一次办事,就象你十八岁的时候,给你一个姑娘。”现在想来,我第一次想要得到一个姑娘的时候,估计要比十八岁约莫要早一些。那时候曾有一段时间和一帮男人睡在大通铺里,暮色降临以后,男人们便开始交流女人,以此平息裆下的欲望。聊白天遇到的女人,听来的亦或是幻想来的,聊女人身上能够激起男人欲望的所有部位。我那时总是欢喜的听着,并不时的幻想着。隔壁也是一个大通铺,区别是男女混住,都是一些离乡背井、谋财损命的老夫老妻,他们被我们的欢天喜地折磨的痛苦不堪,终于在忍无可忍之后破口大骂“你们这些玩货”,后来我曾对一个女生聊起这事,她听完后说了句“你这个玩货”,于是夜深人静,暗香浮动。

另外还对冯唐的一本散文集《活着活着就老了》感兴趣,写到这里突地想起了《成语词典》里“冯唐易老”这个成语,当然这是我瞎想的,我总是喜欢联想,于是就有了不欢喜。冯唐还写过一本书《万物生长》,高晓松读完后也觉得想说点什么,于是创作了歌曲《万物生》,“从前冬天冷夏天雨呀水呀/秋天远处传来你声音暖呀暖呀/ 你说那时屋后面有白茫茫茫雪呀/ 山谷里有金黄旗子在大风里飘扬/ 我看见山鹰在寂寞两条鱼上飞 /两条鱼儿穿过海一样咸的河水/ 一片河水落下来遇见人们破碎/ 人们在行走身上落满山鹰的灰 ”最后经过萨顶顶的喉咙一润,醉了很多人,这当中有我。

回过头来说说《不二》这本书,曾有位女作家对冯唐说,你怎么能写黄书呢,要知道你的核心读者群是三十五岁到五十五岁的中年妇女,他们正在相夫教子,和绝经和绝望作搏斗,渴望爱情。他们需要的是浪漫爱情和到深情拥抱的性幻想,不是黄书。冯唐在《不二》这本书的附录里道出了他写黄书的动机,大抵是说中国经典的黄书不多,李渔的《肉蒲团》勉强算一本,却也后继无人。再有就是人到中年,便想借着文字再疯它一回,不然就晚了,“来及明知桑榆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冯唐还说,写黄书也不容易,写的不脏就更不容易了,这家伙的意思是他想挑战一下。

要聊《不二》,还是得从“不二”这两个字聊起,我最初打算给这篇日志起的题目是“不三不四的《不二》读后感,想来还是算了,“不二”是佛家的一个说法,就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不二法门,当然了,在故事中不二是一个打扫厕所的和尚,最后得了五祖弘忍的衣钵,对于《不二》叙述的故事本身这里我不想赘述,因为里面涉及到了多起佛教公案,故事的人物虽然不多,却个个都能让我浮想联翩,这样的话,日志就写不下去了。按冯唐自己的说法,《不二》是“子”“不”“语”三部曲之一。《论语·述而篇第七》: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也是这家伙臭牛逼的地方,潜台词是子既然不讲,老子来讲。《不二》故事里讲的则是“乱”和“神”,“乱”可以理解为淫乱,神则可以理解为“神佛”,或者你干脆理解为神佛的淫乱,当然我不这样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