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个人,就从和他吃饭开始。

马未都曾经在节目中分享过一个故事。

一次,父亲和儿子的生意伙伴一起吃饭,饭局结束后,父亲对儿子说:“孩子,我觉得你这位朋友不可深交。”

儿子不解。

父亲解释道:“他夹菜有个习惯性动作,就是把筷子插进菜里再翻上来,翻上来扒拉两下夹起自个的菜,根本不顾及别人。”

儿子不以为意。

后来,隔了一段时间,这位朋友就因为一点小利益,因利忘义。

有人说,饭局里最容易看人,举手投足间都暴露了优劣之处。

吃饭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和他吃顿饭就知道了。

因为一个人品格的高低,往往会从碗筷的一拿一放之间,酒水汤羹的一品一尝之间体现出来。

饭桌上,懂得体贴照顾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是一种高级的教养。

吃饭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吃饭是一门学问)(1)

世界顶级礼仪大师威廉·汉森说:

善于观察的人,只用一顿饭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你一定听过这个故事。

所有人都说他配不上她。

女生去见男方父母,见他们一起逛街买菜,回来一起洗洗切切,作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饭桌上,看到男孩父亲往母亲碗里夹菜剥虾的那一刻,她决定嫁给男孩了。

因为他父母的恩爱,让她看到了他们以后的甜蜜。

都说饭品,见人品,深表赞同。

饭桌,就像一双无声的眼睛,他能把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都看透。

一日三餐,觥筹交错间,很多细节早已暴露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

那些总是悄无声息地将浓浓的爱意、悉心的照顾融化在平淡的一日三餐中的人,才是值得携手一生的伴侣。

吃饭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吃饭是一门学问)(2)

某大型企业招聘一名后勤部长,笔试面试之后,留下十个人。

进行最后的筛选时,主考官请大家一起吃自助餐。

吃完饭后,主考官宣布后勤部长的人选已经确定。

谁也没有想到,后勤部长的人选,就是那个吃多少取多少,最后连一点汤汁都倒进碗里喝掉的那一个。

陈晓卿曾说:“最好吃的,是人”。

一个人对待碗里食物的态度,往往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教养和人品。

“碗净”代表的,是对食物的尊重。

古人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珍惜一滴水、一粒米,这就是积福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