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西游记》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名著,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伴随了许多人童年的记忆。
博学、善良、宽容、笃定的唐僧,机智勇敢、侠肝义胆、爱憎分明的孙悟空,幽默乐观、油嘴滑舌的猪八戒,踏实沉稳、与世无争的沙僧,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人说起四人,都可以侃侃而谈。
《西游记》毕竟是经典,一些章节理所当然地入选了语文课本。在讲述这些章节的故事时,学生们都很爱听。
2018年12月某天,杭州市西湖区九莲小学五年级3班的语文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解经典课文《猴王出世》,然后又分享了《西游记》的相关片段。一名女同学突然举手说:老师,《西游记》里有一个重大错误。
听到这句话,老师和全班同学都非常惊讶,他们之前压根没有遇到过给名著挑错误的学生。
挑错误的学生名叫马思齐,她是一名热爱阅读的女生。从5岁起,她就养成了热爱阅读的习惯,每天坚持阅读原版名著,在阅读过程中,她经常一边思考一边写读书笔记,由此深入了解了许多名著。而且多次在文学大赛中获奖。
《西游记》是马思齐最喜欢的名著之一,她前后阅读了好几遍,经过多次阅读和思考,她竟然发现《西游记》里有一处常识性错误。
表面上看,《西游记》是一本神魔志怪小说,作者吴承恩借助唐太宗时期“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作为蓝本,同时把民间传说,以及自己的想象和思考融入进来,最终铸就了这本带有批判性质的浪漫主义小说,全方位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真实现状。
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太上老君等诸天神佛,虽然远离尘世、高高在上,却是冠冕堂皇的封建统治者的象征,在他们制定的繁文缛节之下,人们必须信守“尊卑有序”的规则,离经叛道屡教不改的人,如孙悟空,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不同的读者能从《西游记》里发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这正是《西游记》的最大魅力之一。
小孩子读到的是离奇曲折的神话故事,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觉得孙悟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英雄。
成年人读到的是成年人的悲哀,从孙悟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明白他不过是一个身不由己的打工者罢了,他有时也会认怂。
老年人读到的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明白许多事情其实命运早有安排。
马思齐最初是通过电视剧了解了《西游记》,紧接着又读了原著,当她发现电视剧里跟原著有些不一样时,就又连续阅读了好几遍原著。
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马思齐最终发现了一个问题: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路过了许多不同的国家,但吃饭的菜品却基本一样,老是那几样菜摆出来,这明显有误。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仅仅在中国,北方人和南方人在饮食习惯上就完全不一样,如果把范围扩大到全世界,这种饮食习惯上的差异性就更大了。《西游记》里却无视这种因为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导致的饮食习惯上的差异,唐僧师徒四人每次吃饭时,几乎都有米饭、蘑菇、青菜、香菇、木耳、豆腐、面筋、芋头、萝卜等菜品,以及西瓜、苹果、香蕉、葡萄、桃子等水果,这显然不尊重事实。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马思齐专门写了一篇名为《西行路上的“宴会菜”》的作文,统计出《西游记》里发生在不同地域环境和故事情节里的菜名。
第54回“西梁女儿国国王”的婚宴菜单:玉屑米饭、糖糕、蒸饼、蘑菇、木耳、香菇、紫菜、石花菜、黄花菜、蔓菁、芋头、山药、黄精,等等。
第67回“驼罗庄”的斋饭:豆腐、面筋、芋苗、萝卜、辣芥、蔓菁、香稻米饭、醋烧葵汤,等等。
第79回“小儿国”国王的宴请:蘑菇、狮糖、粉条、木耳、黄精、香稻饭……
第82回“无底洞”白毛老鼠精的成亲宴:豆腐、面筋、鲜笋、木耳、蘑菇、香菇、山药、黄精,等等。调味品有辣椒和生姜等。
第100回返回大唐的庆祝宴:烂煮蔓菁、糖浇香芋。蘑菇甜美,海菜清奇,还有笋、秋葵、面筋、香椿、木耳、豆腐皮,等等。
马思齐在文章里指出,唐僧师徒四人不论在哪里吃斋饭,菜品种类的重合度很高,一些菜每顿饭都能见到。不同国家的宫廷宴会上,上的菜也高度雷同,比如,狮子头、虾仁、鱼头、煮干丝等,在国宴上普遍存在。
师徒四人行程十万八千里,相同的菜品却在他们的食谱里贯穿始终,为何看不到一点异域特色?
马思齐带着这个疑问开始认真思考和分析,最终从吴承恩身上揭开了谜底。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今江苏淮安),父亲是一位大商人,苦于自己没有多少文化,就希望儿子能考取功名而光宗耀祖,于是,给儿子起名承恩,期望儿子将来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位名垂青史的忠臣。
淮安地处苏北,这里的人在饮食习惯上,以制作精细、口味清鲜的“淮扬菜”为主。吴承恩是地道的淮安人,自然对淮扬菜如数家珍。
吴承恩活了82岁,作为多才多艺的文人,他当然知道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美味佳肴,但他为什么还要在小说中把相同的菜品写到底呢?
实际上,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他在书中会出现这样的常识性错误,这还真不能怪吴承恩。
综合来看,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朝廷下令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老百姓没有机会去国外欣赏自然风光和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
明朝海禁政策非常严厉,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一直到明穆宗朱载坖时期的1567年才被解除,史称“隆庆开关”,前后跨越近200年。
吴承恩生活在明朝嘉靖年间到万历年间,此时正是海禁政策最为严厉的时候,朝廷只准许官方的朝贡贸易,对民间私自出海一律禁止。如果民间人士偷偷摸摸出海,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如果被抓住,将处以极刑。
在这种严厉的政策下,人们即使想出游也无能为力。吴承恩作为平民中的一员,自然没有条件去国外增长见识。
有人说,海路被封死,可以走陆路呀。实际上,以古代的交通条件,走陆路不但十分消耗时间,也非常烧钱,普通人根本负担不起。
明朝之所以颁布禁海政策,主要跟此时期倭寇不断骚扰和抢掠沿海居民有关。
吴承恩是在隆庆四年(1570年)由于仕途失意而开始写作《西游记》的,这一年他正好70岁,人生阅历十分丰富,对许多事情已经看开,才有心境和时间来创作这部经典。
第二,吴承恩是传统文人,他的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自汉朝开始,儒家思想就成为正统思想,深受文人的推崇。
儒家思想把一国之主称作“天子”,以天子为中心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天下观,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国以外全是蛮夷之国。
周边的蛮夷都以中国为中心,在饮食习惯上自然都跟中国一样。中国四季分明、物产丰富,老百姓吃米饭和馒头,周边国家的人当然也吃这些。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观念,跟大汉王朝在当时十分强大有密切关系,大汉王朝征服了许多周边的国家,让他们心甘情愿把汉朝当作宗主国,自己则以藩属国自居。
吴承恩在《西游记》里的人物饮食上虽然出现了常识性错误,但并不影响这本书的文学价值,它让现代人对明朝的社会风貌和民风民情有了更清晰地认识。
马思齐小小年纪就能指出《西游记》的错误,从侧面证明她是一位严谨、认真,善于观察和动脑的学生,这绝对是一个好习惯。那些说马思齐是“杠精”的人,根本没有必要如此狭隘。
马思齐指出《西游记》的错误之处后,赢得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给《西游记》做过校注的学者李天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楼含松教授,都肯定了她的发现,并赞扬了她的读书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