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闻香识女人》上映于1992年,由阿尔·帕西诺、克里斯·奥唐纳等主演,美国导演马丁·布莱斯特执导,改编自1974年意大利导演迪诺·莱希的著名电影《女人香》,可以说是美国电影上的一大经典。

这部电影也获得过第6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及最佳改编四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男演员奖。虽然最后只有阿尔·帕西诺获得了奥斯卡影帝的奖项,但是在那个时候能够同时提名四项的电影少之又少,可见该电影也是非常厉害的。至今豆瓣评分还保持在9.1。

电影与这个片名倒是没有很大的关系,而是讲述了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 年轻的学生查理(克里斯·奥唐纳饰)无意间目睹了几个学生准备戏弄校监的 过程,校监让他说出恶作剧的主谋,否则将予以处罚。查理带着烦恼来到退伍军人弗兰克中校(阿尔·帕西诺饰)家中做感恩节兼职。中校带着查理出游、吃佳肴、开飞车、跳探戈、住豪华酒店,然后想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查理竭力阻止了中校的自杀行为,从此他们之间萌生如父子般的感情。使弗兰克也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影片最后弗兰克在学校礼堂激昂演说,挽救了查理的前途,讽刺了学校的伪善。二人在互相鼓舞中得到重生。

现在温情电影描述亲情爱情的比较多,描述友情的相对来说比较少。而《闻香识女人》则是友情电影的代表之作,在我看来,弗兰克和查理是在相互拯救,两个人的友谊在相互拯救中得到升华。为此,我将从友情是互相了解、相互救赎,等方面来分析影片。

从心理学角度看闻香识女人(闻香识女人闻香)(1)

01、真正的友情是相互了解,相互救赎

1、善良、有良知、勇敢的查理

查理是贫困生,但是却学习优秀,靠奖学金生活。感恩节做兼职赚钱。第一次见到中校,拘束紧张。继父和妈妈开便利店,紧张的舔嘴唇。在暴躁的中校的一通逼问下,也没有展现出自己的不耐烦。自己感觉面试一团糟,在罗丝太太请求下又答应周末照顾中校,看出查理善良的一面。

跟着中校坐头等舱、乘坐豪华商务车,豪华酒店,在餐厅去搭讪独处的姑娘,欣赏到了优美典雅的探戈舞步。体会范克在众人面前讲黄段子爆粗口引发的尬聊场景、第一次开豪车法拉利跑车,这一切都是作为老司机的范克中校带他实现的。

中校放弃自杀,这要归功于查理。首先查理的出现,在面对要自杀的中校时,查理没有逃避,而是去说服中校,在面对中校的枪口时,表现出自己的他选择留下说服中校。在夺枪环节,当查理冒着生命危险夺枪,查理甚至选择和中校一起去死,此时的中校其实已经败了,他败给了查理,败给了查理的良知,勇敢,自我原则

可以说弗兰克中校带查理认识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残破贫穷的家庭让他深知生活的艰辛,所以会比常人更加努力奋斗。他比看上去更坚强、有价值,他是一颗未经打磨的宝石。

从心理学角度看闻香识女人(闻香识女人闻香)(2)

2、脾气暴躁、性情孤僻,渴望爱情的演讲者

其实他甜的跟糖似的

弗兰克中校带一个军官的鲜明烙印——高高在上,自尊心极强,习惯发号施令。脾气暴躁、性情孤僻。第一次见面弗兰克中校就各种打击查理,直到查理说是需要一份工作,为了赚钱买机票回家过圣诞。他的态度才有所缓和,所谓的态度好一点就是不再理会查理,打开了收音机,然后赶查理离开。罗丝太太说他只是会吼而已

而在他大哥的感恩节晚宴上,他却不请自来,大放厥词,言语轻佻,致使最后剑拔弩张。“活到老,泡到老”带查理搭讪美女,跳探戈舞。美妙的曲子、清纯的姑娘、精彩的舞步成为影片的一段精彩段落。

同时他渴望爱情。“如果有一天,能有女人双臂抱着我,双腿缠着我,早晨我睁开眼睛而她还在,她的味道甜腻而温暖。”

他是个出众的演讲者。自杀未遂后,他那逻辑清晰、振聋发聩、直击人心的演讲,使他重新认识到自己价值所在、再次体验万众瞩目之感。

中校对查理的爱。影片中他与查理在学校告别时,他用手触摸查理的脸是为了记住查理的模样,影片最后他与查理的第二次分别他邀请查理圣诞节前再来小酌一杯,与他共进晚餐,他已将查理看作家人。

如果说查理让中校感受到了少年纯净和对原则的坚持,让弗兰克重拾自信,那弗兰克中校回馈他的就是丰富的阅历、以及最后学校审判中出现对查理如父亲般的保护。这就是真正的友谊,互相成就、相互救赎。

从心理学角度看闻香识女人(闻香识女人闻香)(3)

02、气味是最容易引起美好记忆的事物,闻香能被唤醒的是一种一定有价值的体验

电影名称《闻香识女人》在我看来包含两层含义

1、通过闻到的气味辨识女人

电影中弗兰克中校能极其精确地分辨出女人身上的香水品牌,通过各种细节在脑海中还原出女人的形象,可以说他了解各种各样的女人。

失明生活使得弗兰克上校对听觉和嗅觉异常敏感,甚至能靠闻对方的香水味道识别其身高、发色乃至眼睛的颜色。其实这都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从心理学角度看闻香识女人(闻香识女人闻香)(4)

2、电影中的“闻”是思考的过程,“香”是指人的内在

影片本身不仅是在描绘一个曾经浪漫绅士、风流倜傥的中校面临失明这样的事实时,内心的纠结与敏感,更是在拍他的思考、他对人世的认识。这些都是中校的内在。

电影也讲了查理的内在:他坚韧,不做告密者,单纯、有勇气,这是他独特的品性。也就是,电影名字中的“香”。

用心闻芬芳,是从一个追求浮华到心灵充实的转变。用另外一个角度体验世界。我们认为失去了的东西不见得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放下沉重的包袱用心去感受才是人生的真谛。

从心理学角度看闻香识女人(闻香识女人闻香)(5)

03、剧情简单温暖,了解电影外的故事更能看懂电影

阿尔帕西诺是凭借在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完美的表演,终于得以圆了奥斯卡影帝梦,但他也是了好莱坞历史上争议比较大的几位男演员之一。传统观点认为,早在上世纪70年代,阿尔帕西诺就是个内向且易怒的人。持这种观点的人也经常用“Hoo-ah !“,这句出自《闻香识女人》的口头禅来嘲笑他。

终于,在马丁·布莱斯特的《闻香识女人》中帕西诺华丽回归,实现了自我证明。我们看到了一个既简洁又丰满的角色,这是一部以愤怒对抗死亡的杰作,帕西诺即使在“残疾“的时候也在努力申明自己在好莱坞的统治地位。电影中“Hoo-ah”似乎也是他对质疑声的有力回应。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去了盲人机构,并训练自己如何分散眼睛的注意力,这样他就能像真的“瞎子“一样表现出色(这导致他在拍摄过程中摔倒致眼睛受伤)。而且不同以往电影中严肃凝重的“瞎子“,帕西诺的“瞎眼睛“似乎在温柔地凝视着远处的一片空白,突显出他沉溺在失败之中的状态。

阿尔帕西诺不靠眼神,利用脸部的其他器官和肢体语言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自傲又自卑,外表凛冽且内心脆弱的盲人。

身体的残疾不是可怕的,人心的残疾才更加可怕。如何在生活中找到自身价值,不消极沉沦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深深思考的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闻香识女人(闻香识女人闻香)(6)

04、电影叙事结构及对于人生指导意义的一些思索

对于这部电影,有一条主线,一条辅线。主线描述了查理和弗兰克之间的发生的故事以及两人感情的变化直至萌生父子般感情。而另一条线索,则是查理目睹了自己的同学抓弄校监的事情经过,查理不愿意出卖自己的同学,但是校监却以哈佛保送的名额威胁他,查理在友谊与前途中难以选择。两条线索交错在一起,看似无关,但是到最后却拼接在了一起。正直的查理用他的真心阻止了弗兰克自杀的念头,弗兰克在查理即将被开除之时及时帮助了他。这样的情节设置,可见导演与编剧的能力之深,最佳导演最佳改编的提名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从心理学角度看闻香识女人(闻香识女人闻香)(7)

影片中查理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如果说出了捉弄校监的同学,会得到报送哈佛的名额。如果揭发同学,就是被开除。该选择出卖还是坚持原则。查理给出了答案。查理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出卖朋友。宁愿放弃学业,也不选择苟同

中校原先处于自杀还是活下去的选择中,由于查理的陪伴,重新唤醒他的对生活和生命的渴望。他出面帮助查理走出困境,挽救查理的人生。自杀能解决存在的问题吗,只是逃避。真正的勇士是直面困难,解决问题。所有与自己的斗争都是一种调整,是对自己思想的一种重新认识。

每个人都会遇到打击或挫折,都会有空虚和绝望的那一刻,也许会想到以毁灭自己结束一切。 人生对谁来说都不容易,可是人生也充满了变数,一次小小的事件可能就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或一生。

对于查理来说,遇到中校,改变了自己面临开除的命运。对于中校,因为有了查理,自己重新又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友情是在相互了解相互救赎中成长。人生是在好多十字路口上抉择。人生的漫漫长路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和诱惑,但一定要记得时刻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并且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从心理学角度看闻香识女人(闻香识女人闻香)(8)

总结:

闻香识女人,其实是对人生的一种期望,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这背后包含的在我看来,其实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跌倒总要爬起来,不管在什么时候,也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不妥协不服输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