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296777513

来源:blog.csdn/a296777513/article/details/90728308

本来想着过年师长就不更新了,大伙好好休息不要老是看技术了,结果出了这档子事,相信大家大部分应该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的吧,那还是把时间利用起来,学习学习!既保证了安全,又能为新年伊始跳槽涨薪做准备,所以分享一篇看到的不错的面经文章给大家,希望能有所收获!

正文

我这篇文章并不是简单的描述一些面试中的题,或者总结一些技术知识,而是想记录我整个的想法和准备的过程,以及一些心得体会,让大家更加全面的去看待工作、跳槽和生活(从我的角度,当然肯定有不合理的地方,大家借鉴就好)

在字节跳动的两年时间中见证了抖音从百万日活到2.5亿、团队从10人到100多人的过程,技术上不同时期的选型以及迭代、沉淀和更替。项目上经历了一个工程到模块化再到组件化最后插件化,深刻理解项目不同阶段和不同体量的时候技术框架的选型。流程上不同阶段不同的方案,一直在探索最大的效率的协同开发。产品上从不断试错到稳步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数据驱动业务的过程。

字节跳动是一个伟大的公司,优秀的同事真是数不胜数,我在其中只是一个菜鸟,仰望各种大佬,不管是从技术方面还是做人做事的方面都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在抖音的两年十分感谢我的同事、领导对我的帮助和提携,尤其是亨惠、火火老师、马老师、夏老师、将军、若雷、乐华、龙博等等一群大牛,还有漂亮的pm小姐姐佳鑫,和帅气的设计师冬冬,只能说我是何其的幸运,能够和一群优秀的同事一起共事、见证一款伟大app的崛起。

这次面试了以下几个公司(不是面试顺序):Airbnb、快陪练、探探、猿辅导、趣头条、脉脉、动动、瓜子二手车、伴鱼、最右、BIGO、音娱、快手、小红书、美菜网、微软、亚马逊、Ihandy、饿了么、爱奇艺、右划。其中面试没通过的是:脉脉(一面挂),其他的公司都到了hr面谈薪资,美菜网、音娱、动动、猿题库等公司hr开诚布公的跟我说给不了我要的价钱,虽然技术面评价不错,我也明白,由于拿到一些offer后,我对不太想去的公司会要的比较高,我自己都觉得肯定不会给。微软和亚马逊有另外的情况,因为当时已经基本确定拿到Airbnb的offer加上眼睛因为上火长了针眼,特别疼,就直接拒绝了。可能有同学发现了,为什么这次我没有去BAT去试试(百度、阿里、腾讯),百度的确没有投递,阿里和腾讯不是我不想去,实在是太慢了(可能是我没有走内推,而是在boss投递的原因),基本上是投递后一个月后才告诉我简历通过去面试。

为什么要跳槽

为什么要跳槽,这个问题一定要思考清楚,因为跳槽的成本其实是挺大的,在一家公司积累的不仅仅是人脉还有对当前行业以及业务的熟悉度,新进入一家公司,一切需要从头再来,需要快速的证明自己,尤其是技术人员,还有就是对新环境和代码的熟悉,这些都是成本,所以在跳槽前,一定要想好,为什么要跳槽。其实马爸爸有一句经典的话“要么钱没给到位,要么心委屈了”,说的很形象,我这里再细说一下:

那么跳槽的核心就是利益最大化,当然这里说的利益,不仅仅是薪资福利,还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

作为技术人员,我大概总结了下面三个方向,其实哪个方向都是大有可为,关键还是要看自己。

作为一个不再年轻的程序员来说,已经不能忽略薪资和福利,不再像刚毕业的同学,只要能成长、只要平台好,薪资什么的不重要。其实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我大概对薪资、平台、成长排了个序(自己的观点)

上面是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从自身的一些经验出发的,仅供参考。

准备

这是最辛苦的阶段,你不仅要把日常的工作做好,还要开始着手准备刷题、基础知识准备以及高阶知识的准备,除此之外我还对英语进行了一些准备,由于不管是想去外企、出国以及看英文的文档,英语都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我们要,整个阶段大概持续了4个多月。其实每一次跳槽,都是对这几年工作的一个梳理和总结,虽然大家都明白“面试造火箭、进去拧螺丝”的道理,对于公司而言,这是筛选人才的一个方式,毕竟人是第一生产力,只要有优秀的人才,那么造出的火箭才可能“一飞冲天”。对于个人而言,如果公司里同事优秀的人,那么你肯定也不会差,我们肯定更希望和优秀的人一起共事。

刷题

我的方式还是之前的老套路LeetCode 《剑指offer》,虽然老,但是效果非常不错。这个过程不仅是个脑力活还是体力活,由于不能再公司刷题,我一般的选择方式是在晚上回到家后,由于公司经常加班,我通常到家是10:00-11:00期间,先锻炼半个小时(一会再聊这个事情),然后刷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当然也可以在上下班的路上抽时间看看题。

LeetCode,刷了300 的题,这里的刷并不是指仅仅只刷一遍,我来回刷了四遍,手写了一遍(写了200多道),保证我看到题目或者类似的题目,我能第一时间想出最优的解题思路。《剑指offer》,这本书真的很棒,总结的很到位,以及每个阶段的思路写的都很详细,我是百看不厌,大概50 题,多看几遍,这能做到举一反三。

基础知识

由于面的Android岗位,需要准备一些Java和Android方面的知识,有很多的文章都会去介绍怎么去复习基础的知识或者进阶知识,或者是阅读一些经典的面试数据,例如任玉刚的《Android开发艺术探索》,都是非常不错的。大家可以根据网上的文章和一些数据梳理一个自己的知识体系,将一个一个知识点形成点再到面,这样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有自己的侧重点。

简历

简历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怎么样写好简历是个技术活,当然如果你有很好的背景(学校或者公司),那么不管你怎么写,基本上都不刷掉你,我们作为一般的人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拿我的简历作为例子,大概有以下几个部分:

英语

其实这个过程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是不用准备的,由于我这次想去外企试试,而且,英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不论是看英文文档、电影、外出旅游,都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种技能,所以我在2018年中旬就开始准备学习英语了,我学习英语的方式有下面三种

锻炼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我本人十分认可,就算你技术世界第一,如果身体不好,那么也是空谈,我一直坚持着健身,基本上每天早上半个小时和晚上回到家半个小时,跟着Keep来做运动。

每天早上半个小时和晚上回到家半个小时,跟着Keep来做运动。周六日,如果没事,游泳2个小时,将近4公里。前一段时间体检,我的尿酸过高,这是是由于肉类、豆制品以及海鲜吃的过多(字节跳动的伙食真是太好了,每天各种肉类,每次都忍不住要多夹一些),而且不运动,我这个就纳闷了,我每天都在坚持运动呀,医生告诉我,我做的是无氧运动,会产生肌酸,和尿酸还会产生竞争关系,由于都是通过肾来分解,中间也有大概半年停止了游泳,所以我就克制吃肉了,而且又恢复了游泳,过了1个月检查,就减下来了。

大家一定要挤出时间来锻炼,身体好才能工作有精神,而且身体是自己,一定要珍惜。

字节跳动抖音支付产品运营岗位(我三年开发经验)(1)

面试

由于时间的原因,有一些面试题记录的不是非常的详细,但是大致是这些,可能会漏掉一些题。这篇总结与2017年面试总结一样,我并不会给出答案,一个是因为,面试太多,细节实在记不住,而且有些题也有可能记错,有时候一天最多面试了4家,从早上10点到晚上9点一直在面试,我连续面试一周后,直接上火了,眼睛长了个针眼,肿的老大了。二是因为,我这篇文章主要目的并不是带你复习Android的相应知识点,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侧重点。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按照这个原则这次面试我就大胆的面试架构师或者能够带人的职位,所以很多问题都是架构的考虑和知识的广度以及自己的思考,这些回答很大程度上是开放题,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我就不班门弄斧了,真的是因为抖音发展的太快,见识了太多的问题和优秀解决方案,所以只要自己用点心,可以学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1

公司:快陪练

还是先填个人信息表格,其实我不太喜欢这种方式,一上来就是个人的详细信息,你又没有给我发offer,我也没决定要来,而且还没技术面。不过既然来了就要尊重公司的办事方式,我只简单写了一下我觉得可以告诉公司的个人信息。然后做了一份笔试题,一道算法和一些网络方面的知识,不难。快陪练整体的环境并不是很好,环境很嘈杂,而且我是在门口面试的,很乱。

一面
二面
三面

设计一个上传日志的大小,涉及到,性能、文件大小、怎样压缩、时机、TopK问题等聊了聊在字节跳动做的事情

总结

是一家创业公司,给的薪资还是挺不错的,但是由于是996,没有加班工资,多出来的钱可能就是加班工资吧,后面听hr说公司正在打算取消996

2

公司:探探

是通过脉脉上网红马映怡推荐的,马映怡之前在字节跳动,今年4月份到了探探,在脉脉找到了我,正好我有出去看看的意向,就约了时间去面试,探探的办公环境还是比较好的。

一面
二面
三面

cto面试

四面

这次主要是聊一下我将要做的工作,以及让其他面试官再次了解一下我,因为评级比较高,所以需要谨慎点。

总结

整体来说探探发展还是不错,尤其近两年要上市(和陌陌签了对赌协议),环境也不错,管三餐,加班不严重,双休,工资也给力,但是也是由于近两年要上市,所以要做的东西还是比较多和急,需要你有一定的能力。很尴尬的是在给我offer的第二周,探探就被Android市场下架了。

3

公司:猿题库

我是在boss投递的猿题库的Android开发岗位,结果hr小姐姐把我当成了server开发,先进来一位server的童鞋,让我写了一到算法题(二叉树的镜像),然后看看我的简历问我,是不是面试android的,我说是,她尴尬的说我是server面试官,然后赶紧与hr沟通,调整成为Android。猿题库面试应该是有硬性的时间指标,应该是每一轮面试都要差不多1个小时,并且会出1~2道算法题。

一面
二面
三面
总结

效率并不是很高,而且并不主动,可能是跟我要的薪水太高有关系,后面通过询问才知道,技术面试是通过了,可能字节跳动本来薪水就很高,我再跳过来,猿辅导考虑到我的工作年限和年龄,会倒挂一大批人,所以只能平薪过来,而且这样知道我肯定不会来,就没主动跟我说。

整个面试环节总体来说还可以,但是就是效率不高,也可能是我运气不好,我是4:10到猿题库的,然后在前台等了20所分钟,hr才来,说了刚才在电话会议耽误了,这个理解,然后等待面试又等了10多分钟,来了server的面试童鞋,写了道算法题,重新调整到Android面试,又等了15分钟,真正Android面试开始在5:10左右,面试完成后基本到了8:30了。对自己的表现基本满意,就是好久不手写代码,有点生疏,写的比较慢,大多数问题和答案都得到了面试的认可,对一些知识点没有复习到,其实我是这样认为的,并不是所有的问题或者知识都需要知道,你只需要有1~2个方面了解的很透彻,得到面试官的认可就行。

4

公司:趣头条

一面
二面
总结

趣头条北京位于海淀,位置不靠近地铁,需要步行一段时间,整体的环境也一般,不过效率挺高的,在面试完的第二天就给我发offer了,面试流程也相对较少。对趣头条的营收模式看的不是很清楚,类似发钱看新闻,但是现在头条也再做这个,趣头条能够搞得过头条是个问题,如果没有增长点,那后期的转型是什么?ps:从我拿到offer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股价从10美金跌倒了5美金,也就是说,我如果来趣头条,我的期权已经退水了一半,瑟瑟发抖,看来期权什么的还是很虚呀。

5

公司:瓜子二手车

瓜子二手车真的是太远了,从海淀到工作地方将近花费了2个小时,而且还不在地铁附近,还需要坐公交。

一面
二面
三面(总监)
四面(VP?)
总结

瓜子二手车是众多二手车中做的还算比较好的公司,现在像优信、人人二手车好像都不是很好了,就是太远了,公司附近也没有地铁站,就算是公交站还需要走2公里,但是面试官感觉还是比较有水平的,后期的hr跟我谈也是诚意满满,整个团队在我来看,还是一个想做事情的态度。总体来说hr还是非常真诚的,想去的朋友可以考虑考虑。

6

公司:伴鱼

笔试
一面
二面(伴鱼的架构师)
三面

感觉伴鱼的面试目的是问倒你,很多次讨论问题,我说你有什么看法或者正确答案的时候,面试官就让我回去自己上网搜一下,或者给出的方案,经不起我的推敲,我问上两三个问题,面试官反而有点语塞,感觉很奇怪。

7

公司:最右

笔试题
一面
二面
总结

总体来说面试流程中规中矩,但是面试官的问题并不是很全面,更加关心的是自己的关心的领域,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大前端和flutter),见解也仅仅是需要对新技术保持一定的敏感度,从公司产品来看,尤其是4月份出过一些事故,dau跌的非常厉害,好像只有100w 的日活,办公环境也一般,后面hr让我去跟cto再谈一轮,因为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就直接拒绝了。

8

公司:BIGO

BIGO是YY旗下的一个公司,目前刚刚收购了一个海外的直播产品,而且将来会把业务放到北京,还是想做一些事情,员工福利也是不错的。由于现在主要的人员还是在广东,前两面都是电话面试

一面
二面
三面
总结

BIGO一二面还是偏基础的知识,并没有很深或者很偏的问题,三面面试官是之前腾讯的大佬,面试更多的我做过的项目讨论和架构的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整体感觉还是比较好的,hr小姐姐是广东人,说话的声音很好听,也很真诚。

9

公司:音娱科技

主要做的日本的直播产品,好像是A轮,公司并不大,创始人好像也是头条出来的,各种福利制度和头条进本类似。

一面
二面
总结

是A轮创业公司,面试技术是通过了,最终卡在薪资,可能我要的太高,公司可能觉得依照我现在背景,性价比不高,就没谈下去,后面跟其他公司聊的时候,又了解了一些这个公司的情况,拿完年终奖后,很多人开始跳槽了。

10

公司:小红书

一面
二面
三面(业务线负责人)
四面(Android负责人)
五面(类似VP级别)
总结

小红书的装修真是豪,办公环境特别棒,但是面试流程有点多,足足面了5轮,不过总体来说技术还是很不错的,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是一个值得加入的公司。

11

公司:饿了么

一面
二面
三面
四面(交叉面)
总结

总体来说面试体验还是不错的,三面面试官对于职业发展和新技术的见解都是非常深刻,也给与了我很多建议。

12

公司:美菜网

一面
二面
总结

美菜网真的是好乱呀,面试人感觉有几十个,现在美菜网扩张这么厉害吗?我面试的时候我旁边的哥们也在面试,真的是很嘈杂,不过面试官的基础还不错,看过一些源码,但是并没有问到什么特别好的点,对整个新技术的见解和对我的建议(一般会问面试官一些对于新技术例如flutter看法,和对我的一些建议)感觉不是很深。跟hr谈完后就离开了。

13

公司:爱奇艺

一面
二面
总结

这次面试的是爱奇艺TV端奇异果,并不是爱奇艺移动端app,因为我还是想做app,二面之后,我就跟面试官说了我的想法,就没必要聊下去了,就直接走了。

14

公司:快手

一面
二面

二面面试官是facebook回来的,面试风格的确和之前的面试官讨论不一样

三面
总结

总体来说面试官的技术还是很厉害的,二面面试官的背景很好,思路也独特,有点外企风格。三面面试官比较注重算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整个面试流程真的是不太友好,三次面试去了三次,而且前两次都是在茶水间,一直说会议室订不到,环境特别嘈杂,而且前两次都是临近饭点,茶水间送饭更是杂乱,感觉快手效率和环境有一些混乱(个人面试感觉),但是不能否认快手在2018年的成绩还是很好的,尤其是直播的营收甩抖音直播几条街。

HR面总结

在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内(除了外企),到了HR面,基本上已经定下来,正常的聊聊就能发offer了,只要别太“个性”,或者三观异于常人就能收到offer,大体就是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几点需要注意下:

讨论

我会讨论几个话题,当然都是从我认知出发,并不一定对,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面试

面试过程其实大部分时候是,面试官或者公司是主导方,大部分的节奏是跟着面试官走,但是我觉得面试其实就是一个相互探讨的过程,不仅是公司在选择你,你也在选择公司、以后工作的同事和leader。所以我这次面试中,更多的是和面试官探讨,也会反问面试官一些问题,不仅仅是最后面试官说可以问他几个问题,在面试过程中就会询问一些,优秀的面试官会跟你探讨,并且讨论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或者正确的答案,整个过程非常愉悦,相互都学习到了,但是有一些面试,则不太友好,问道的问题总是说自己回去百度一下,这个很让我无语。

这次最大的收获就是跟60多位面试官的交流,更加让我认清我自己,认清自己的长处、短板和以后的规划,和对做人做事的看法,在这里真诚的感谢60多位面试官。

互联网寒冬

对于这个话题,从我自身的角度而言有一些感触,从2018年开始互联网就一直有寒冬的说法,各大互联网开始裁员、缩减HC甚至对码农的年终奖下手(辛辛苦苦一年,就指望年终奖~),当然最近确实环境有一些波动,但是远没有网上传的寒冬已至那么严重。从我的面试结果来看就知道,互联网并不是寒冬,只不过是更加理智,对所有的面试者来说要求的更高,所以我们更加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刷算法,背理论知识等,我们更加注重自己的理论知识怎样能够为公司、产品带来更大的价值,从软实力方面来说,不仅要把事情做好,更要做好向上管理和向下管理。个人建议:想好为什么要跳槽,无脑跳是最不好的情况,如果一定要跳槽,最好的情况是骑驴找马,不要裸辞,跳槽需谨慎!!跳槽需谨慎!!跳槽需谨慎!!

学历是否重要

我的答案是重要,我就是学历的受益者,只要投递出的简历都会邀请面试(除了一些对工作年限限制非常严格的企业,hulu)。当然,在互联网的圈子中,核心是你本身的技术,但是有多少人的技术能达到逆天或者非常牛逼的地步,如果你是这样的人,啥都不用说了,但是我觉得绝大部分的程序员都是普通人、平常人,不要说什么3年以后公司就不看学历了,学历是一辈子的事情,那些高考能够碾压你的人,出了社会只要他们愿意,照样能碾压你,你努力,你拼命,别人也不会睡大觉等你,所以,能提升自己的学历,还是要尽量提升的。

大公司VS小公司

“大公司拧螺丝、小公司独当一面,进步更快”,我不太认同这句话,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是我还是觉得大家能去大公司还是尽量去大公司,原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镀金,这一点我相信大部分同学都是赞同的,我就不赘言了。知识的深度和积累,在大公司你能学到的东西更深和更加系统,而且可以有时间自己去思考和学习,尤其对于工作时间不长的同学。和优秀的人一起工作,大公司碰到优秀同事的概率更大,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其实都是在模仿和学习,正是由于身边有了优秀太多的人,才会有危机感,才有机会跟着他们去学习,学习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问题甚至怎样为人处世。在华为中有到鑫和李桥,在抖音中,有夏老师、江老师还有乐华大佬等等,太多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太多的东西,有一些能让我受益终身。

选择

选择同样是非常重要的,选择的首要前提是你要有很多机会,不然你都没机会怎么选择,在很多机会摆在你面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思考,不要冲动,想好自己需要的,多听别人的意见,最后自己决定。我们不能保证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但是能保证我们是不后悔的,遇事要冷静,多思考。

这里说的选择不仅仅是选择去哪个公司,从事什么方向,还有与什么样的同事工作,选择什么样的leader,甚至是生活中的事情,网上说一个人要有一些成就,需要具备下面几点,我觉得非常的对:

生活与工作

其实这个话题对我来说有一些困惑,“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作为一个没有背景、父母帮你付不起首付的普通人来说哪里来的享受生活,唯有不断努力、不断的进步才有更好的物质回报,北京是全中国的人才聚集地,在工作的三年中,我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因为身边比我条件好,能力比我强,年龄比我小的人太多了,不论在哪里资源的分配都是二八原则。有很多身边人说我是苦行僧,不懂得享受生活,太无趣,的确我不否认,但是我知道唯有这样,我才能为我的父母、爱人以及以后的孩子撑起一片天,反过来讲,这些又是我的动力。感慨有点多了,这个话题全看自己,我满意目前的一个状态。个人拙见,大家看看就行。

最后

感谢大家能耐着性子,看完我啰哩啰嗦的面经,以上仅是个人的观点。感觉两年稍纵即逝,在这两年中成长了很多,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