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之美遂昌乡村教师王伟平犯(师之美遂昌乡村教师王伟平犯)(1)

王伟平的教师节心愿:我希望,在我的学生当中,将来能走出几位科学家。

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3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教育系统涌现一大批可亲、可敬、可爱的“最美教师”典型,他们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绩突出。本端将开出“师之美”专栏,走近这些老师们。

今年58岁的王伟平,是丽水市遂昌县大柘镇中心小学科学老师。在乡村有滋有味地教书37年,收获的荣誉,多得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了。最近几年,收获的荣誉更加沉甸甸的:2014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获评2015年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入选2016年央视“全国最美教师”。

然而,这样一位荣誉等身的老教师,却被认识他的人叫作“傻子”。

千方百计,建起科学实验室

大柘小学的科学实验室,宛如微缩版的浙江自然博物馆,蛇、蛙、蟹、甲虫、松鼠、兔子、蟾蜍、蝾螈等动植物标本陈列其间。它们是王伟平的无价之宝。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学校教具匮乏,想给学生做实验或展示标本成了一种奢望。王伟平不愿照本宣科,认为小学科学课是对科学的启蒙,是每个孩子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的火种,不能马马虎虎,决定给学生们创造条件,自掏腰包自己动手做器材和标本。

制作的第一件标本是白鹇。王伟平在集市上看到有人叫卖一种色彩艳丽的鸟类,当场买下这只鸟,又花两天时间做成标本。制作鸟类标本既要大胆又要心细,剥皮、防腐处理、给鸟做美观的造型,所有步骤需要一气呵成,不然外皮僵硬了就无法做成美观的标本。两天后,当王伟平把这只鸟拿到课堂上做参照物时,学生们的眼睛亮了。

师之美遂昌乡村教师王伟平犯(师之美遂昌乡村教师王伟平犯)(2)

王伟平制作的标本。

师之美遂昌乡村教师王伟平犯(师之美遂昌乡村教师王伟平犯)(3)

王伟平制作的标本。

采集这样的标本,危险系数并不大。每到一地,他就自掏腰包采集样本。在舟山,买回了海马、海螺、海螃蟹等;在海南,买回了海星、海胆等;在福建太姥山,买回了寄居蟹。一次,他去遂昌开会回校,看见工人在开采石英矿和花岗岩,于是下车采集标本。当他返回公路时,天色已晚,早已没有了往来客车,只好背着一筐子石英矿和花岗岩,哼哧哼哧背回学校。“当时,有人说我是傻子,我觉得做这样的傻子值了,因为我已经为上好《岩石》这课做好了准备。”王伟平说。

还有一些标本,却是王伟平冒着“傻气”采集来的。

1992年暑假时,遂昌白马山还没有旅游开发。王伟平与同事前往白马山,捕捉动物做标本。他们冒着蒙蒙细雨,爬上了海拔1600多米的白马山主峰。那次,他们在人迹罕至的白马山巅待了整整3天,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山泉,到了晚上住在林场一个工人的木屋里。捉的标本却是剧毒蛇类。记者问:“这些剧毒蛇很危险,如果咬人一口会致命,为什么还要去抓它们呢?”王伟平说:“我就是抱着让学生多学一点知识的责任心去做的。当时,自然课本里讲壁虎和蛇,没有蛇类标本,特别是没有毒蛇标本,所以我就去抓蛇做标本,便于学生在课堂上有实物观察。”

王伟平抓蛇相当有技巧,满山找到蛇后,不顾危险去追击,先用树枝卡住蛇的颈部,再用手抓住蛇的颈部位置,把它投入袋子。3天后,他们捕捉到10多条剧毒的蕲蛇、银环蛇、两头蛇以及100多只蝴蝶标本。下山的那一刻,他脚步变得轻快、浑身充满力量,因为孩子们又有新标本可以观察了。

不过,王伟平还是因为这种“傻气”付出了代价。

师之美遂昌乡村教师王伟平犯(师之美遂昌乡村教师王伟平犯)(4)

因为制作标本的特殊工艺,为尽可能保持标本造型美观,王伟平制作标本时不戴厚重的防护工具,常常在家徒手制作,一做就是十几个小时,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一次,他又熬夜制作一只灰喜鹊标本,从晚上8时一直忙到次日天亮。他将防腐剂涂在动物皮内,这些防腐剂是由砒霜、肥皂、樟脑等防腐有毒物质调配而成的。在穿铁丝固定鸟的两翼时,此时已经疲乏至极、心神恍惚的他,一不小心,左手食指被沾有防腐剂的铁丝刺破,造成砒霜中毒。尽管他当场用高锰酸钾清洗伤口,忍着痛将标本做完。但手指还是肿了,手臂也肿得厉害,到镇卫生院前后治疗1个多月,花了他一个月的工资才康复。“那次努力没有白费,制作的标本获得县里鸟类标本制作一等奖,许多学生看了也特别喜欢。”回忆往事,王伟平并没有感到痛苦、后怕。

不只是制作动植物标本,他还自制固体热胀冷缩分组实验仪器、测量太阳高度仪和温度表教学模型,为各班建立生物角。几十年下来,王伟平共为学校实验室自制500多件教具和450多件动植物标本,动物标本多次获得遂昌县鸟类标本制作一等奖,任教的学科深受学生欢迎,学习成绩多次在县级学科抽测中名列前茅。辅导的学生中有65人次获得国家、省、市、县的各级知识竞赛和实验操作竞赛奖项。

被叫作傻子,他怎么看呢?他满不在乎地说:“我没什么看法。我愿意做个傻子,能够让学生多学一点科学知识,在教学上做个傻子也是非常值得的。”

心怀善意,满满都是正能量

让记者吃惊的,还有王伟平的热心肠,吃亏的“傻事”,他总是抢着做。

师之美遂昌乡村教师王伟平犯(师之美遂昌乡村教师王伟平犯)(5)

王伟平在科学实验室。

王伟平练就水电工、木工、泥水匠等十八般武艺,成了学校的小工匠,一干就是十几年,不要任何报酬。一次,王伟平为学校修理水管时,不慎从3米多高的梯子上摔下来,造成腰椎粉碎性骨折,经过治疗痊愈,但是留有了后遗症,弯腰弯不下去,遇到变天就感觉腰疼。

就是这样一位身体不太好的人,却成了献血达人。第一次献血,也是全凭“傻气”。2001年3月,学校组织青年团员献血,并没有他的名字。但他想看看自己是什么血型,自己的血对社会有没有用,强烈要求去献血。组织者不让他献,他态度坚决,最后还献血成功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就在8月28日,他又去遂昌县府广场献了400毫升血。这样,他献血的记录达到2.79万毫升,相当于6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此外,王伟平还与朋友一起组建了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从原来的8个人发展到50余人。为表彰他的爱心,2011年5月,省人民政府授予他“无偿献血之江杯奖”;2010年、2015年,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先后两次授予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除无偿献血外,王伟平还加入遂昌县微笑志愿者服务队。5年来,他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为外来游客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旅游咨询服务。连国庆节、春节都去做微笑志愿者,你说他“傻”不“傻”?

他先后在遂昌县石练镇大茂坑村小学、石练镇中心小学、大柘镇中心小学任教,一辈子都在乡村学校转。人人都往县城钻,可王伟平一次又一次主动放弃调进县城学校任教的机会。10年前,他就在遂昌县城买了房、安了家。家到学校有20多公里,来来回回这样奔波,何苦呢?可他说:“县城学校需要我这样的科学老师,乡村学校也需要我,乡村的孩子们同样需要我。我在乡村估计要教书一辈子了,这是我一辈子的荣幸。”于是,放弃进城扎根农村,他又成了别人眼里一根筋的“大傻子”。

不过,在记者看来,“傻子”不傻,反而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三十七载,他拒绝城市的诱惑,扎根乡野呕心沥血,只为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热爱科学的种子。他的教师节心愿就一句话:“我希望,在我的学生当中,将来能走出几位科学家。 ”他匠心对工作、爱心付社会,这样的“傻子”难道不值得你我尊敬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