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世界女排第一美女(哈尔滨女排人讲述夺冠幕后)(1)

国庆期间,电影《夺冠》备受关注。在巩俐、黄渤、吴刚等巨星的精彩演绎下,中国女排三十余年沉浮图景缓缓展开。除了星光熠熠的明星以及女排国家队成员,《夺冠》中还有一群来自哈尔滨的姑娘,她们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女排校队的13朵金花。近日,哈工程女排队的“郎平”——校队教练李淑红接受了本报专访。

2013年,郎平第二次拿起中国女排教鞭,提出了“大国家队”战略——扩大国家队集训范围,从全国选出最优秀的人才进入国家队。为了还原这一幕,《夺冠》设计了一场50名球员一起集训的情景,导演组决定在全国寻找一支球技突出、作风顽强,酷似国家女排的队伍。2019年春天,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二十四强赛启幕,《夺冠》选角导演前往观看。比赛中,哈工程女排队的姑娘们不仅打出了赛区的最高分,还上演了一场强势逆转。李教练告诉记者,“她们打得非常顽强,在落后一局的情况下奋起直追,最终以39:37的成绩拿下了比赛胜利。这种精神让她们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也打动了现场观战的导演。后来,《夺冠》在全国大学生女排队伍中选取了很多演员,但整支队伍集体参演的,只有哈尔滨工程大学女排队。”

2019年10月1日,被选中的“哈工程”女排姑娘们来到天津体育学院,开始为期3天的拍摄。在这里,她们和女排国家队原班人马朱婷、惠若琪等人“零距离”接触,进行传球、扣球等基础训练。跟偶像们一起演戏,姑娘们最初有些紧张,李淑红告诉她们,“别想着演谁,你就是你自己,一个排球人。”排球拿到手里,日常训练的感觉就回来了,姑娘们越“演”越放松,拍摄非常顺利。李淑红骄傲地告诉记者,“50人集训那场戏,好多镜头都出自我们的女排队员。”

曾经的世界女排第一美女(哈尔滨女排人讲述夺冠幕后)(2)

拍摄之余,球员们跟偶像合影,还被国家队成员们“上了一课”。李淑红说,“电影拍摄时,中国女排刚刚结束世界杯的比赛。为了备战,她们8个月没有回家,比完赛就赶到天津拍电影,一天都没休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还在拍摄空隙争分夺秒地进行力量、基本功练习,一刻都不松懈。”

李淑红在《夺冠》中饰演郎平队友——中年时期的副攻手陈亚琼。“我主要有两幕戏,都是和巩俐、吴刚、刘敏涛一起出演。”其中一幕戏,是刘敏涛饰演的陈招娣病危,老女排集体前去看望。她说,“陈可辛导演说,这场戏主要是探病,我们可以不用哭。但听着袁指导回忆老女排过去的训练,共同的经历让大家都入戏了,每个人都控制不住,哭得稀里哗啦。”那场戏一共拍摄了六七条,“刘敏涛的演技太好了,跟陈招娣共事了十多年的同事说,她就连眼神都像陈招娣。她的哭戏特别自然,带着我们不断落泪,哭到第三遍的时候,我感觉眼泪都快流干了,她的状态还那么稳定。导演一喊开始,她和巩俐就自动入戏,哭得非常动情,拍摄结束又迅速脱离状态,每一条都如此,真是有功力。”

当然,让李淑红记忆最深的还是巩俐。她告诉记者,“在天津拍摄时,巩俐第一次以郎平的装扮出现在片场,把我们全震住了,包括中国女排的国家队员,她们连连惊叹‘太像了’。巩俐说话的腔调、站立的姿势,就连用手托眼镜的动作,都跟郎平如出一辙。”每场拍摄前,巩俐都会保持入戏状态,不跟任何人说话,等到拍摄结束,她也会和大家打招呼、一起聊天。李淑红告诉记者,“电影中的巩俐有种丰满的美,但现实中的她特别瘦弱,为人很敬业,也很谦和。在八宝山拍摄时,剧组只有一个休息间,长时间拍摄大家都很累,拍完了赶快去休息。巩俐从来不摆谱,总是静悄悄地走过来,看到休息室坐满了就站在门口候场,非常低调。”

虽然拍摄《夺冠》的日子很短暂,但这段经历已成为哈工程女排队13朵金花最难忘的回忆。李教练告诉本报记者,“拍完《夺冠》,孩子们也‘红’了,到宝清参加比赛时,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已经有人索要签名了。我们不会忘记这段经历,不会忘记女排的拼搏精神,在未来的训练、比赛中继续全力以赴。”本报记者 李熙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