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学增值税的同学来说,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免抵退的核算是个难点,但实际上,如果按照先征后退的方法来了解免抵退业务,你会感觉豁然开朗,请往下看

免抵退和出口退税有什么区别(用先征后退的方法来了解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免抵退业务简单多了)(1)

现行出口退税免抵退方法的学习,难点就是免抵额和实际退税额,如果不考虑这一点,我想按照先征后退的理念,分成如下几步

第一、按照出口业务和内销业务一样的方法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第二、计算出口退税金额(这个简单,出口金额*退税率)

第三、判断免抵金额

免抵退和出口退税有什么区别(用先征后退的方法来了解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免抵退业务简单多了)(2)

下面举例说明:

案例一

甲生产企业(位于县城)具有出口退税资格,2019年7月出口设备一批,价格300万元,内销设备一批,价格300万元,本月取得的进项税额为50万元,上期无留底税额,出口设备退税率为10%,请计算本月出口退税的免抵退税金额和应缴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第一步:按照出口业务和内销业务一样的方法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300 300)*0.13-50=28万元

第二步:计算出口退税金额

300*0.1=30

第三步:判断免抵金额

免抵金额就是28万元,实际退税额为30-28=2万元。

该办法的意思就是先交28万,再退30万,实际退税2万,先交的28万就等于实际意义的免抵税额。当然,这只是概念的理解,并不代表真的先交28万,再退30万。

这种方法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免抵税额(如果有的话),相应的根据免抵税额应纳的税金及附加也就很容易计算了。

应缴纳的城建税为28*0.05=1.4万元

应缴纳的教育费附加28*0.03=0.84万元

应缴纳的地方教育费附加28*0.02=0.56万元

同样的案例用免抵退方法计算一遍:

本期应纳税额:300*0.13 300*0.03-50=-2留底为2万,如果小于出口退税金额,留底就是实际退税额

计算的出口退税金额 300*0.1=30

30>2,则实际退税2万,免抵28万。收到退税后,要冲减留底2万

我觉得相对来说,用先征后退的方法来理解比较方便。

案例二

甲生产企业(位于县城)具有出口退税资格,2019年7月出口设备一批,价格50万元,内销设备一批,价格300万元,本月取得的进项税额为50万元,上期无留底税额,出口设备退税率为10%,请计算本月出口退税的免抵退税金额和应缴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第一步:按照出口业务和内销业务一样的方法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300 50)*0.13-50=-4.5

全额计征增值税的情况下,仍有留底产生,说明无免抵税额

第二步:计算出口退税金额

50*0.1=5

第三步:判断免抵税额和实际退税金额

免抵金额就是0,实际退税额为5万元。无需考虑收到退税后冲留底

无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产生

按照免抵退税方式计算

本期应纳税额:50*0.03 300*0.13-50=-9.5

本期出口退税额:50*0.1=5

9.5>5,实际退税5万,退税后仍然有留底4.5万

案例三:

甲生产企业(位于县城)具有出口退税资格,2019年7月出口设备一批,价格50万元,内销设备一批,价格300万元,本月取得的进项税额为10万元,上期无留底税额,出口设备退税率为10%,请计算本月出口退税的免抵退税金额和应缴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第一步:按照出口业务和内销业务一样的方法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300 50)*0.13-10=35.5

第二步:计算出口退税金额

50*0.1=5

第三步:判断实际退税金额

因为35.5>5,免抵金额就是5,实际退税额为0.按照虚拟的先征后退,等于先交35.5,再退5,实际交了30.5万。

根据免抵税额应交的城建税:5*0.05=0.25 教育费附加:5*0.03=0.15地方教育费附加:5*0.02=0.1

根据内销应纳的附加略

验算:按照免抵退税方式计算

本期应纳税额:50*0.03 300*0.13-10=30.5

本期出口退税额:50*0.1=5

没有留底,实际退税0.

免抵退和出口退税有什么区别(用先征后退的方法来了解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免抵退业务简单多了)(3)

怎么样,看懂了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