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量,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国考常识热点预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国考常识热点预测(五年国考大数据)

国考常识热点预测

一、题量

年份

题量

分值

题量所占比

2011

25

17.5

25/135

2012

25

17.5

25/135

2013

20

14

20/135

2014

20

14

20/135

2015

20

14

20/135

二、考查范围

法律

政治

经济

地理

历史

文化

科技

时政

其他

民法、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省部/地市)

法律

3

3

3

2

1

5

时政

3

2

1

2

3

2

经济

2

2

2

1

1

1

地理

4

2

3

5

3

1

历史文化

6

8

6

6

7

5

科技

4

7

5

3

5

6

其他

3

1

0

1

2

0

四、命题规律

法律

法理学考察相对较多,其他法律亦不可忽视,侧重考察理解

政治

时政为背景,考察背景下的相关知识

经济

侧重产业划分相关,以及惠及民生的收入分配以及调控政策

地理

气候相关考察较多,趋于实用以及人文地理综合化(例如谚语中的地理知识)

历史

中国史为主,古代史尤其重要

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为考察重点,兼具古诗和典故

科技

物理化学为主,兼具医学生活常识

哲学

考察内容趋于减少,2015年没有出现哲学题目

其他

军事武器平均两年出现一次,体育赛事也有考察

五、命题趋势

1.法律考察内容逐渐增多,并且趋于细化,尤其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法律类题目由2道左右增加到平均4道,题目也从单一的实体法和基本法扩展到诉讼法和非基本法。

2.历史文化为重中之重,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基本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3.地理科技仍不容小视,地理科技总数占到三分之一以上,是常识判断中最“值钱”的部分。

4.经济时政相对稳定,每年考察4道左右,相对分值比较稳定,每年变化相对较小。

5.哲学考察内容趋于简单,哲学考察相对较少,并且题目也相对简单,考生比较容易把握,已不是必考内容。

六、复习策略

法律

一、注重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二、关注新法修改,新《行政诉讼法》已于2015年5月1日开始实施、《刑法修正案九》也于2015年11月1日开始实施,新法修改历年都是必考内容。

三、非法律出身同学需注意适当取舍,切忌徘徊犹豫。

政治

一、关注时事,多看新闻,注意平时积累,整数年知识点尤其关注,例如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因为时事具有短时延续性,故现在看也来得及。

二、掌握重要时事材料,例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八届五中全会全文、十二五成就、十三五规划。只需了解,无需背诵。

经济

一、掌握基本经济学概念,例如通货膨胀、市场经济。

二、关注热点,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经济热点国家。

地理

一、熟悉地理基本知识,例如气候、24节气、古诗俗语中的地理词汇。

二、新闻中频繁出现的地区要有基本了解。

历史

一、中国古代史为重点复习内容,考察较为频繁

二、典故须巩固,类比推理也有类似题目出现。

文化

一、掌握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基础知识,较为庞杂,文学科技经济都有题目出现。

二、注意知识横向拓展和记忆,今年出现文化和地理、文化和科技结合出题的情况。

科技

一、物理、化学、人体科技相关内容要熟练掌握,考察较多,分值亦较大。

二、科技和地理、时事结合情况趋于显现,例如天津港爆炸背后的相关化学知识要了解。

哲学

考察内容趋于减少,适当熟悉即可。

其他

题目较杂,平时注重积累即可,切忌耽误时间,可适当放弃。

一、命题分类

国考考纲中关于常识判断的考察均如下表述: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再结合这几年真题,笔者对国考常识判断命题作如下分类:

1.大致分类为:政治、历史、经济、地理、科技、法律六个方面。

2.政治题考察包括三大方面内容:一是当代(尤其是近一两年)国内外时事政治与经济;二是中国政府的大政方针;三是中国政府部门运作和社会管理知识;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3.历史题考察中外历史,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党史、科技、考古、思想、文艺、宗教等多方面,比较注重考察世界各民族、中国各时代文化艺术成就。

4.经济题考察经济理论和对理论的应用。

5.地理题(包括考纲中说的地理、环境、自然三方面)考察地理、天文、气象知识。

6.科技题考察基础自然科学常识、生活中的科技常识、现代高科技常识、科技史。

7.法律题考察法理、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新法。

二、命题特点

(一)政治1主要考察国内时事(重在成就),兼顾国际。

例1:关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取得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截止2008年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B.截止2008年底,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跃居世界第一

C.2008年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高到8.7年,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

D.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不足40岁上升到70多岁

例2: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C.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D.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制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

2考察中国政府的大政方针。

例: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 )(D)

A.合作

B.繁荣

C.友爱

D.和谐

3考察中国政府部门运作和社会管理知识。

例: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下列各项不属于社会建设范畴的是:(D)

A.在学校建立贫困生活资助体系

B.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C.扩大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

D.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4考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例: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 ~}/_QlX` K

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

C.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DZ $O%

U6o]7j&6 D.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融为一体

(二)历史1学科交叉:历史与时事、历史与地理、历史与科技、历史与文化。

例1:北京奥运会“和”蕴含的思想源自:(历史与时事,C)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例2:下列有关天文表述,正确的是:(历史与地理,D)

A.开普勒制成人类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并证实了哥白尼学说

B.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

C.世界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是《诗经》中“鲁庄公七年星陨如雨”

D.月食发生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居中

例3:下列对人物及其贡献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历史与科技,A)

A.凯恩斯撰写了《国富论》,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B.孟德尔发现遗传学定律,为遗传因子理论奠定了框架基础

C.冯·诺依曼开创了现代计算机理论,其体系结构沿用至今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并据此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

例4:下列对哲学家及其思想的认定不正确的是:(历史与文化,D)

A.老子早于庄子,庄子早于韩非子

B.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柏拉图师从拉格拉底

C.毛泽东的实践观同于列宁,列宁的实践观同于马克思

D.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叔本华,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培根

2考察世界各民族、中国各时代文化艺术成就。

例: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亚非美欧都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学艺术和建筑遗产,属同一大洲的是:(A)

A.最后的晚餐 雕塑“思想者” 雕塑“大卫”

B.胡夫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帕特农神庙

C.百年孤独 老人与海 海底两万里

D.飞鸟集 高老头 源氏物语

3单个问题覆盖面广:选项时间和空间跨度大、古今中外并存与一题之中。

例:下列能够依次展示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是:(A)

A.感恩节、巨石阵、卢浮宫、浮世绘

B.硅谷、哈佛大学、白金汉宫、东照宫

C.爵士乐、金色大厅、圣女贞德、新干线

D.劳斯莱斯、芭比娃娃、巴尔扎克、桂离宫

4考察对某一知识点的纵向、横向或纵横双向了解程度。

例1:关于我国的军衔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有棕绿色、天蓝色、黑色三种

B.一般分帅、将、校、尉、士五个等级

C.刘伯承、陈毅、粟裕等人曾被授予元帅军衔

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是在1949年

例2:关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都是一神论宗教

B.都以亚洲为发源地

C.基督教产生时间最早

D.目前佛教信仰人数最多

5经典开门见山式问题仍然考察。

例:“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C)

A.《诗经》《孟子》《孝经》《尔雅》

B.《周易》《尚书》《礼记》《春秋》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尚书》《周易》《论语》《孝经》

(三)经济1注重考察概念,特别是热点经济学概念。

例:下列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认识正确的是:(C)

A.CPI反映一定时期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格程度的绝对数

B.CPI用来分析消费品非零售价对居民生活费用支出

C.CPI反映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

D.CPI是采取指数商品价格加权平均的方法算出来的

2考察应用经济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下列不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的是:(A)

A.最低工资保障

B.最低生活保障

C.税收

D.社会保险

(四)地理1注重国情:考察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例:关于我国的湖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海拔最低的湖在四川

B.海拔最高的湖在新疆

C.最大的淡水湖在江西

D.最大的咸水湖在西藏

2考察地理、天文、气象学基础知识。

例:国家气象局地面观测规范所定,降水量仅包括垂直降水,即由空气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按照这一标准,下列哪组现象都会被计入“降水量”:(D)

A.雹、霜、雾

B.雨、雪、霜

C.雪、露、雾

D.雨、雪、雹

3考察地图记忆能力。

例:一艘油轮自科威特港驶往大连,其最短航线为:(B)

A.波斯湾→红海→马六甲海峡→南海→黄海→东海

B.波斯湾→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南海→东海→黄海

C.红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南海→东海→黄海

D.红海→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南海→黄海→东海

2学科交叉:地理与历史。

例:(同上文)下列有关天文表述,正确的是:(历史与地理,D)

A.开普勒制成人类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并证实了哥白尼学说

B.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

C.世界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是《诗经》中“鲁庄公七年星陨如雨”

D.月食发生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居中

(五)科技1考察事实。

例:下列关于武器装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核潜艇装备的主要是核武器

B.“歼十”战斗机是国产飞机

C.弩是中国最早发明的

D.AK-47是前苏联研制的一种自动步枪

2考察原理。

例:在超市里常常看到牛奶装在方形的容器中出售,而碳酸饮料则常装在圆形的容器中出售。下列关于此现象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A)

A.视觉上圆形比方形更柔和舒缓,吸引更多的顾客购买

B.圆柱形易拉罐下底可做成半球形凹槽以承受更大的压力

C.牛奶通常需要存放在冷藏柜中,立方体容器更节约空间

D.碳酸饮料通常直接用包装罐饮用,圆柱体拿在手里更舒服

3考察应用。

例:下列有关生活常识,不正确的是:(C)

A.夏天不宜穿深色衣服,深色比浅色更易吸收辐射热

B.驱肠虫药若饭后服用,不易达到最好的驱虫效果

C.按照建筑采光要求,相同高度的住宅群,昆明的应比哈尔滨的大

D.在汽车玻璃清洗液中加入适当比例的酒精,可使其清洗效果更好

4综合考察事实、原理与应用

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人的唾液是由生养分泌的

B.胆分泌胆汁不足,容易导致胆囊炎

C.食盐、鱼肝油可被消化道直接吸收

D.正常情况下,卵细胞在子宫内受精

5学科交叉:科技与历史。

例:下列关于人类航天史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的是美国

B.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

C.首次实现登月的载人飞船是“阿波罗13号”

D.载人飞船首次在地球轨道上实现交会和对接是在20世纪60年代

(六)法律

(1)法律试题所占比重降低,稳定在2-3道题。

(2)考察新法知识渐多,新法多与政府工作相关或反映我国民主发展、民生进步。

(3)法理学、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传统考点仍然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