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不仅胸怀祖国,更是放眼世界,受到全世人民的敬仰。他写于1958年12月的《七绝.试仿陆放翁》这首诗,就是他这种世界情怀的具体体现。

立足 放眼世界(胸襟开阔放眼全球)(1)

毛主席的这首诗,并不是刻意的创作,而是随手写在一则批注的后面。1958年12月,他在广州视察期间,见到《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天头上有很大一块空闲,便写下一大段评语,谈了自已对评注的一些看法。

批注的最后,毛主席写道:从那时到今天,三十一年了,大陆上的餮蚊灭得差不多了,当然,革命尚未全成,同志仍需努力。港台一带,餮蚊尚多,西方世界,餮蚊成阵。安得起全世界各民族千百万愚公,用他们自已的移山办法,把蚊阵一扫而空,岂不伟一哉!试仿陆放翁曰:

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

愚公尽扫餮蚊日,公祭毋忘告马翁。

很显然,毛主席的这首诗,是效仿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一诗而写成的。诗的韵脚与句式都保留了陆诗的原貌。陆游号放翁,他的原诗是这样的:死后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立足 放眼世界(胸襟开阔放眼全球)(2)

通过两首诗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是借用陆游一诗的句式,表达出比原诗更开阔的意境和情怀。

人类今娴上太空”,首句,毛主席便从当时的世界科技成果写起,因为当时前苏联已发射了卫星,开启了探索太空奥秘的新时代。

立足 放眼世界(胸襟开阔放眼全球)(3)

“但悲不见五洲同”,承接上句,此句情绪逆转,科技的进步如此之快,但是,五大洲却还不是大同世界,还存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营垒,无产阶级革命只是在部分国家取得胜利。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无产阶级的革命是世界性的,构建大同世界是最终的理想和目标。

毛主席是最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她的理论基础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更是马列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但悲不见五洲同”,此句,集中体现了毛主席的世界革命思想。他不仅心系中国的命运,更关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态势。

但是,这一革命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基于这一清醒的认识,大同世界不能尽早实现,毛主席才会有悲情产生。但这个“”字并不是消极的悲伤,而是含有感叹的意思和成分。

立足 放眼世界(胸襟开阔放眼全球)(4)

“愚公尽扫餮蚊日,公祭毋忘告马翁”。诗的最后两句,毛主席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一定会在世界取得最终的胜利,是抱有最坚定的信念。“愚公”,这里代指全世界无产者;“餮蚊”,原义为巨大凶恶的蚊子,借用的是鲁迅的“餮蚊遥叹”之句。在此诗句中代指凶恶的敌人。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那一天,一定要把这一喜讯告诉马克思的在天之灵。这一句,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毛主席的这首《七绝.试仿陆放翁》,是随手写成的一首诗,其意是抒发一下随感,也并未想公开发表,只是后人在文献整理时才被公诸如世。品读这首诗,让人更感到毛主席胸怀和眼界的宽广,更能证明,毛主席不仅仅是中国的伟人,更是世界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