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制造的大型机器很常见,像巨型油轮、巨型矿石运输船、大飞机、重载火车、工程机器……人类制造的最小的机器——纳米机器人,恐怕很多人是只闻其名,不见其身。它到底有多小呢?

我国最新纳米机器人(人类制造的最小的机器)(1)

纳米机器人治疗 网络图片

纳米是长度单位,也叫奈米、毫微米。1纳米等于10的负9次幂米。把一根头发在横剖面上平分成五万根,一根大约是一纳米。1959年,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获得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出纳米技术的设想。他想利用这种微型机器人治病,让患者“吞下外科医生”。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三个人: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让皮埃尔索维奇、美国西北大学的弗雷泽司徒塔特、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伯纳德费林加。他们因为发明了最小的机器——行动可控的分子机器人而获奖。1983年,索维奇的团队利用铜离子做研究对象,实现了对分子的控制。2000年他们团队将两个环状分子链连接到一起。司徒塔特则利用全新的轮烷分子体系制成了机器人,并开发出轮烷计算机芯片。1999年费林加制造出了分子马达,经过优化,后来成功带动了是它自身一万倍的、28厘米长的玻璃圆柱。目前,纳米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医疗检查治疗、延缓衰老,最终长生。《未来简史》分析了21世纪人类的伟大壮举,其中就有长生封神。

纳米机器人在军事领域一样可以大展拳脚!

全球各国纷纷进入这一领域,强占先机。2021年9月,我国中科院和上海交大联合利用蜘蛛丝研制出纳米机器人,实现14纳米的加工精度,达到分子级别。

我国最新纳米机器人(人类制造的最小的机器)(2)

我国纳米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