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承德避暑山庄乾隆三十六景之第三景——松鹤斋对外开放了。
松鹤斋占地7400平方米,原有殿堂162间。为乾隆三十六景之第三景,布局与正宫相仿,只是规制略小,为八进院落。这组建筑自南而北分别是:大宫门、二宫门、松鹤斋、乐寿堂、十五间照房、屏门、继德堂、畅远楼等。
271年前,乾隆皇帝为其生母崇庆皇太后在避暑山庄打造颐养之地,题名“松鹤”,希望她延年益寿、天与遐龄。崇庆皇太后也不负所望,平安顺遂,享福终世。母子深情相伴六十余载,成就一段人间佳话。松鹤斋因祈愿而产生,因祈愿而定名,是一组满含吉祥寓意、广传吉祥文化的建筑。由于展览设施陈旧,人员不足等原因,松鹤斋展区多年未对外开放。
今年受疫情影响,景区收入锐减,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承德市文物局仍节约资金,整修基础设施,支持在松鹤斋举办新展览,全面对外开放,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扩大古建景区展示空间,为观众提供多元的观展体验。
开放后的松鹤斋展区,主要推出三个项目。一是避暑山庄七十二景文化长廊。整修消防通道,在两侧长墙上展示“七十二景诗画”,配以路椅、绿地,形成一个兼具游客小憩功能的休闲文化区。避暑山庄水景移江南,山居仿泰岱,兼具秀美婉约与豪放粗犷的独特风格,美景多不胜数,最著名的就是“康乾七十二景”,融入帝王感悟和诗画意境,是对避暑山庄最具韵味的解读。展览选用的是钱维城绘《避暑山庄七十二景诗画册》是馆藏珍品,也是避暑山庄现存图册中最完好、最精制、艺术价值最高的一部。希望游客的余暇小憩的同时,品读诗画,能进一步感受山庄文化的魅力。二是在继德堂推出“松鹤延禧—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吉祥图案展”。避暑山庄、外八庙修建的最重大意义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民族团结、国家昌盛这样一个吉祥之愿。所以举目四望,庙宇殿堂处处带着寓意丰富的装饰;信手拈来,日用陈设件件留有吉利喜庆的点缀。这些吉祥图符既和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一脉相承,又兼具皇家文化的独特气韵,是清代帝后精神需求和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此次展览,揭开清代帝后祈福纳吉的神秘面纱,展示吉祥,传播吉祥。
第三个是重点,推出的是避暑山庄博物馆与热河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龙气致祥”展览,展出在景区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和具有代表性的热河古生物化石。三百多年前,热河风轻云净,川广草肥,康熙皇帝将其选定为天子龙裔养心颐性的福祥之所。时光追溯回一亿多年前,地球霸主恐龙,也将这片水丰草茂的土地当做了自己栖息嬉戏的乐园,留下了一个完整的史前化石世界。化石与山庄文化息息相关,清代康熙、乾隆两位帝王驻跸山庄期间,反复查阅文献,对发现的鱼化石、木化石等进行过严谨的考证,否定了古代神话传说,确定地质变化才是化石形成的原因,并为之写诗作赋,以示后人。《承德府志》、《钦定热河志》等古籍中都有明确记载。这种格物致知、怀疑求真的思想在当时是很先进的。近年来随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大量恐龙足迹化石的发现和对这些化石重大研究成果的公布,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也给我们举办展览、推介山庄文化、进一步焕发承德旅游市场活力提供了一个契机。因为对于避暑山庄这样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来说,以往人们的关注点都在优美的园林景观、厚重的历史内涵方面、现在又加入了化石这样一个重要元素。
化石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地球历史的见证,同时也是一种稀缺的旅游资源,举办展览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对于大多数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来说把游览山庄、寻找恐龙足迹,了解热河生物群这样文化、科普内容结合在一起,体验探索发现乐趣,这样游览方式是很有吸引力的。热河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刘伟先生、富察晓蕙女士多年致力于古生物化石的收藏、保护与研究,其藏品之珍稀、保存之完好、门类之齐全在同类博物馆中也实属罕见。此次合作举办龙气致祥展览,“热河文化发展中心”无偿提供展品74件。此展览不仅可以满足公众的求知欲和对古生物奥秘探索的需求,而且能够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填补承德文化品牌的一个空白,同时也利用山庄品牌的优势和影响力,扩大宣传面,整合资源,推进对热河生物群的科学研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