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人可能对打胡墼已经没有什么印象,小朋友们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如果写出来,墼这个字估计要难倒不少人。然而央视新闻的一条报道又将这一传统而古老的技艺拉入人们视线。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固原传统“打胡墼”项目第一次亮相在全国观众面前。除了“打胡墼”,固原这些传统技艺一样精彩,一样能勾起我们的乡愁回忆!

锔缸钉碗图解(打胡墼扎笤帚倒锅锅这些传统技艺你还记着吗)(1)

锔缸钉碗图解(打胡墼扎笤帚倒锅锅这些传统技艺你还记着吗)(2)

箍缸箍盆

箍就是把瓷器、陶器、器皿等破裂的地方箍(锔)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已经“死亡”的技艺,现代社会已经绝迹。最早是从爷爷嘴里听到的,虽然这门手艺已有上千年历史,很多80、90后的朋友可能很少听说,更别提亲眼看见。在这个缸破个小口子都要扔的年代,是无法体会当年那种生活的,箍缸箍盆的消失也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虽然感慨,但是无可奈何。

锔缸钉碗图解(打胡墼扎笤帚倒锅锅这些传统技艺你还记着吗)(3)

扎笤帚

小时候家里的笤帚全是爷爷用高粱杆、糜子杆坐在一小板凳上扎成的,饱含沧桑的双手用着简易的工具,没一会扫帚在他手里成形了。现在,做扫帚的材料还在,可已经很难找到会做扫帚的人了。

做布鞋

锔缸钉碗图解(打胡墼扎笤帚倒锅锅这些传统技艺你还记着吗)(4)

直到上初中,还穿过奶奶亲身做的老布鞋。这项传承了千年的手艺在奶奶手里得到了完美展现,一双双精致的布鞋被她制作出来。后来,随着奶奶发已斑白、眼已模糊,再也没有穿过她亲身做的鞋。虽然现在的鞋样式颜色都比过去繁多,但却没有那种舒服的感觉。

弹棉花

锔缸钉碗图解(打胡墼扎笤帚倒锅锅这些传统技艺你还记着吗)(5)

弹棉花一种流行了几百年的工艺,现在要不是机器弹,要不人们直接买现成的被褥,弹棉花的手艺也慢慢消失。或许是因为以前弹面花的声音确实单调,嘈杂。但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一堆棉花被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睡起来也是格外厚重踏实。

倒锅锅

锔缸钉碗图解(打胡墼扎笤帚倒锅锅这些传统技艺你还记着吗)(6)

小编对这个记忆犹新,小编小时候有个同学家就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小时候固原农村烙馍馍用锅就是用这种手法做出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小编同学也没有继续从事父辈的职业,再也未见他父亲展示过自己精湛的技艺。

做陶罐

锔缸钉碗图解(打胡墼扎笤帚倒锅锅这些传统技艺你还记着吗)(7)

这又是一项小编同学家从事过的事业,小编小时候还在他们家玩过这样东西,工具很简单,一副牛车轮子,选用本地的红胶泥,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红色陶罐,现在的孩子只能从电视中看到!

锔缸钉碗图解(打胡墼扎笤帚倒锅锅这些传统技艺你还记着吗)(8)

驴推磨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项长达千年的技艺慢慢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当做了游玩的项目才能得以保留。

用艾灸

锔缸钉碗图解(打胡墼扎笤帚倒锅锅这些传统技艺你还记着吗)(9)

灸娃娃是过去固原治疗儿童啼哭等的有效办法,主要是由掌握艾灸的年长妇女从事这项职业,相信包括小编在内的很多人小时候都被灸过,现在灸虽然也还有,但是运用传统手法的人已不多或已故去,面临失传的危险。

锔缸钉碗图解(打胡墼扎笤帚倒锅锅这些传统技艺你还记着吗)(10)

皮影戏

在小编的童年已经看不到这项被固原人称之为牛皮灯影子的传统绝活。少则一人多则三人便能撑起整场皮影戏,一块透光性能较好的白布和一付牵线木偶在强光的照射下,观众便能在白布上看到精彩的影子戏了,当然声音都是来之艺人的配音。现在能制作和操作的皮影艺人已经几乎绝迹。

爆米花

锔缸钉碗图解(打胡墼扎笤帚倒锅锅这些传统技艺你还记着吗)(11)

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声“砰”,随后就是那又香又酥的米花了!现在在固原的一些街头还依稀可以看见这些爆米花老匠人的身影,千万珍惜,说不定那天就永远消失在你的眼前。

锔缸钉碗图解(打胡墼扎笤帚倒锅锅这些传统技艺你还记着吗)(12)

磨剪子

“磨剪子,锵菜刀…… 磨剪子,锵菜刀…… ”,这个很有韵味的调子估计很多人都模糊了,但偶有人在哼唱的时候,也带了玩笑的味道。磨刀,把原先钝钝的刀,磨得锋利,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不容易。现如今,在街上我们已经很难见到磨刀的匠人了。

锔缸钉碗图解(打胡墼扎笤帚倒锅锅这些传统技艺你还记着吗)(13)

麦客子

麦客,是陕甘宁的叫法,即在夏收时节相帮着乡民割麦的另一群乡民。他们是过客,到了异乡就三五成群地聚拢在乡镇某个阴凉一些的地方。一把镰刀,一顶草帽,一个化肥袋改装的扁平行囊,就往往是全部的家当。现在已被收割机所替代。

锔缸钉碗图解(打胡墼扎笤帚倒锅锅这些传统技艺你还记着吗)(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