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小年夜,随着陕西西安城墙新春灯会正式点亮,为期66天的“西安年·最中国”春节系列活动徐徐拉开大幕当晚,十三朝古都西安首次与六朝古都南京联合打造“双城灯会”,吸引了上万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西安什么时候能成网红城市?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西安什么时候能成网红城市
1月28日小年夜,随着陕西西安城墙新春灯会正式点亮,为期66天的“西安年·最中国”春节系列活动徐徐拉开大幕。当晚,十三朝古都西安首次与六朝古都南京联合打造“双城灯会”,吸引了上万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近两年来,古城西安在沉寂多年后一跃成为“网红城市”和热门旅游目的地。记者采访发现,“网红”的背后是西安市深度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搭建市场化平台,快速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价值,结束了过去“端着金饭碗过穷日子”的尴尬局面。
大整合“激活”文化资源
作为千年古都,西安以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闻名于世。但相当长时期以来,这些资源的价值不仅没被充分挖掘释放出来,反而因种种因素成为影响城市建设和发展“包袱”。
“以城墙为例,西安明城墙过去由5个单位管理,全长13.74公里没有打通,别说举办大型活动,最基本的游览体验都不好。”西安城墙管委会副主任吴春说。
为了撬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西安打破传统条块管理藩篱,将全市大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划转给全国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曲江新区统一规划和运营。西安市通过“大整合助力大策划,大策划带动大发展”,盘活历史文化资源,兑现城市应有的价值。
吴春介绍说,现在城墙建立起文化遗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举办大唐入城仪式、春节灯会、大型灯光秀、城墙马拉松等活动,让城墙再次焕发活力。
除了整合城墙、大明宫、“兵马俑之乡”临潼等多个景区,西安市还将西安歌舞剧院、西安话剧院等多家文艺院团以及西安饭庄、德发长、同盛祥、春发生等11家“中华老字号”纳入曲江新区旗下,跨领域、跨行业整合资源,为文化、旅游、演艺等搭建市场化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打破原有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将优质资源划转一家开发区,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统一运营,最大的好处是执行力强、效率高,为古城探索‘文化驱动’城市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姚立军说。
大策划催生“网红城市”
记者采访发现,西安市深度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引爆了旅游市场,还迅速提升城市形象,一跃成为备受追捧的“网红城市”,为城市发展带来综合效应。
2018年西安市开展了贯穿全年的城市品牌推广活动。去年春节期间,西安首次推出“西安年·最中国”的系列活动,20余天接待中外游客超1000万人次,使西安成为全国第四大春节旅游热门城市,也让西安成为新晋“网红城市”。
2019新年伊始,西安又策划了“春满中国·醉西安”“夏爽中国·嗨西安”“秋染中国·赏西安”等旅游推介活动,打响了“西安·最中国”的文化标识。
西安市还把中国传统资源创造性地展示,着力打造“音乐之城”“博物馆之城”“书香之城”,举办丝绸之路电影节、中法文化论坛、国际马拉松赛,在城墙、大唐不夜城打造光影表演、灯光秀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给游客展示了一个时尚、科技、国际化的古城。
城市形象的提升带来了旅游产业的“真金白银”。西安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西安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2.4亿人次,同比增长36.73%;旅游业总收入2554.81亿元,同比增长56.42%。
大发展助力古城“国际化”
西安的改变,正逢其时。随着城市形象的提升,加之西安市推行的人才新政和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自2017年西安推出史上最宽松的“户籍政策”,西安市新增户籍人口超过100万人;2018年新增登记市场主体突破50万户,阿里巴巴、腾讯、吉利等一大批项目落户西安。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西安GDP达8300多亿元,同比增长约8.2%,三年跨越三个台阶,从6000多亿元增长到8000多亿元,增速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西安,这个曾是东西方文明交流枢纽的内陆城市,再次站到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正以自信主动的姿态推动与丝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不断壮大丝路“朋友圈”。
从西安出发的“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自2013年开行以来,连通了西安至丝路沿线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达德国、芬兰、匈牙利、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已基本实现欧洲全域覆盖。
近两年,西安先后举办了丝路国际艺术节、丝路国际电影节、丝路旅游国际博览会等大型人文交流活动以及“一带一路”海关高层论坛、丝绸之路旅游部长会议等重要国际活动。西安国际领事馆区也在加快建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陕旅游、经商、学习。
沉寂多年的千年历史名城正在重新显露“国际范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