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的一封信寒假(寒假给家长的一封信)(1)

给家长的一封信有两种,一种是官方版,已经发送,也已阅读、交回执。今天这一封信是非官方版,当然也希望被认真阅读,不要求回执。作为九年级学生家长,2021年这个寒假,心里更多可能是一种忐忑,带着些许期待,夹杂着几分无奈,因为在六月,有一场分水岭般的考试——中考。已经有不少家长明白那个传言“一半人读高中”,实际上那是个笼统的说法,实际比例各校不同,各班更有差距,所以在“一半”这个数字比例上,不要刻舟求剑。先聊一下期待。随着孩子的成长,各阶段家长的期待是不同的,幼儿园、小学、初中这些年下来,期望值一样吗?大体上,它是一条下降曲线,我们希望这条曲线一直存在,不能躺平成水平线,更不能消失,前者意味着失望,后者代表放弃。期待与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取决于努力程度。我们不能总觉得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这话有时对,却也不完全对。我的观点是,孩子的学习是全家人的事,家长负责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的培养,老师负责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二者配合无间,学习成绩自然就有指望。若是前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培养出了差池,会导致许多问题发生在现阶段,而且其中多数还无解。孩子最终的学业成就,本质上家庭综合实力的体现。所以学习的道路上,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去战斗,家长参与的方式就是以身作责。再聊一下无奈。这也是近期和家长交流中,感受最多的情绪。“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做)”是常用语,我猜,当家长说出这句话时,除了无奈,也许还带几分求助吧!只是,我多数时候爱莫能助,不是没办法,是有办法但不容易做到。例如青春期男女生交往的问题,无论哪一方,缺乏家庭关爱是根源之一,治本的方法是增加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可每每提出这个解决方案时,总会被一句“我们哪有时间”给呛回来,不花时间想解决青春期孩子的成长问题,难度不是一般地大。当然,短期奏效的法子也有,强势出击,严防死守,效果要持续多久,那就得坚持多久。最后聊一下中考,相对而言,50%的比例不算低,比起十几年前,算进步,家长中也有经历过中考的,当年成功原因(或失败教训)是什么,不妨在家庭内部交流一二。这道分水岭,主要是根据阶段学业成绩划分不同发展方向,高中和职校。未来的路都是相对公平的,行业无贵贱,都能出状元,全是出路,这一点不必过于忧心。需要担忧的,仍然是学习态度和意志品质,毕竟初中毕业,离成年还有一段时间,无论读高中面临高考,或职校中的职考,它们都不能缺少。随着孩子进一步成长,我们会发现,家庭施加的影响已渐渐固化到孩子内心,开始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格。孩子的成年还可以看作精神上脱离母体,剪断脐带。站在这个高度,再来看初中阶段,九年级实已是低付出、高回报家庭教育的最后机会,作为家长需好好把握,再往后,教育成本也越来越高。寒假期间,家校沟通不能断,因此,请每位家长关注钉钉群里的通知,健康打卡是要养成习惯的,通知请及时阅读并回应,钉钉群里不需要接龙,按要求操作即可,ding一下,那就一定是很重要的事。过春节,家长们和孩子一起,把家庭氛围营造出来,这就是最大的安全感,也是家庭教育最需要的和谐。在这个氛围下,不妨多教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将自己认为“有用”的经验传递下来,从学习成绩到朋友交流,诸多层面,一定有家长擅长的。祝全体家长们春节安康!

901班班主任黄老师

2021年1月19日星期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