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提到邓大姐邀请我们去革命村庄---丰塘镇修竹村吃庙(岭头),据我所知,灵山名人蒙英翰的故乡也是修竹村,据相关资料记载“ 蒙英翰,(1919—1999),灵山县丰塘镇修竹村人。1938年进合浦县寨圩中学读书,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中共寨圩中学党支部书记,同年8月,回家乡修竹村发展两名党员,建立灵山第一个党小组,并任组长”

灵山上香必去的地方(我们来浅谈下灵山人口中的)(1)

据邓大姐介绍,离修竹村不远的东山脚下,有一个寺庙叫做东镇寺,6、7、8号已经连续做了三天功德。

灵山上香必去的地方(我们来浅谈下灵山人口中的)(2)

东镇寺很早就有了,现在的这个这是在旧址上重建的,分三期建成,现在才第一期,后两期还没开工,重建的资金都来源于有心人士的捐款。

灵山上香必去的地方(我们来浅谈下灵山人口中的)(3)

重点来了,很多人看到“做功德”这三个字都知道是啥,但又不知道是啥。那么“做功德”到底是什么?首先我先表达我的观点,“做功德只是外形,起到心里安慰的功能”,《六祖坛经》里提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意思与佛家的“莫向外求”真理一致,外在形式的“做功德”并不会让人真的有功德,只有内外兼修,保持正直善良的心才能功德圆满。

灵山上香必去的地方(我们来浅谈下灵山人口中的)(4)

那么常见的“做功德”到底有几中形式呢?一、道家所做的,民间传说的“释服”(或者叫“脱服”传统是服孝三年,三年不能婚丧嫁娶之类,但是南方现在简化为一年。)“古时候,一个人死后 ,其子女要服孝三年,俗称“ 服三”。满一周年烧纸祭奠,叫“周年”或“ 烧周年”,古称“ 小祥”。第二个周年叫“大祥”,也要去坟地致祭 。满三周年烧纸祭奠,死者的亲友毕至,各带供品、纸扎。三周年过后,死者的子女即可脱去孝服,改换平常衣着。所以三周年又叫“脱服”或“除孝”,古代称为“衤覃”(tan 坦)服。按照传统的说法,丧葬礼仪至此才算正式结束。”结束服孝要举行个仪式,灵山的风俗是请道公佬进行仪式,有的一天完成,有的三天,这在灵山叫做做功德。

灵山上香必去的地方(我们来浅谈下灵山人口中的)(5)

第二种功德,是在佛教经常出现的一个名词,什么是功德呢,功德是指功业和行德。广泛的指,我们念佛,诵经,布施等积攒下来的功德,有钱来布施,在古代佛教徒的时候,佛教会用磨坊,施茶,修桥补路等来积德,利益众生。有的在寺庙开坛做法事。不过佛家也强调,重在自身修,不在于形式。

灵山上香必去的地方(我们来浅谈下灵山人口中的)(6)

第三,其他,还有其他带有迷信性质的“做功德”,本质上都是自我心理作用,若我们对社会多一份爱心,多做一些有利于社会的事,万事皆是修行,处处都有功德。一切要从自己修为做起,莫向外求。这样每个人都会功德圆满,安居乐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