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看了戏, 对我说了, 不做包办婚姻的刘彦贵。明天我们就找媒婆, 退掉财主送来的彩礼。”
这段话,是1956年,民国题材评剧《刘巧儿》女主角新凤霞下戏时在后台听到的,含泪对她说出这话的,正是她当时演出地顺义当地的姑娘。
还没等新凤霞回过神,姑娘就哭着一把抱住了她。姑娘的激动感染了新凤霞,她紧紧抱着姑娘,她从姑娘的幸福里感受到了幸福。
这样的故事,《刘巧儿》电影被播出、《刘巧儿》评剧在各地演出后,新凤霞看到了太多太多。
新凤霞扮演的刘巧儿
根据新凤霞次子吴欢的回忆,《刘巧儿》火了后,母亲收到的全国各地寄来的信件多到用麻袋装。
吴欢说,母亲后来告诉他:“那些信啊,多半都是讲一个事,就是年轻人受《刘巧儿》影响争取婚姻、恋爱自由,然后过上幸福生活的事儿。”
新凤霞并不知道,《刘巧儿》这部讲述“女子自己找婆家”的戏火爆后,竟在改变无数人生活、促进妇女真正解放的同时,还促进了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普及。
在这之前,婚姻法虽然已经出台几年,可因为封建思想残留、妇女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各地经常会出现“包办”“买卖”婚姻,女性很少能在婚姻上取得真正自主权。
《婚姻法》首推遇阻的另一个原因是,各地的基层工作人员在落实时也有诸多不到位。《婚姻法》出台后,大连一个锅炉厂,一个叫邓云香的女子竟因请求离婚被当地政府拒绝,最终走投无路的她只得选择自杀。
中国最早的《婚姻法》
而山西盂县更是曾经出现过更极端的例子,一位农村妇女提出离婚后,当地村支书竟以她提不合理要求为由,将她痛打了四十大板。
这些在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案例,却是当时中国的常态。
与此同时,各地为保护妇女权益成立的妇联组织也都没建立起来,即便这样的组织有幸被建立,因为没有权力,所以这些组织并不能给予妇女有效的支持。如此一来,中国虽已经进入新时代,可妇女解放、婚姻自主依旧难上加难。
谁也没想到,一直“老大难”的问题,竟被一部评剧电影《刘巧儿》解决了。这是偶然吗?如果是偶然,今天如此盛产影视剧的年代,为何没有再出现如此轰动且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了?
新凤霞与赵丽蓉(《刘巧儿》剧照)
吴欢认为:“《刘巧儿》的巨大影响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我母亲的努力是很大的一方面。为了推广《刘巧儿》,她愿意在任何地方唱戏,连着几天在农村给农民唱,那是常有的事,她甚至在八仙桌上给工人唱过。”
吴欢口中的“八仙桌一唱”,说的是1950年,新凤霞在石景山演出时,为让工人们听得清楚、明白,站八仙桌上唱的事情。
那天的新凤霞唱得非常投入,当唱到“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时,下面有人大喊:“向巧儿学习, 反对包办婚姻!”
新凤霞晚年时曾无数次和吴欢说起过这段往事,每次谈及时,她的眼里总闪着泪花。
长大后的吴欢明白了:母亲如此热爱这部戏,并愿意为这部戏“上任何样子的戏台”,全因为:她觉得这件事情的现实意义很大。
“也因为觉得它的意义很大,所以,我母亲自己编唱词、唱段。”吴欢很感慨地道。
吴欢
实际上,“自己编唱词”是当时评剧的常态。因为当时并没有作家写剧本,也没有导演排戏,所以,《刘巧儿》这部戏最初只有一个大致的提纲(俗称‘提纲戏’),具体排戏,全靠剧团里的“说戏人”。
新凤霞饰演的刘巧儿的唱词和唱段历来被认为是经典之一,它成为经典背后,自然离不开新凤霞的努力。
说完了母亲的努力的部分后,吴欢接着说:
“我母亲的努力是这部剧能影响大的原因,但只是之一,另一方面它能有如此大影响力,和我母亲的经历也有关系,她在这部剧里实际是演自己,演自己,能演不活吗?”
吴欢口中的“母亲的经历”,正是指她母亲自己为自己找婆家的故事。
原来,姿容出众且唱功了得的新凤霞虽然追求者众多,却只喜欢剧作家吴祖光。在老舍介绍下认识吴祖光后不久,她竟自己主动对吴祖光说:“我想自己找婆家,我想找你。”
吴祖光与新凤霞
新凤霞的行为,在当时无疑是开创性的,也只有这样的新凤霞,才能将陕西的“新式女性”刘巧儿演好。
一部作品真正得到认可,除了需要观众、官方认可外,还需要原型的认可。《刘巧儿》正是这样作品,刘巧儿原型封芝琴不仅公开表示了她对新凤霞扮演“巧儿”的喜爱,还曾说“自己毕生愿望就是能见到新凤霞本人”。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两人在《刘巧儿》轰动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见上面。
上世纪七十年代,新凤霞遭遇不幸,而彼时的封芝琴竟也同样遭受了坎坷。两人互相得知对方的消息后,都百感交集。新凤霞提笔给封芝琴写信道:
“我们两个没见过面,但我们是很亲近的了。我从1949年演出《刘巧儿》,就对你是熟悉的。我因受迫害得了病,至今不能上台演戏。听到你也在受迫害,我深表同情。我身体好些一定去看望你。”
因为牵挂,新凤霞还特地找了一张封芝琴的照片,拿到照片后,她激动得手有些抖,这是她第一次“看见”封芝琴。
1986年,封芝琴一家的生活条件好了一些,她终于可以去看望新凤霞了。临出门时,她带上了陇东的红枣、黄花、木耳、瓜子和小米……她想着:这些,可以让新凤霞补补身子。
两位“刘巧儿”见面那天,正是春节过后不久,封芝琴在丈夫张柏的陪伴下前来北京。当时,新凤霞年已近六十,而封芝琴也已六十二岁。
新凤霞与封芝琴
见面瞬间,这两位都已不再年轻的“刘巧儿”泪流满面。紧紧握着封芝琴的手时,新凤霞说:“我演巧儿时,总想着巧儿该有多好,今天终于见到了!”封芝琴听了抹着泪说:“是你演得好,我哪儿有那么好!”
正是在他们这次见面后,吴欢才终于知道刘巧儿原型封芝琴的故事。他发现:原型的故事,和电影里的巧儿的故事几乎一模一样——
封芝琴出生在甘肃省华池县的一个小山沟,她从小擅长剪纸、绣花,所以人称“巧手”。18岁那年,她爱上了同乡少年张柏,但她的父亲却因贪图彩礼执意将女儿许配他人。无奈之下,张柏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带着亲友抢亲。
事后,张柏被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判了刑。
张柏被判刑后,封芝琴着急了,她徒步上百里路,去庆阳城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她婚姻的干涉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断案不公,为自己争取婚姻自主的权利。
当时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的马锡五,采取调查、调解、审判相结合的方式,最终纠正了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错误判决: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封芝琴与张柏
也是封芝琴来看望母亲后,吴欢才得知:他们婚后的日子非常恩爱甜蜜。他们还生下了几个孩子,如今孩子们也都已长大成人。
《刘巧儿》火了后,封芝琴还因此成了当地“名人”,她先后当过甘肃省华池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出席过甘肃省劳模大会。当地政府还支持他们盖了“巧儿新居”……
这些消息个个让新凤霞高兴不已,哪个艺术家,不希望自己饰演的人物“能因自己的演绎而过得更好呢”!
两人离别时,新凤霞特地把天津“泥人张”的后代给她塑的“刘巧儿”泥塑,转送给了封芝琴,说:
“这是你十七八岁的形象,我一直带在身边,现在我把它送给你,留作我俩的永远纪念吧!”
后来的吴欢还得知,封芝琴的孩子们全部都是自由恋爱结婚的,他们所找的结婚对象,都是你情我愿的结果。
封芝琴与儿子一家
而吴欢和哥哥、妹妹,就更是如此了。他曾笑着说:“我和我们同辈能婚姻自由,说起来,都是我妈和巧儿的功劳。”
可以说:多方面作用下取得巨大成功的《刘巧儿》,让中国婚姻走向了自由。时至今日,“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已经逐渐消失。
然而,让吴欢颇为诧异的是,随着时代的越来越向前发展:当下的年轻人的婚姻却依旧不自由,而这个不自由背后,与“彩礼”有关。
近年,吴欢频繁看到年轻爱侣因为“天价彩礼”而“闹分手”的事件。这一切的背后,与很多地方的“天价彩礼”有关。
吴欢坦言,他曾看过一份2021年的最新彩礼统计报告,报告上显示:除了重庆等极个别地区不看重彩礼,甚至出现零彩礼现象外,很多省份和地区都是重彩礼。
吴欢所说的彩礼报告,是前段时间火热的名为《2021年中国结婚彩礼排名》的文章,根据这篇文章提供的数据:彩礼最贵的江浙沪等地,结婚时男方需提供的彩礼是一套房加上十万以上现金,也就是说,结婚的彩礼多达几百万。
而在湖南、东三省、青海等地很多地区,结婚的彩礼清单里,甚至会明确标注“房子 车子 具体金额”。
吴欢在看了报告后连连摇头,他说:“我妈和巧儿是努力开创了一个结婚自由时代,如今,很多地方又回去了,被‘彩礼’绑架了,回老路上去了,这就不是好兆头。”
说完这些后,吴欢很感慨地说:
“我妈那时候跟我爸结婚,我们结婚,都不讲这些,就是你情我愿,这样的婚姻往往很幸福。
你看我母亲和父亲,我母亲后来瘫痪了,我父亲一直照顾着,无微不至。
可你看现在的婚姻,尤其那些婚前顾及这个顾及那个的,‘怎么挤牙膏的问题’都能让他们吵一架甚至离婚,完全经不起任何考验。”
感叹完后,吴欢有些痛心地说:“我母亲要是还活着,知道很多年轻人因为彩礼的问题,被带偏了,没法真正享受婚姻自由,她会很痛心,她比谁都看重婚姻自由。”
新凤霞与吴祖光
在谈及如何让婚姻重新自由并且收获美满婚姻时,吴欢想都没想便脱口道:
“很简单,学学‘刘巧儿’跟我妈,结婚、恋爱都看人,不看其他,因为婚恋说到底最重要是‘人’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