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有哪些值得学习的 从小众到主流B站做了什么(1)

b站有哪些值得学习的 从小众到主流B站做了什么(2)

如果给一件事情定义成功,那往往会有一件失败的事作为参照。

B站上市、破圈和各种斐然形象在荧屏中呈现,目前来说用成功应该并不为过。如果要找与之相对的,最适合的应该就是那写满收购和出售等字眼的A站。十年前,前者曾是后者的备胎;十年后,后者委身于人,前者从台后站到台前。

b站有哪些值得学习的 从小众到主流B站做了什么(3)

2006年,日本名为NicoNico的视频网站开创弹幕功能,当时这个功能谁都没想到会如此重要,近乎成为了如今视频平台的标配。

次年六月,名为AcFun(俗称A站)的视频网站在国内设立,取意自Anime Comic Fun,即所谓的ACG(Anime,Comics and Games),并开启与Niconico一样的弹幕功能,直接面向当时的“二次元”群体,由于“二次元”的亚文化属性,加上其发展历程与表现形式,在当时成为被污名化最为严重的目标,因此极具缺乏生存土壤,A站也顺意成为了当时这个团体圈地自萌的聚集地。在这最早的一批粉丝中,有个名为徐逸的准90后。

A站作为个人站,初期发展还算顺利,但很快就被技术问题所牵绊,加上没有稳定的服务器,创立以来时常宕机(日后几番作价易主之后也未得到解决),2009年时曾持续崩溃数月之久,用户总需要一个暂时的归属地。

于是,徐逸决定成立一个稳定的视频平台。

2009年6月26日,一个ID名为“碧诗”的用户在MikuFans投出第一份稿件,MikuFans宣告成立,这个ID背后的所有者就是徐逸。而MikuFans,意为虚拟歌姬初音未来的粉丝团体,其ACG属性十分明显。

此时的MikuFans还不是现在的B站,不过已有了雏形,但所有的运营几乎都从A站分化出来,都是“用爱发电”,被视作A站出现宕机问题时的一个备胎地,就连徐逸都认为,只是为了在A站出现宕机问题后有地可去。因此在当时被称作“A后花园”。

b站有哪些值得学习的 从小众到主流B站做了什么(4)

B站与NicoNico的商标形象对比

在2009年10月2日,日本动画《某科学的超电磁炮》的放送,徐逸尤其喜欢其中的主角,因此在2010年1月24日,以动漫主角外号为站名,相关设定为设站机制,并“参照”弹幕视频网站的鼻祖Niconico的商标作为商标,将MikuFans更名为BiliBili。

此举意味着B站正式成立,这也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AB两站之前走向分裂。

同年,A站创始人xilin以400万的价格出售给潘恩林与陈少杰,前者是边锋集团CEO,后者是斗鱼直播创始人。低价出售的原因不得而知,或许是因为高昂的服务器与带宽成本,或许是创始人认为赛道不佳,如今仅能从退出后的发表的言论中猜测一二。

xilin:“AcFun一直以来的存在模式,是不合理的,AcFun需要其他的网站提供生存空间,说的明白点,AcFun通过盗用其他网站的资源,一直偷偷摸摸、苟延残喘的活到今天”。

这句话一语成谶,这最后导致了A站的掉队,却也是后来B站崛起的重要原因,无论后面如何,从B站更名的那刻起,徐逸在A站故事就结束,但和B站的故事才刚开始。

b站有哪些值得学习的 从小众到主流B站做了什么(5)

B站和A站是究竟是何时走向对立,已是一笔糊涂账。但不可否认的是,B站最初的发展离不开A站的用户群。

当时,两个网站之间能有足够差异化的东西就在于UP主投稿内容的不同,这属于“二创”内容,这是网站内部自我造血的板块。而前者毕竟作为先行者,后者最初只是备胎,因此无论在UP主的质量、数量或是由此衍生出的粉丝群体,前者在最初这段时间都具有绝对的优势地位,“鬼畜视频”最初风靡也来源于此。

b站有哪些值得学习的 从小众到主流B站做了什么(6)

当时A站弹幕中出现的引战言论

但在2010年,出现了一丝变化,A站出现大量弹幕刷屏和引战信息,踩A捧B,当时有说法认为是B站进行的恶性竞争,但也有说法认为是A站混乱风气叠加内部矛盾爆发,即投稿人与审核人员出现冲突。

加之技术问题是牵绊A站发展的痛点,网页频频崩溃,播放器上落后的屏蔽功能无法阻止这些言论,极具影响体验,用户产生了厌倦感。而此时徐逸的B站,服务器稳定,审核效率高,又有播放软件与弹幕功能的多方优化,A站大量UP主出走转投。事实的真相目前无从考究,但B站无疑成为是当时A站受灾的最大受益者,这些人成为了初期B站独创内容方面的最大支撑,这些UP主带来的远不止有内容,更有粉丝群体。不过此时的弹幕虽频繁出现引战拉踩言论,但双方还未走向明显对立。

视频门户网站,最重要的东西是视频资源,仅有UP主的二创内容并不足够,因为创作内容受制于相关视频资源。如果没有相关资源,就不会有创作素材,更不会有作品的受众面。因此掌握足够多的视频资源是所有视频网站的当务之急,但当时的国内互联网都处于一个野蛮生长的年代,版权问题处于一个灰色地带,涉及国外内容的大都没有版权,ACG这种诞生于国外的亚文化圈更不必说,如前文xilin所说的一样,大都是搬运和抄袭,优酷、土豆逃不开“搬抄”、A站逃不开,B站更是如此。

而当时的B站处境也是十分困难,在徐逸正式引入资本注入前,没有属于自己的视频服务器,更无法提供互联网的视听服务,只能以盗链的形式在B站播放。

盗链:UP主将视频上传到其他视频网站,再通过“代码模式”投稿到 B 站。这样的的模式在当时是很多视频网站的通用手段,包括A站。

这方式产生了许多潜在的版权问题,在初期虽无爆发,但在日后成为了点燃的问题导火索。而当时的B站用户数量远逊于对方,导致搬运的速度和数量都明显落后,为了抹平内容差距,一度出现过度搬运、抢番等问题,甚至直接盗用A站的二创作品。导致了诸多矛盾的爆发,徐逸当时并未解决问题,还秉持着“你不投也有人会投的思路”下场嘲讽相关搬运工,最后因为资源大量流失不得不亲自道歉收场。

这段时间留下了建站以来最多的黑历史,也直接导致了双方走向对立,不过也正是这段颇具争议的时期,是B站资源最为齐全的时代,为其带来了最初的用户与创作者积累。

而后迎来的是轰轰烈烈的版权时代,一切都变了模样,有人失势,有人得势。

b站有哪些值得学习的 从小众到主流B站做了什么(7)

2011年,徐逸遇到了他的伯乐,引入猎豹移动的创始人陈睿作为天使投资人加入BiliBili。2014年,在原东家IPO后,陈睿离开猎豹加入B站任董事长至今,也使B站从一个个人站转向商业站。这位国内首批接触到二次元文化的“准80后”,成就了B站,也确实改变了B站。

A站就没那么幸运了,在2010年作价易主给陈少杰后,后者对A站的整体运营没有兴趣,一心投入于生放送(即未来的直播)之中,确实也将这个业务做的风声水起,成为了现在斗鱼直播的前身,但也仅是觊觎A站的流量。在2014年,陈少杰从中将斗鱼直播剥离并将A站转手,而随后的几经易主都“遇人不淑”,在大版权时代到来前,已显露颓势。

陈睿的加入,也带来了资本的加入,2013年10月,B站获得IDG资本的A轮融资;一年之后,IDG和启明创投联合主导B轮融资;2015年3月,掌趣科技领投B站的C轮融资;同年11月,B站的D轮融资名单中出现了腾讯以及华人文化产业基金。

如果说野蛮时代B站为留下了初步的用户积累,但也一度陷入只能依靠外链播放,导致用户的流失与出走,留下的教训无疑就是对版权的重视。在积累足够用户并引入资方后,陈睿出手购买当时市场上并不昂贵的版权资源。

2014年7月6日第一部正版番剧《每度!浦安铁筋家族》在B站上线,这部剧略显冷门,但已吹响了B站版权时代的号角。同年,买下了知名番剧《Fate/ubw》的版权。当时谁也没想到,这部番剧随后的衍生作,竟支撑未来的B站走完了一段黑暗之路。

而A站就陷入了无止境的内斗传闻,管理层的频繁动荡致使当时的最受好评的站长出走,引入的多个资方都是各怀鬼胎,发展诉求与道路皆不相同,非但没有抓住版权的风,反而在版权纷争中愈加显得飘零。2014年底,此前沉默的优酷土豆开始和A站谈判版权问题,于次年3月起诉A站侵权,最后结果是三名高管以个人名义被刑拘结束;到了8月,优酷土豆戏剧化入股A站,后者又双叒叕迎来了新的管理团队。

b站有哪些值得学习的 从小众到主流B站做了什么(8)

如果说先前几点,离不开A站内耗的外部因素,那有没有选择“变”,则是B站远远将A站甩在后头的内生原因。

A站从成立到现在,一以贯之地贯彻建站初衷,始终深耕于ACG领域,坚持传统二次元文化的建设。当时的CEO刘炎焱也声称“我不扩大领域,我只做纵深。因为我们够垂直,用户够黏性”。这并非过错,专注于一个细分领域是诸多商业帝国成功的关键,但二次元经济经早期萌芽后,变现途径乏善可陈,其商业化之路也只是遵循鼻祖Niconico的路径:会员付费、广告与线下活动。可当时国内的二次元并不如同对岸的霓虹国,只是个亚文化圈,受众面十分有限,年龄段也偏低,何谈版权意识一说?变现能力堪忧,根本无法满足商业化需求。

但管理层无动于衷,一意孤行,一直延续着“社团化”的道路特色,用“情怀”支撑前行,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病树立起了高高的门槛,只有感兴趣的人才会加入其中,外围融入十分困难,和现在我们常说的“打破次元壁”或是“破圈”近乎无缘。加上服务器的固有顽疾未除,不断亏空的财务报告,甚至一度关站数日,还上了工信部的黑名单,频频传出倒闭信息,最后以被快手收购作为结局,虽不知未来如何,但A站的故事已暂告一段落。

而B站自陈睿接手后,除了大笔买入版权,也在逐步改变发展道路。他的方向不是将ACG或说是二次元文化开辟方向,而是选择依托于现存的二次元内容,以ACG作为切入点,去打造一个包容年轻人相关爱好的平台,也就是抓住“Z世代”。

在改变道路前,B站创新了收入模式,选择了ACG中的Game,使用了“游戏联运”的商业模式,在2015年11月,宣布《Fate/Grand Order》成为B站的首款独家代理手游(于次年10月正式上线),其为先前所提到的《Fate/ubw》的系列作品。

b站有哪些值得学习的 从小众到主流B站做了什么(9)

BiliBili 纳斯达克招股书原文

说这款游戏撑起了当时的整个B站毫不夸张,一度被称作"FGO时代"。招股书显示,手游收入在2015年-2017年分别为65.47%、65.4%和83.4%,而当时全年营收分别为1.31亿、5.23亿、24.68亿元人民币。2017年的营收是前年的近五倍,其中的最大功臣正是这款游戏,贡献的占比71.8%。而如果从亏损额看,2016年亏损9.115亿人民币,2017年就收窄到了1.838亿元,很大程度上补足了长期来买音视版权亏损的窘境,这也是B站有资本能够在纳斯达克按按钮的重要原因。

随后,随着亏损补平成功登陆纳斯达克。B站兼顾原先二次元群体的,再以年轻人圈子作为突破口进行商业化模式展露无遗。

2015年12月25日,哔哩哔哩影业成立,首个项目为电影社《神探夏洛克》。

2015年12月31日,湖南卫视跨年晚会中,李宇春唱响B站UP主原创神曲

2016年8月,自制的首款综艺播出。

2016年10月28日,成为上海男篮新赛季冠名赞助商,更名为“上海哔哩哔哩篮球队”。

2016年12月,出品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电影在全国上映。

2017年1月,共青团中央入驻成为UP主。

2017年3月,开设国创专区;8月,上线专栏区;9月上线音频区。

2017年12月,组建电竞俱乐部Bilibili Gaming。

其中也有诸多关于ACG文化的线上线下活动,但从整个发展路径来看,“撕开标签”,打造一个年轻人的空间才是B站在商业化中一直在做的事情。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内容,囊括足够多的内容,抓住“Z世代”这群网络的原住民,抓住这群互联网中的主力军,意味着抓住了未来。

b站有哪些值得学习的 从小众到主流B站做了什么(10)

2017年1月22日,向UP主开放商业推广视频资格;2018年2月,创作激励计划的上线。这是B站破圈的重要节点。

B站和传统视频网站“爱优腾”的区别除弹幕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二创”内容所传递的活力,所有UP主投稿的PUGV(高质量内容)是B站生态的关键一环,也正是这些内容不断吸引用户入驻和填筑黏性。而在相关商业推广与激励计划推出前,制作和输出的内容全凭“情怀”。但是一个逐步商业化的社区,只讲情怀是没有意义的,尤其是随着大量非二次元向人群的涌入,需要更多新内容和新的视频制作人加入。

激励计划推出,UP主不仅弥补了内容创作上的成本压力,甚至能以此为谋生工具,成为“专职UP主”。在保住原有ACG原群体的同时,还吸引了各领域的“大神”入驻,拓宽了内容的广度,补足了视频的深度,年轻人喜欢什么就有人做什么内容,真正构成了创作者、用户群和内容三者的良性循环。以至于我们现在提到B站,看到B站,都不会想到弹幕视频的鼻祖Niconico,而是会想到它或许将来要成为中国的Youtube。

最具活跃度的用户涌入,“破圈”只是水到渠成。

2019年4月,央视网刊发了一篇名为《知道吗?这届年轻人爱上B站搞学习的文章》,认为B站成为了年轻人学习的首要阵地,称其“早非昔日的二次元标签”;新华网也发文《视频、直播已成为年轻人的学习新时尚》,所指对象方面也是B站。这是破圈中极为鲜明的一步,后面更是设立知识区,引进了诸多领域的专业UP主,坐实知识学习的名头。

b站有哪些值得学习的 从小众到主流B站做了什么(11)

B站2019年-2020年跨年晚会

2019年12月31日,B站与新华社合办的“二零一九年最美的夜”跨年晚会,成为了破圈路的高光时刻。受到诸多主流官媒的认可,能在诸多大牌云集的卫视跨年中脱颖而出,靠的竟不是传统的大IP大流量的路子,而是对当下文化潮流的确切理解,是每一个用户“用脚投票”,更是每一个用户的口口相传。

2020年5月3日,推送《后浪》演讲视频,再度破圈,引起了正反双方诸多争议,但在冲突点下的B站无疑是最大赢家。

商业化带来的,破圈带来的,这一切带来的,是今年第三季度单月活跃用户破两亿,付费用户的达89%的同比增长,营收的大幅增长还有毛利率的的攀升等等等等。

b站有哪些值得学习的 从小众到主流B站做了什么(12)

不过自撕标签,商业化和破圈等做法,并非百利无害。当前B站内的诸多矛盾只是在短期被发展的红利掩盖了。

商业化意味着资本的注入,破圈意味着新人的加入,但资本进入总是裹挟着暗流。尤其是诸多明星的加入,高粉丝数的UP出现,不可避免的改变了原有的生态,改变了原有的圈子。就像知乎的开放使其向“逼乎”转变,B站也逃不开这个魔咒。

常常能看到诸如“B站变了”、“低龄化”或是“批小将”等言论,弹幕变差、内容劣化,出现诸如抄袭、饭圈甚至触及犯罪的行为,还频繁因涉黄被约谈,都是B站生态变差的具体体现,这些都是破圈航路中出现的一块块浮冰。同时也别忽视在破圈带来的高增长、高营收背后,是高达11亿元的亏损,是用户粘性的日趋下降。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但对于B站的发展来说,是蜜糖是砒霜,暂无人可知。

三年前,哔哩哔哩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首日就遭破发,股价曾一度低至9美元每股,三年后,股价最高曾冲破90美元,B站从十年前的小众,成为如今的主流,而它的破圈之路还远未停止,明日,与央视频联办的跨年晚会无疑将会接力成为新的破圈关键。

十年前没人设想B站会到如今规模,我们也无法预知暗流汹涌下的B站会被带向何方,也不知十年后,还能否在视频弹幕框上打下哔哩哔哩 (゜-゜)つロ干杯。

(提示:文中提及的上市公司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财经##财经##B站跨年#

,